音乐的心理治疗.doc_第1页
音乐的心理治疗.doc_第2页
音乐的心理治疗.doc_第3页
音乐的心理治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的心理治疗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音乐心理治疗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叙述了音乐心理治疗的历史发展,国内外研究,音乐治疗的机理、形式、曲目选择和治疗效果。关键词:音乐治疗 心理前言: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已被运用到医学治疗的领域。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产生了许多心理疾病。通过音乐治疗方式对人精神压力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的巨大帮助,使人们对这种治疗方式更加重视,也使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可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研究。主体:一、历史发展:有关音乐对人体身心状态的影响记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现代神经心理学证明, 音乐对神经结构,尤其是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的曲目作用于人的感官,根据乐曲的旋律、 速度、 节奏等不同, 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国外大量的研究证实, 音乐可以引起各种生理反应, 如使血糖降低 呼吸减慢 心跳减慢 皮肤温度升高 肌肉电位降低皮肤电阻值下降 血管容积增大 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和肾上腺素的降低等等,从而明显地促进人体的内稳态, 减少紧张焦虑, 促进放松。 二、国内外研究:1、中国历史上的音乐养生研究在中国古书文献中,如 黄帝内经、 乐记、 论语、 说苑、 琴赋 、 养生论 、 论衡 等都大量记载了关于音乐与健康的论述,给音乐治疗和音乐养生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代贤人达士对音乐养生方面业有许多研究。早在 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的 灵枢 五音五味 等篇章中,就将五音角、徴、宫、商、羽分别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起来,认为五音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礼记 记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病也。 ” 乐记 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 ” 史记 乐书 认为音乐能“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 群经音辨 中的“乐,治也” 。嵇康 琴赋 也认为:“可以寻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过于音声也。 ”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 乐记 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 。明代张景岳在 类经附翼 中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白居易在一首 好听琴 的诗中写道:“一声来耳里,万事隔心中。清畅堪消疾,怡和好养蒙。 ”明示了音乐对消除疾病和锻炼修养方面的功效。2. 国外音乐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追溯人类繁衍的历史,我们发现 3万年前的原始人就会以敲击石器伴奏舞蹈的方式来治疗疾病;至今的非洲、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原始部落里,巫师乐舞仍是治病的主要手段,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音乐的“疗养”功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阿特拉斯经过长期的研究后认为:音乐能使人长寿。最初他发现音乐指挥家斯托拉科夫斯基活到了 96 岁高龄,这给他以启发,引起他探讨音乐与寿命关系的兴趣。后来他发现高寿的乐队指挥家很多,如卡拉扬活到了 81 岁,瓦尔特 85 岁,安塞梅特86 岁,托斯卡尼尼活到 89 岁于是统计了已故的 35 名著名交响乐队指挥家的寿命,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比当时美国男人的平均寿命要高 5 岁。迈阿密大学等 5 所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研究院以 130 名退休的老人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专业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小组在调查时抽取了参加调查的人血液样本,发现学习过音乐专业的人,体内的生长激素远远高于那些没有学习过音乐的人。西方历史上许多音乐家都非常高寿,如威尔第 ( 87 岁 )、斯特拉文斯基 (89岁 )、西贝柳斯 ( 91 岁 )、海顿 ( 77 岁 )、罗西尼 (77 岁)、李斯特 ( 75 岁 )、约翰.斯特劳斯 ( 74 岁 )、亨德尔 ( 74 岁 ) 等等,均比同年代人高寿得多。我们注意到:音乐家一般说来并不像养生家、医学家那样刻意研究长寿术,而是在优美、协调的旋律中自然获得的长寿,此外由于音乐家比其他职业的人多使用右半脑 “音乐脑” ,使体内情绪机能较为活跃,这是音乐家长寿之秘诀。显然,音乐具有明显的养生益寿作用。三、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机理1、生理学视角音乐是与语言及其他声音既相似而又大不相同的特殊信息, 其要素是曲调、 节奏、 旋律、 音色、 力度、 速度等。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 如果单从音乐成分中的节奏和频率因素来看, 无论在音乐中, 还是在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中都有一种张弛动静的感觉交替,而音乐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当优美的音乐声波经听觉器官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作用于大脑时, 会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促进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 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调节内分泌系统, 促进唾液分泌, 加强新陈代谢。2、心理学视角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 能够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促进人的现实行动上的改变。音乐是人的精神的产物, 它首先也主要是在精神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它为人的精神(心理)而存在, 不带有任何功利性。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 音乐是 “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 愿望和情欲, 使它们再活跃起来; 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 。音乐具有唤醒、 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 它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S.K.Langer 说:“我们用音乐去改变我们的主观体验并恢复人格的稳定性。” 音乐对情绪有巨大影响力, 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 最终改变人的认知。四、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形式和曲目选择1、音乐治疗的形式目前对心理问题的治疗中一般采用被动音乐治疗的形式, 即注重音乐治疗的引导作用, 强调欣赏音乐的环境设置。 针对非器质性的心理问题求助者 (存在焦虑、 恐惧症患者由于性格内向、 自卑心理强或不善言谈) ,不能与其通过交谈进行心理沟通, 在了解基本心理状况后通过播放选好的音乐, 边听边进行中性的引导, 使求助者产生想象, 然后自由联想, 让其在不知不觉中, 充分进行自我放松、 自我认识, 重新认识。在音乐的美的感染下, 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逐渐地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审美体验,从而得到升华。 经过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在人格上更加成熟, 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2、音乐治疗中曲目的选择音乐曲目的选择是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关键所在, 针对不同的心理症状选择适宜的曲目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种种困扰之中, 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生活中的苦恼、 人际关系中的失衡、 爱情中的失恋等等, 从而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这些都能通过音乐来化解。1.抑郁症状: 表现为情绪低落, 兴趣减低, 悲观, 缺乏主动性。治疗开始时可选用和患者情绪对应的抑郁型音乐,如莫扎特 第 40 号交响曲 、 西贝柳斯 忧郁圆舞曲 , 让患者在音乐中感受到另外有种和自己遭遇相近的情绪存在。然后选用叙述性冥想音乐, 在治疗师的暗示下, 让音乐帮助患者体会到真实的抑郁情绪的背景所在。后期选用明朗、 开阔、 积极的音乐, 让患者和音乐情绪一起走向积极、乐观的境地。如: 百鸟朝凤 步步高 喜洋洋 等。2.焦虑症状: 表现出烦躁、 失眠、 紧张、 恐惧。 选择悠扬、舒畅、 浪漫、 柔情的曲目, 音乐速度和节奏一般较平缓, 旋律轻悠、 舒缓、 清新, 且起伏不大, 调性平和, 力度多偏弱而变化少, 给人一种平静、 安全的感受, 具有镇静松弛的作用, 令人心平气和、 心情安定, 沉静地对待一切, 如: 柴可夫斯基的 船歌 梁祝 二泉映月 汉宫秋月 等。3.负性情绪积压: 对心理积压抑郁、 悲伤、 焦虑和充满矛盾的情感时, 选择低沉的曲目, 速度较慢, 旋律低沉、 调性暗淡, 力度多为中等以下, 有时也有很强的处理, 可能将内心的忧郁外泄, 如: 贝多芬的 第五命运交响曲 或民乐江河水 等乐曲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负性情绪体验, 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 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 人的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萌芽, 这时使用积极、 高昂、 激发内心力量的音乐, 如: 彩云追月 (琵琶 ) 、金蛇狂舞 (二胡 ) 等, 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积极情绪力量, 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五、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效果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式, 只有在自我表现后, 情绪才转入有意识的平静状态, 这也是健康的需要。 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 可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处, 帮助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 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1、音乐促进人心理精神上的治疗“音乐介入心理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配合心理疗法同时进行。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 特定的频率、 声压影响人的生理节奏, 尤其是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恢复上起辅助作用。例如对于受刺激后部分记忆的缺失, 单纯心理咨询的效果未必明显, 而如果辅以 “音乐疗法” 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作用主要通过音乐来唤起心理和精神上的感应和反映, 以达到调节、 校正和恢复精神功能的作用。2、音乐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看法和态度, 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大学生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 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认识错误导致的心理问题, 利用音乐本身会传达自我意识, 让大学生在聆听不同音乐中表达的 “自我” , 感受热情、 悲观、 宁静、 无奈、 思念、 失落等对自身及所处的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去认识人及所处世界的复杂性、 多样性, 促进学生对 “自我” 思索和追问, 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学生有了对自我及周围事物关系深刻客观的认识, 心中的迷茫、 困惑、 压抑就会得到缓解, 由于自我意识偏差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缓解。3、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大量的资料证明, 人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情绪过度紧张的状况则会引起神经功能失调,造成机体系统功能的紊乱, 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人的健康与情绪状态是息息相关的。有资料显示, 情绪愉快的人动脉压可下降20mmHg, 脉率每分钟可减少 8 次, 从而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放松。音乐正是通过其独特的性能在情志方面起到调节、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 从而达到舒缓紧张焦虑情绪。选定来访者中焦虑患者, 进行音乐放松治疗实验, 试验中采用平湖秋月 雨打芭蕉 姑苏行 ,让其想象一些广阔的、宁静的、 舒缓的画面或场景, 达到放松身心缓解焦虑的目的。实验统计分析使用 SPSS11.0 统计学软件、 SAS 自我评定焦虑量表等。实验结果显示, 由 SAS 量表得出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 经过音乐放松训练的干预, 参与者日常焦虑水平降低 7.4, p0.05, 差异显著。总结:音乐介入心理治疗,是通过改变被治疗者的情绪状态, 再去改变其认知。 利用音乐的艺术手段, 最大限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大学生的情绪, 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中的一个途径和补充,但它毕竟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其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多, 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参考文献:1. 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索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 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 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 ( 2 )3. 张勇.浅谈心理音乐减压的方法 J .中外健康文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 2 )4. 季锡林.古典音乐有益健康 J .知识就是力量, 1995 ( 2 )5. 栾福琪,康廷国.谈音乐养生和治疗作用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 9 )6. 王米渠,谭从娥,李世通.乐以忘忧不知老乐记 健康心身观 J .家庭中医药, 2008 ( 15 )7蒲亨强.道教音乐养生功能论略 J .中国音乐,200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