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doc_第1页
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doc_第2页
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doc_第3页
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doc_第4页
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村煤矿漳村煤矿 3 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分析 摘要 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 是有效防治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 前提和科学依据 为了研究漳村煤矿 3 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 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 理论 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 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 以及顶底板 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漳村煤矿 3 煤层瓦斯赋存的 主控因素 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 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 线 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Analysis of gas deposit feature on No 3 seam in Zhangcun coal mine Abstrac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m gas control is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gas disaster and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coal bed methane resources 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mise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zhangcun coal 3 of coalbed ga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gas occurrence tectonic cascade control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e authors studied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 gas occurrence and control action of coal seam roof lithology buried depth factors such as the impact of gas content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overlying rock zhangcun coal seam gas occurrence 3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seam gas content increases with the thickness of overlying bedrock increase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an drawing the contours of the gas content trend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occurrence more intuitivly 关键词 瓦斯赋存 地质构造 上覆基岩 主控因素 Keywords Gas occurrence Geological structure Overlying bedrock Controlling factors 1 引言引言 煤层瓦斯是在成煤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的气体地质体 既是一种灾害性气体 又是一种洁 净能源 1 研究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 进行合理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和有效的瓦斯灾害 防治 变害为宝 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 意义重大 现今煤层瓦斯赋存的结果是由煤成烃后 由历次构造运动导致保存条件变化引起的 煤层瓦斯含量大小 除与生成条件有关外 主要取 决于煤生成后瓦斯的保存条件 受多种地质因素综合影响 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 煤层瓦斯 含量往往变化较大 甚至发生突变 但对于同一个瓦斯地质单元来说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存在一个主控因素 控制着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总体规律 其它因素影响其局部变化 2 瓦斯是制约煤矿安全 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 瓦斯地质对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为煤与 瓦斯突出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3 4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瓦斯含量逐渐增大 瓦斯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更大 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针对漳村煤矿瓦斯 赋存特点 从瓦斯地质的角度出发 运用区域地质构造理论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 并结合大量地质勘探资料 分析影响漳村煤矿 3 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2 井田地质概况井田地质概况 漳村煤矿位于潞安矿区中东部 井田南北宽 3 7km 东西长约 8 5km 面积 26 8066km 井田边界东起煤层露头线 南部与石圪节 王庄 常村井田相接 北以文王 山南断层为界 矿井 3 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下部 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3 煤层 厚度大且层位稳定 全区可采 厚度 5 34 7 88m 平均厚度 6 57m 煤层地质结构简单 局部复杂 一般含夹矸 1 2 层 该煤层厚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一定的规律性 总体看来中间 厚 东西两边薄 漳村煤矿位于潞安矿区中东部 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 地表水系属海河 流域的漳河水系 井田地层产状总体为走向北北东 倾向北西西单斜构造 断层稀少 在 褶曲轴部附近 裂隙发育 但是含水层各相互不贯通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漳村井田处于晋获褶断带 武阳凹褶带之间 二岗山断裂与文王山断裂之间 井田内 构造形态与这些构造密切相关 其构造主要是低级 低序次构造 井田地质构造总体为一 走向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 沿倾向伴有一组褶皱 并发育有一定数量的小的断层 矿井构 造属简单 矿井内无岩浆岩体侵入 3 3 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3 13 1 断层 褶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断层 褶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漳村煤田属于宽缓的背向斜相间构造 井田内褶皱基本为 NNE EW 走向 基本与矿区 走向一致 井田大小断层 50 余条 正断层和逆断层主要有 NE NNE NNE NEE 向三组断裂 其中 NNE 向为井田边界大断裂 而 NE NNE NEE 主要为小断层 见图 1 H 400m 75 H 122m 75 750 800 750 700 650 600 650 850 500 550 风氧化带 三号煤层露头 文王山南断层 F3正断层 800 西申庄背斜 600 850 文王山南向斜 文王山南向斜 东回辕向斜 东庄背斜 常 村 煤 矿 N 450 向 背斜 正 逆断层 底板 等高线 井田边界 图 例 2 1 煤层露头及 瓦斯风化带 1km0 图 1 漳村煤矿构造刚要图 漳村井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重起带的中段 亦即太行 山隆起褶带 所属的潞安矿区位于华北断块区吕梁 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 沾尚 武乡 阳城 NNE 向凹褶带中段 沁水煤盆地的东翼中部 晋获断裂带西侧 主体部 分叠加长治新裂陷 矿区主体构造线方向与晋城 获鹿断褶带一致 呈北北东 北东东向 印支运动时期 受西伯利亚板块由北向南和扬子地块由南向北推挤作用 华北地区主 要表现为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 构造变形比较微弱 主要是发育有近东西展布的褶皱带 如潞安矿区漳村井田内的西申庄背斜 东回辕向斜和东庄背斜 褶曲的控气特征很明显 向斜轴部 应力以挤压为主 且宽缓向斜的倾角比较小 有利于瓦斯的保存 如钻孔漳 25 处于东回辕向斜的轴部附近 瓦斯含量增大 为 4 65m3 t 明显高于含量的平均值 背斜 轴部张性裂隙发育 形成气体逸散运移的通道 含气性较差 而向两翼和倾伏端方向含气 性变好 如钻孔漳 43 处于西申庄背斜的翼部附近 瓦斯含量为 4 87m3 t 燕山运动早中期 中国东部濒太平洋地区受伊泽奈崎板块对华北板块强烈挤压作用 构造应力场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表现为左旋压扭性质 主体构造线方向逆时针旋转 原来 主要呈东西向展布的构造线逐步转变成北东 北北东向 如本井田内的文王山断层及其派 生的小断层 为走向 NEE 向 燕山运动中期 潞安矿区受 SEE NWW 向挤压应力场控制 在 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早期 NNE 向极为宽缓褶曲的基础上 普遍发生断裂变形 发育晋获逆 冲推覆构造带 逆冲断裂作用释放了大量应变能 燕山晚期 喜山期 由于印度板块向欧 亚板块的碰撞挤入和新太平洋体系中的东亚大陆边缘裂解 2 种效应的联合作用 构造变动 以改造先期变形为主 其构造类型以断裂为主 褶皱次之 晋获逆冲断裂带与沁水稳定地 块之间的接合部位发生开裂 长治正断层活动导致长治新断陷形成 因此 在漳村井田断 层附近的瓦斯大量逸散 如文王山南断层带附近 瓦斯含量从 1 06 1 63m3 t 比其他区 域的瓦斯含量低 3 23 2 顶 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顶 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层围岩的隔气性和透气性能直接影响到瓦斯的保存条件 顶底板泥岩的厚度是直接 反映煤层围岩透气性的一项瓦斯地质指标 孔隙与裂隙发育的砂岩 砾岩和灰岩的透气系 数非常大 一般比致密而裂隙不发育的页岩 泥岩等岩石透气系数高出成千上万倍 6 漳村煤矿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相含煤沉积 3 煤层顶底板为一定厚度的 炭质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砂岩 透气性较低 有利于瓦斯保存 统计了漳村煤矿顶板 20 米范围内的泥岩厚度 图 2 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含量与其有一定关系 但相关性不明显 10 图 2 漳村煤矿顶板 20 米内泥岩厚度等值线图 3 33 3 煤层埋深 上覆基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煤层埋深 上覆基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在众多的地质因素中 煤层埋深是最具普遍性的因素 煤层瓦斯运移的总趋势是瓦斯 由地层深部向地表逸散 随着埋深的增加不仅会因地应力增高而使围岩的透气性降低 气 体穿层逸散困难 而且瓦斯向地表运移的距离也增大 这两者的变化均朝着有利于封存瓦 斯 而不利于逸散的方向发展 7 10 依据地勘资料 统计生成了 3 煤层埋深等值线图 图 3 根据统计的漳村煤矿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 回归趋势见图 4 回归方程 Y 0 0344X 9 4585 相关性系数 R 0 5698 120 0 1 2 3 4 5 6 7 8 9 300350400450500 煤层埋深 m 瓦斯含量 m3 t 图 3 漳村煤矿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图 4 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回归趋势线 煤层上覆基岩的厚度和透气性影响甚至决定了在区域范围内的瓦斯赋存状况 绘制了 3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等值线 图 5 回归趋势见图 6 回归方程 W 0 0308Hj 7 1248 相 关系数 R 0 7788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200250300350400450500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m 瓦斯含量 m3 t 图 5 煤层上覆基岩有效厚度等值线图 6 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有效厚度回归趋势线 对于沁水中部的潞安矿区 在燕山中期 喜马拉雅早期广泛遭受剥蚀 为煤层埋深减小 时期 后期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又局部覆盖 第四系地层主要为黄土层 一般分布于地表 胶结性不好 孔隙度大 连通性好 容易释放瓦斯 由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易于搬运 厚 度变化较大 这就造成煤层上覆地层垂向上变化较大 在第四纪松散沉积厚度较小 垂向 差异不大的矿井 黄土层对瓦斯含量的影响较小 而煤层瓦斯含量应与煤层埋藏最浅时期 的上覆地层厚度 上覆基岩厚度 有良好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 井田内煤层瓦斯含量具有 随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3 43 4 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瓦斯生于煤层 储存于煤层 煤层越厚 生成和储存瓦斯能力越大 煤层是生成瓦斯的 物质基础 其特性与瓦斯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漳村煤矿为高变质无烟煤 煤层较厚 平均 6 57m 瓦斯储存能力强 瓦斯生成的物质基础充沛 储层破坏程度轻 瓦斯保存的地质条 件好 瓦斯含量相对较大 厚煤带成为瓦斯富集带 8 由于漳村煤矿 3 煤层厚 5 34 7 88m 煤厚变化小 由其造成的瓦斯赋存分布的差异较小 4 4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通过以上定量分析 找出了影响 3 煤层瓦斯含量的不同因素关系 可以看出 3 煤层埋 藏深度 上覆基岩厚度都对瓦斯含量大小都影响较大 相关系数都较好 从图 4 图 6 可 以看出漳村矿井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与煤层埋深线性回归关系相近 考虑到漳村地表被第四 纪黄土层覆盖 而表土层为瓦斯的运移和赋存影响不大 况且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与瓦斯含 量的线性回归关系比煤层埋深与瓦斯含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好 所以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为影 响瓦斯含量赋存的主控因素 上覆基岩厚度控制着漳村井田 3 煤层瓦斯含量的整体分布 构造 顶底板泥岩厚度和煤层厚度及其它地质因素影响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