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呼唤中庸之道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庸之道 非语文性教学 互动性学习摘要:人,很容易走极端,语文教学也同样容易走极端。捧举语文味而打压非语文性,捧举合作性学习而反对“满堂灌”,过于拔高个性阅读,片面理解互动性学习的含义,这些都是走极端的表现。存在即合理,哪种教学方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矫枉过正,语文教学不妨来点中庸之道。有个“挠痒”的谜语,“上边上边,下边下边,左边左边,右边右边,重些重些,轻些轻些”,就是“正好”,就是恰倒好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不偏不斜、不左不右、不走极端,而人最擅长的莫过于走极端,纠正一个极端的结果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也步入了这么个怪圈,所谓矫枉而过正。试看,前些年大家都在批判“满堂灌”,之后大家又似乎走向了“满堂问、满堂动”的极端,之后又回到“还课堂以安静”;由尽量要用多媒体上课到尽量少用或不用多媒体上课;由课外拓展延伸到“还语文课以语文味”由此产生了系列有些戴帽子的术语,如“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动”、“非语文性”“政治课”等,语文教学似乎步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怪圈,语文教学多些冷静、少些冲动,多分稳健、少些跟风,多些中庸、少些极端。语文教学不是流行乐坛,不需要亦步亦趋,盲目跟风的粉丝。语文教学呼唤中庸之道,冷静客观稳健的中庸之道。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有关语文性和“非语文性” 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语文味和“非语文性”这一话题了,“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程少堂上出语文味),有人甚至深情悲呼“语文味,魂兮归来”,其言切切,其情戚戚。每每外出听课、评课时都能听到“某某老师上得很有语文味”“某某把语文课上成非语文课了”等诸如此类的言语。也就是说现在谁敢把语文课上成“非语文课”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他肯定要淹死在同行们的口沫之中。反观以前我们的观点则是要多些课外拓展、课外延伸,不要拘泥于课本,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语文课是综合性科目,要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等等。语文教学难道不是“左”就是“右”吗?“矫枉”的结果必就是“过正”吗?语文课现在为何就不能上成“非语文课”,上成“非语文性”?本人认为该上得有语文味还是要得有语文味,该上成“非语文性”也得上成“非语文性”,语文教学拒绝走极端,语文教学拒绝过于跟风流行。1、是否什么课都能上成“语文味”,什么课都有必要上成语文味?有的课文文学性很强,它的字词值得斟酌,它的语句值得品味,它的章法值得借鉴,它的人物形象值得赏析,这种文章我们当然可抓住它的亮点把语文味做足。如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那段经典对话,我们可咀嚼它的语言,对照比较分析它的语言,模仿它的语言,朗诵它的语言,光语言这一块就够我们挖掘它的语文味了;变色龙一文中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欧亨利式结尾及留白和铺垫的写法;药一文中各色人物形象及他们命名的内涵;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诵;阿Q正传的白描;雨霖铃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这些文章文学性本身就很浓,我们有条件有可能把它们的语文味做足、熬浓。语文味的课型是主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非语文味”的课型存在,有的课文除了语文味外,还有很多其他味值得让我们去品尝。譬如米罗斯的维纳斯,米洛斯的美到底美在哪里?当然我们可以去探讨缺憾美,重点揣摩语句,但我们也可以去寻求什么是美这一主题,在完成揣摩语言之余引导学生去探讨美,思索、追求美的真谛悲剧美、喜剧美、壮美、秀美、距离产生美、月下看美人之朦胧美,同时又可以介绍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美学名家,与之对话,与之亲近,既增长学生见识,又激发他们兴趣,更培养锻炼了学生辩证思索、看待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箭多雕。如果硬要把它定位为美学课,那这种美学欣赏课对提高语文语文素养有何不妥?为何就要惶恐不安、“群聚而笑之”?难道就非得师生一起眉头紧锁地揣摩两节课文章的语句?更何况有的课文本身语文味就不浓的,比如一些科技说明文,若要说它的语文性无非就是些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但,难道我们每上到这种课都千篇一律就讲这个吗?这些知识也许学生早就掌握了甚至厌烦了,这时我们为何不可以花少量的时间(甚至可不花时间)在这些枯燥的所谓的“语文性”上,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可以把它上成“非语文课”。2、是否“非语文性”对语文学习就没有益处? “非语文性”到底对语文学习有没有帮助或者说帮助大不大,弄清这点我觉得对讨论“非语文性”现象的存在很有必要,如果帮助大那么其存在就很必要,若没什么帮助那当然没有存在的价值了,那到底有没有益处呢?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在教学胡同文化时,除了完成课文内容外,我们可以做适当延伸,比如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其他文化,如:京剧文化,吆喝,北京的四合院文化,字正腔圆的北京语言,北京饮食等。当然我们更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各地端午节的习俗,食饼筒、杨梅酒、酒酿、年糕等富有台州特色的小吃,比较南北民风习俗的差别,比较南北人情客情的异同,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谈谈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些“非语文性”的内容很贴近学生,学生也很了解,学生自然很喜欢听也很乐意讲,学生和教师一起把民情风俗这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学生既了解他人他乡的习俗人情,又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甚至让学生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作,写有关民风民俗方面的文章,我不知道这些内容算不算语文味的东西,如果不算,试问这些“非语文性”的内容对语文学习难道没有帮助吗? 在教学斑纹一文时,我们顺势可花上一节课甚至多节课介绍有关动物各种生存之道。如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命的真谛;非洲雄狮为了追上羚羊要不停地奔跑,而羚羊为了摆脱雄狮也要不停奔跑,它向我们阐释了“奔跑”的深意;蚂蚁群遇到火时,会自觉的抱成团,外层的被烧死,里面的得以生存,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团结,什么叫牺牲;非洲角马大迁徙时那波澜壮阔的场面,它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生命的渴望;雄鹰训练雏鹰时,毫不痛心地把它们扔下悬崖,练就硬实有力的翅膀,它告诉我们什么叫“教育”。凡此种种,举不胜举,这些你能说它没有语文味吗?你能说这些“非语文性”的内容会无所收获吗?我们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探索奥秘、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这些节目能向我们展示自然界中的智慧、勇气、怯弱、团结、温情、残酷、竞争、法则、规律,在生存中的大智大勇、联合对敌、母子深情。这些内容是生物课还是语文课,我不大清楚,但我们清楚这些内容对语文百无一害。 在教学有关战争的课文时,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热门的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向他们展示伊拉克战争人民生活惨状图,其中有张照片是一位男孩手臂被炸断还包扎着,令人震撼的是这位面目清秀的小男孩的断臂下面竟然还缠着支铅笔,在纯白的纸上画着什么,也许他是在用铅笔勾画着心中的蓝图,也许他在给天堂的母亲写信,学生看到后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震撼,此时教师适时讲解并引导学生写点东西,有的学生写诗歌,有的写颁奖词,有的诅咒战争,有的赞唱和平,感情真挚,落笔如神。试问这些内容是属于政治课还是历史课抑或是语文课?3、是否必要担心“非语文性”内容喧宾夺主?这种看法我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甚至有些杞人忧天,很简单,就是一个比例问题。假如120个课时中我们“挪用”15个课时给“非语文性”内容学习、迁移,这能构成对语文课的伤害吗?不会吧,语文课不必处处紧张,不必每根弦都绷得紧紧。假如把语文课当成是一道菜的话,那么语文味很强的文学课当然是主味,而“非语文性”则可以看做是佐料,是调料,除了语文味,语文课为何就不能来点其他味,为何不能为语文课加点盐、味精等其他佐料?讲白了,它们也是为语文这道菜服务的啊,是为了使语文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而生的啊。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语文味还是“非语文味”只要对语文学习有帮助就是好味。要知道除了正面进攻之外,迂回侧面进攻也不失为一种方法途径,效果有时比正面进攻还好。“非语文性”应该被众夫所指吗?应该人人得而诛之吗?相信各位现在自有分断了。况且,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对这些内容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这样一个学生有兴趣听、有兴趣找,同时对语文学习有百利的“非语文性”内容,试问,其何罪之有?到底上成“语文味”还是“非语文性”,我看还是要因教材而定,因教者教学意图和学者学习目的而定,而并非无原则地动不动对其叫停。二、有关“满堂灌”和互动性学习语文老师上公开课恐怕最忌讳的就是“满堂灌”了,相信很多上公开课的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都会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假如给大家展示的是死气沉沉或者教师一言堂的一节课,想必授课者定会懊恼不已,听课者也不甚满意。因而大凡公开课都是或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或讨论交流,或齐读分读,一堂课下来,师生频频交流,气氛活跃,热闹非凡,皆大欢喜,似乎离素质教育愈来愈近。“一堂语文课,教师没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是满堂灌;一堂语文课,教师四十五分钟一讲到底,是满堂灌; 一堂语文课,君子动口不动手是满堂灌。 哪怕你讲得再精彩,哪怕学生听得再投入。说你是满堂灌,你就是满堂灌,不是也是。”(钱伟讲得精彩,满堂灌?)讲到这,我又想到了“互动”这一话题,我们经常提到上课须讲究互动,那么什么才是互动?老师动起来,学生动起来,一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就是互动?我觉得未必。“互动”不单是手动、嘴动,肢体动,更重要的是内心动,内心的共鸣,内心的震撼,只有内心的互动,才是更高层次的互动,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动不是表层的课堂气氛的热热闹闹、学生频频举手发言,而是教师用博古通今的知识,用饱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用高尚伟岸的人格,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滋润他们的心田,促进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发。”(秦娥也说语文互动过程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老师讲了大半节课乃至一整节课,学生并没有发言,你能说没有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没有使他们内心进入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没有让他们在面带微笑的氛围中,徜徉于语文的海洋世界?准确地讲这应该说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互动”。 我不知道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品三国时是不是“满堂灌”抑或是“满堂问”?于丹讲述论语属不属于“满堂灌”抑或是“满堂问”?他们的授课方式是否算得上我们专家们所定义的“互动”?讲授边城一课,教师可毫不吝惜地花上一二堂课进行“灌输”。可以介绍沈从文先生初登讲台的憨、追求爱情的“傻”,介绍几不食人间烟火的翠翠、日益离我们远去边城之美,介绍丈夫中淡淡忧愁的主人公形象,让学生领略湘西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执迷于沈从文先生其人、其事、其文,感触到湘西田园牧歌式的不老歌谣。教西方戏剧时,不妨先介绍荒诞派、现代派、黑色幽默,充分发挥教师的知识能力,把戏剧界五彩斑斓、学生从未谋面的“鱼”捧于他们面前,展示它们的精妙绝伦的美。萨特的间隔的荒诞剧情,传达出世界是荒谬、他人便是地狱的深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明、观念的差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反传统性,剧情枯燥无味、单一机械,然寓意深刻:人生不过是场徒劳地等待。进而可以探讨人生,加深学生对人生的思索。讲到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之时我们可以介绍庄子恣意汪洋的思维,介绍瑰丽无边的想象,讲解他满是智慧的寓言,讲解他恣意妄为的个性。诸如此类的讲解,既长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其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此种“一言堂”,试问学生哪有不喜欢?怎能不产生渴求、冲动的愿望?说穿了,那是文学熏陶。此种“满堂灌”试问学生怎会昏昏欲睡?“我们不能把整堂讲一概笼统地斥之为满堂灌。讲得好,学生想听,受益匪浅,连讲两堂也不是满堂灌;讲得不好,学生反感,讲半堂甚至十分钟也是满堂灌。”(“满堂灌”与讲授法马双有)。当然,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们反对走极端,我们不提倡一定要“满堂灌”,我们也不能对以提问或表演为主体的课堂翻白眼,问得好,学生想问想说,连问两堂也不是满堂问;问得不好,学生云里雾里,不置可否,问半堂甚至十分钟也是满堂问了。假如那课文适合表演、适合讨论,适合上得“热闹”,那表演下又未尝不可呢?讨论热闹下又未尝不可呢?变色龙中出彩的语言动作神态就很适合表演,茶馆本身就是个话剧就更适合生动表演,阿Q正传中白描如果夹杂些表演来形象表达效果会更好,药各色人物形象用表演的形式让人印象更深,甚至拿来主义这样的杂文也有适合表演之处。有的好文章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家“静”下来?静动结合效果也许更佳。另外采用何种形式的“互动”也许和教学对象的年龄有关,对于年龄小点的低年级学生也许略显热闹的“互动”会好点,而对思想成熟点的高年级学生内心的“互动”方显高明些。三、有关个性阅读语文的个性阅读现在似乎又很时髦起来了,但我总觉得不是什么课文都非得要个性阅读,有的文章尤其是非文学作品,它主题等方面的多样性本身就不那么丰富,很难产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当然,它还有更致命的硬伤,教学呼唤个性阅读,可考试却要求“共性”阅读,要求“共性”答案。这似乎有点“诱敌深入”之嫌,就好像村长对村民们说“同志们,今年我们村不能只种橘子,要丰富我们城里兄弟的菜篮子就必须丰富我们的农产品嘛,所以大家还要去种葡萄,种李子,种板栗,种苹果。”结果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真的去种了各色各样的水果,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终获丰收,可到头来村长只扔下那么一句话“同志们,上面来采购的还是只要橘子!”晕,村民们就是单纯!上面标杆立在那,谁不看,或者看得不齐,就,哈哈!我们不是在唱“非语文性”的赞歌,不是在唱“满堂灌”的赞歌,更不是在反对“语文性”,反对讨论表演课,反对“课堂静下来”,反对“个性阅读”。我们反对的是走极端,反对的是语文过于流行化,反对的是一棍子打死,因为存在即合理。哪种课型的存在,哪种类型的上法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要因人而异、因教材制宜罢了。语文教学少些流行,少些跟风,少些头脑发热,少些走极端;多些冷静,多些思考,多些自我,多些中庸之道。语文课该怎么上还得怎么上,把自己的真功夫练扎实才是硬道理。附:作者有关信息姓名:刘文性别:男籍贯:浙江职称:中学一级学历:本科职务:台州市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单位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邮编:318000联系电话mail: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4、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5、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7、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8、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9、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10、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11、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12、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13、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14、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15、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17、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18、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1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20、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2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2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2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24、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2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27、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2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29、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31、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32、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33、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34、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35、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3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37、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38、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40、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41、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42、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43、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4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4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4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48、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4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5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5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5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5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54、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55、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56、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58、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59、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61、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6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63、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64、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24 Society Section Ⅴ Reading (Ⅲ)(教师用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选修8
- 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手册
- 高中主题班会 我的未来我做主课件-高三下学期励志教育主题班会
- 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农作物合同标准文本
- 内装设计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2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凯迪拉克上牌合同样本
- 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取试题及答案要素
-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6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 地形图测绘报告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2024水电站股权转让协议
- 可穿戴式设备安全可靠性技术规范 头戴式设备
- 《网络营销》-课件:33病毒营销
- 《骆驼祥子》读书分享
- 湖南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NB-T35026-202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