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错题”误区点拨 辑录学生“错题集”中部分古诗鉴赏题,给以点拨,并力求帮助考生提升思维,把握规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注 木樨:桂花。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直恁:竟然如此。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3分) 误区点拨:忽略回答点题,不知道回答对人物形象的特征概括。答题示范:照应题目,点出“回忆”(1分);写出少年的豪爽旷达(1分);由此引出对吴江桂花的回忆(铺垫)(1分)思维提升:参照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中的首句回答必答内容。这类题是针对诗歌开头发问,因诗歌开头的内容及其与下文的联系各不相同,因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时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有时照应题目;有时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埋下伏笔,为下文进行铺垫;有时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有的诗歌开头又兼有上述几种情况。因此,理解诗歌开头的内容以及与下文的联系,是回答这类问题的前提。另外,题目中常常出现的字眼除了“作用”,还有“作用特点”“好处”“效果”等。2、 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庭徐燮钧秋庭在夕凉,屋角微风飏。叶脱鸟惊散,月来花与翔。茶烟穿绮井,入语出新簧。醉里闻吴咏,翻疑梦故乡。简要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误区点拨:没有理解每联内容,概括能力较弱。答题示范:点明时间地点,以写意的笔法入诗,以“微风飏”点明秋意;描绘秋的意象,丰富秋庭内容;融入人的活动,融情入景。思维提升:“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然后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及层次。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就是脉络。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误区点拨:手法分析不仔细;对题目理解缺乏最基本的判定。答题示范: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思维提升: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收到了什么艺术效果。诗句的推敲,决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它与诗意、诗味,和表现诗的主题密切相关。借助诗歌的题目,初步判断诗歌的类型,明确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在事件或背景中体味思想感情。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雪曲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注: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误区点拨:“反衬”答不出来。有的同学答出手法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答题示范: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1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思维提升: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它更应该符合诗人主观的感觉活动与感情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的语法规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乡 思 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在表达上有何作用?(5分) 误区点拨:“表达”应该包括“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答题示范:“已”和“还”。(1分)更进一层写出乡路上障碍重重,(2分)突出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怨恨之深。(2分)思维提升: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 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1】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分) 误区点拨:没有结合注释看出来前句实写,后一句想象。“虚实结合”答不出来。答题示范:(1)虚实结合(1分)。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1分)。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1分,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解析给2分)思维提升: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 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3分) 误区点拨:忽略了内容的概括。手法答不出。意象的涵义把握不准导致情感回答错误答题示范:(2)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1分),以景作结,寓情于景(1分),含蓄蕴藉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1分)。思维提升: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诗歌形象的创造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 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误区点拨:忽略了“景”与“情”的联系。答题示范: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每点2分)思维提升:景物描写的特点从“选取代表性的景物”、“角度”“方法”“作用”几个方面分析。注意和回答文学类文本相关问题时的迁移。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关山”有双关之意:“听不尽”三个字意味深长,包含的复杂情感得到了丰富的表现。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误区点拨:“听不尽”三字包含的复杂情感,大多同学难以体味到。答题示范:“关山”指道道关卡、座座山峰,同时双关关山月曲调。(关山月,伤离也)“听不尽”三字,可理解为曲调让人心烦,叫人怕听又爱听;包含着怨、叹、赞多种心态,传达出久戍思归的乡愁,边患未除的忧怨,立功边塞的豪情和对祖国山川的热爱等复杂情感。思维提升: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助写景、咏物、叙事、写古迹、用典故等进行,这样使诗句含蓄,表达委婉,但增加了鉴赏的难度,读者要透过诗中的景、物、事、古迹、典故等的叙写,体味诗歌内蕴的情感。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苏溪亭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最能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 误区点拨:不少同学答成抒发思乡之情。其实诗中“草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下基础设施买卖合同内容
- 饭店海鲜池维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四滚筒球磨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激励与赋能的技巧》课件
- 玻璃门保洁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芯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黄44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柜式多能磨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华双层沥青瓦施工方案
- 宁安铝单板施工方案
- 入学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2024年版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育婴”赛项考试题库(决赛用)
- TSHJX 067-2024 基于TACS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技术规范
- MMG-23600-特种车辆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行业规模展望2024-2030 Sample-Zjh
-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 2024儿童血压测量规范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试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