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2011年度农民收入监测分析.doc_第1页
全椒县2011年度农民收入监测分析.doc_第2页
全椒县2011年度农民收入监测分析.doc_第3页
全椒县2011年度农民收入监测分析.doc_第4页
全椒县2011年度农民收入监测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椒县2011年农民收入监测分析全椒县农业委员会全椒县地处安徽东部,东与南京毗邻,西与合肥接壤,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大县。全县国土面积1568平方公里,辖10个镇,128个村(居)3105个村民组,耕地64万亩,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我县作为省经管总站的农民收入监测点之一,目前已完成本年度20户农民收入监测任务。现就监测点农民收入数据作如下分析:一、基本情况2011年度,我县确定六镇镇和武岗镇共4个村共20户农民家庭作为农民收入监测点,观测点人口共81人,劳动力51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11人,承包耕地面积220.5亩,承包养殖水面25亩。二、收支情况20户农户2011年度末总收入847579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60000元,家庭经营收入471363元,财产性收入40044元,转移性收入76172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0.68%、55.61%、4.72%、8.99%。总支出160687元,全部为家庭经营支出160687元。农户纯收入686892元,其中工资性纯收入260000元,家庭经营纯收入310676元,财产性纯收入40044元,转移性纯收入76172元,分别占纯收入的37.85%、45.23%、5.83%、11.09%。年度末人均纯收入实现8480元,其中现金收入8139元,实物收入341元。年度末人均纯收入较全县2010年同比增加2067元,增长32.23%。三、形势分析1、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保护价收购政策,是农民收入增收的动力之源。今年我县农技推广与阳光培训相结合,着重围绕油菜育苗移植、小麦微肥和水稻“宽行窄株”、“水直播”、“旱直播”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开展培训。监测区农户通过应用,农业生产已取得良好的产量。提高2011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有效地补偿粮食生产因农资价格上升而增加的成本,促进农民种粮收益稳步增长,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今年稻谷总体提价幅度略大,进一步推动了稻谷生产,特别是引导农民扩大优质稻生产,改善稻谷生产结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上年度监测区家庭经营亩纯收入为915.14元,本年度为1265.48元,增加250.34元,较上年度增长38.28%。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普及与提升,是农民收入增收的助力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2011年中央财政将增加了种粮农民补贴,我省也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有效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年度监测区种粮补贴亩均为72.82元,本年度为163.11元,亩均增长90.29元,较上年度增长123.99%。社会经济良性发展为农民收入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价上涨带动了劳动力报酬提升。上年度监测区工资性纯收入130500元,本年度为260000元,增加129500元,较上年度增长99.23%,人均增收1598.88元。这一增速与我县大力推动城镇建设与道路交通及水利设施建设相关联,同时与今年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密切相关。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丰收的保障。上年度,监测区内因农业水利设施不健全,尤其圩区排涝能力低下,造成午季作物种植面积几乎为零;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监测区部分地区实施了土地平整项目和世行加灌项目,本年度监测区的20户农户220.5亩耕地,秋季作物水稻种植面积为213亩,占耕地面积的96.60%,亩平均纯收入为953.69元;午季作物小麦种植面积为95亩,占耕地面积的43.08%,亩平均纯收入为299.23元,午季作物油料种植面积为40亩,占耕地面积的18.14%,亩平均纯收入为427.82元。午季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230.44%。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地提升了农民收入。2、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土地流转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由于我县近年来,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监测区上年度农户承包耕地为387.5亩,本年度有9户因原流转其他农户的耕地到期,导致本年度为220.5亩,减少167亩,人均减少2.06亩。按本年度家庭经营亩纯收入1160.82元计,本年度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减少2391.29元。农业基础薄弱导致产业结构不科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近年来农民最强的呼声,国家也加大了政策性投入,我县在实施“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过程中,侧重于农田水利及乡村道路建设。但由于资金面小,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耕地因抗旱排涝能力低下,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四、相关建议:1、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今年监测区农户耕地面积减小四成是因为部分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形成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格局。流转大户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和农田基本设施的投入,从而显著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据调查:在不计入管理人员工资和耕地流转费用的情况下,监测区普通农户耕地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2011年水稻亩投入平均成本为424.5元,水稻亩纯收入为953.6元;而全县500亩以上种粮大户水稻亩投入平均成本为366.7元,较前者亩节约成本13.62%,水稻亩纯收入为1071.2元,较前者亩增收12.33%。对于耕地流出的农户而言,户均获得耕地流转租金5000元外,一般家庭可流出2个劳力出门务工,按照监测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17000元计,户均可获得34000元收入,累计户均纯收入可达39000以上,相当于种植30亩耕地的收入,而且收入有保障。因此,土地流转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2、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特色农业。监测区农户耕地面积共220.5亩,秋季作物水稻种植面积为213亩,占耕地面积的96.60%,但午季作物小麦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135亩,仅占耕地面积的61.22%,还有近40%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闲置的耕地基础设置薄弱,抗旱排涝能力低,尤其是冬春季雨水较多,易形成渍害,对麦菜生长极为不利,往往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但近年来,部分农户尝试对低洼的冬闲农田进行小龙虾养殖,在不需多大投入的前提下,亩可捕获小龙虾4060公斤,亩增收可达1000余元。目前,我县正引导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着手打造特色农业。3、科学运作财政奖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县是农业大县,地势复杂,岗、畈、圩皆有,农业基础设施一直是关系到农业丰收的根本。去年,县委、县政府抢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机遇,宣传发动各镇村积极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11年全县10个镇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30万元,带动社会捐赠18万元,群众筹资389万元,共实施260个项目,其中维修村级道路90.2公里,支渠整治清淤16.8公里,新建机耕路桥32座,维修电灌站26个,受益农田达10多万亩,受益农民近10万人。目前,一个以“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机制在我县已初步形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财政奖补资金受益耕地覆盖面尚不足20%, 今后要加大“一事一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