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社复习申佳佳.doc_第1页
科社复习申佳佳.doc_第2页
科社复习申佳佳.doc_第3页
科社复习申佳佳.doc_第4页
科社复习申佳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题(一)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主义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启蒙思想对马克思的深刻影响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人生的幸福、人类的解放同现实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结合起来将人类个体自身的完美与人类总体的幸福统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墓志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人”的角度来谈哲学,从哲学的高度来谈“人”,提出了以自我意识为特征的人的主体性哲学。 比较了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两者在“人”的哲学观上的对立: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观是决定论,掩盖了完整的人的主体能动性和自由本性;伊壁鸠鲁哲学则是对人的主体能动性、自由本性的呼吁和对神性的否定。 19世纪思潮启蒙运动以来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提出社会革新的主张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然科学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领域的运用产生的社会进化观哲学和政治上的反抗形式:浪漫主义、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背景 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工人掌握的技术日益简单。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工人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工人运动随之兴起。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在此以前,工人阶级有时也参加政治斗争,但在那些斗争中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现在,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教材正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放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阐述的。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教材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教材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并在小字中较为细致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共同合作改造自己,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 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明显,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高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 理论“来源”(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丰富和发展?一.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在哲学方面,为了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为了反击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与篡改,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以及致约希洛赫等一批重要书信,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别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全面阐述和重大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对唯物史观的贡献a、两种生产的理论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积累的新材料,特别是摩尔根所提供的大量实际材料和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考察了原始社会的婚姻状况、家庭形式、经济与政治的特点,以比较完整的形式,阐述了两种生产的理论。恩格斯的论述指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一人类自身的生产。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制度同时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的社会,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就愈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人口的生产就越来越服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受所有制关系的制约。两种生产始终都对历史发展起制约作用,因此两种生产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的必然的要求。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规律,无论在理论的深度和表述的精确性上都比以前大大前进了。b、论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在起源一书中,恩格斯运用了大量的可靠的实际材料,科学地探索了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演变,揭示了氏族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氏族制度的解体、私有制和阶级形成的过程。恩格斯分析了氏族制度解体、私有制和阶级形成的过程,是通过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逐步实现的。恩格斯深刻揭示氏族制度的解体、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过程,都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私有制的阶级的产生,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被所有制支配的社会所代替,这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和必然性。这就推翻了关于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私有制的观点,纠正了在经济原因以外去寻找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根源的错误,并同那些将私有制神圣化和永恒化的观点划清了界限。c、论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在起源一书中,恩格斯详细考察了希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的古代社会的历史,论述了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的历史过程,概括和总结了国家起源的三种基本形式(即雅典国家、罗马国家、德意志国家),揭示了国家产生的一般规律、本质和历史必然性。恩格斯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 他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指明现代的代议制国家也没有改变国家的阶级实质,它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在资要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争得解放,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与自己的国家。恩格斯指出,国家同私有制、阶级一样,是历史的现象。它随着生产的发展、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生产的发展、阶级的消灭而消亡。d、论文明和文明时代在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所提供的材料和马克思对该书所作摘录与批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研究了文明问题,认为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参照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人类从蒙昧、野蛮进入文明时代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文明时代最突出的标志是阶级的对抗与社会的分裂。(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多年夙愿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去完成这项历史任务。19世纪80年代的历史环境,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工人运动中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普遍建立后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阶级内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人类认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胜利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恐惧和不安,为消除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却又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新思想来与之相抗,就打出新哲学的幌子,竭力复活德国古典哲学,出现了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他们继承和发挥其中的错误内容,却抛弃和否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大力宣扬唯心论与不可知论。为此,必须向世人,特别是工人阶级阐明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它所持的基本态度。第三、当时德国哲学界流行折衷主义,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折衷主义互相竞争,它们都是由已经过时的哲学的残渣杂凑而成。这种折衷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简单相加,抹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混淆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界限。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批判流行的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折衷主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哲学的界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恩格斯借新时代杂志请他针对丹麦哲学家卡尼施达克(18581926)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写一篇批语文章的机会,于1886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不朽的哲学名著。这部光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后40年来的哲学斗争作了科学的总结,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明确概括和阐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实质。a、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为了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书中具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实质和特点,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过程,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功绩与局限性,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中间经过费尔巴哈,最后又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相脱离,从而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变革,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但是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b、首次明确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和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阐明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透视出了两千年来哲学发展史上五花八门的流派的纷繁复杂的斗争实质与焦点,理出了哲学基本路线的分野,给予了科学的清晰的说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为我们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鉴别各种哲学思潮提供了判断的科学标准,告诉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详尽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第二,指出了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途径和原则。第三,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四,阐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第五,论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把社会上层建筑分为两类,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指出这两类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对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全面阐发a、全面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其中各种因素发生着交互作用。既有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起决定性作用,但不等于说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事实上,上层建筑因素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发展的形式。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认识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b、上层建筑诸因素作用的性质恩格斯对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传统观念等因素分别作了具体论述,有区别地肯定了它们各自的能动作用。政治、法律等因素直接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成分,在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而哲学、宗教等因素离经济较远,往往需要以国家和法律为中介来反映和影响经济的变化。当然,不管上层建筑诸因素的作用多么大和具有什么样的判别,相对于经济因素来说,它们的作用仍属于反作用的性质,因而是第二性的。c、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在阐明上层建筑诸因素的能动作用的同时,还深人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所谓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对经济基础来说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发展规律。依据恩格斯的表述,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恩格斯以哲学为例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先进的意识形态不一定产生于经济水平高的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也可以居领先地位。“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其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直接继承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精神成果。 第三,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制约性。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发展,除了最终受经济制约外,还不同程度地受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影响。但是,必须看到,意识形态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形态的发展虽然要以以往的思想资料为前提,但经济“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经济落后国家之所以能够产生先进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不管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之间怎样相互影响,最终还是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d、论历史是无数单个意志的合力的结果恩格斯在全面阐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考察了社会历史领域诸多因素的错综复杂交互作用,在肯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前提下,深刻地论述了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的思想。二. 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一)分析和预见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序言阐述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恩格斯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四篇序言教导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和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并予以恰当的应对;但是决不能忘记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名言:“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视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三)1888年美国旅行印象恩格斯在概括这次美国和加拿大旅行印象时,使用了“未开化”和“文明国家”、“十七世纪式的旅行”和“室内设备甚至是超时代的”这样看似矛盾的评语。这恰恰反映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矛盾,因为在它发展的初期和中期,还不可能一下子摆脱某些旧传统、旧形式的束缚,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传统和现代、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只有深入实际,把握时代潮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认清这个崭新的年轻的民族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恩格斯,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三. 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一)思考和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形势与策略恩格斯分析和研究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形势和策略问题,发表了新的思想观点。第一、 冷静清醒地总结历史经验,坦诚自我批语承认在1848年革命期间关于革命运动的条件和进程的看法上“曾经错了”、“只是一种幻想”。 恩格斯以自己对革命的忠诚和科学的态度教育和启示后人,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要过高估计形势,不能急于求成。客观历史规律是公正的、无情的,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 恩格斯论述了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和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的必要性和意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手段应当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定。恩格斯同时指出,开展议会斗争是有原则、有条件的。第三、 恩格斯肯定利用普选权和开展合法斗争,是设想一种把合法斗争、日常工作同实现目标、夺取政权的革命决战相结合的策略,决不意味着把议会斗争视为唯一手段,也不是认同通过选举取得议替多数就可以获得政权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第四、 恩格斯探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形式问题。第五、 恩格斯预测到未来的世界战争危险,制定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利用战争形势推进革命的策略。恩格斯晚年发表的许多著作如: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德国的社会、欧洲能否裁军里,对当时的国际局势和无产阶级政党应采取的对策,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分析。(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系统构想恩格斯强调农民的政治作用,指出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他们的积极参加,任何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把农民争取到自己方面来,而不能让他们留在用“羊皮掩盖着的豺狼面孔”的大地主手中。这是“农民问题的中心点”。 恩格斯对农村中的阶级成分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居民中包含很不相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对于社会主义工人党最为重要的是小农。恩格斯发展了马克思提出的“通过经济的道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指出在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代社会帮助。”对于中农和大农,”,“也建议把各个农户联合为合作社,以便在这种合作社内越来越多地消除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并把这些合作社逐渐变成一个全大生产合作社的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三)捍卫党的理论基础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恩格斯的晚年,为捍卫党的理论基础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一方面反对把党的理论当成教条,生吞活肃,贴标签、公式化地任意剪裁历史和现实;另一方面反对各色各样的冒牌社会主义和党内机会主义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恩格斯晚年在指导和帮助欧美各国建设群众性独立工人政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建党学说。他特别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第一,明确提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面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南,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第二,鲜明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同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是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一切非科学的、冒牌的、假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第三,关于未来社会中的产品分配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稳定的、一定不变的东西,未来社会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因此,“合理的想法只能是:(1)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2)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趋向。”这就为工人政党探讨未来社会分配方式指明了正确的导向与方法。第四,恩格斯还指出,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以后,由于消灭了切阶级对抗,各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也将不复存在,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共享和平与幸福。社会将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将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形成新的家庭。第五,恩格斯1893年12月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贺信里,提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有自己的知识份子队伍,即“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大军。“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人阶级要有自己的政治家、律师、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材,“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这个观点深刻地阐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古代社会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何联系?美国杰出的社会科学家、氏族学家、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摩尔根,发表的古代社会在人类学和文化学研究史上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为人类文化特别是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摩尔根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其一,“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在同一阶段具有类似的需要,有同样的心理的基本原则。其二,“人类经验的成果在相同文化阶段上的一切时代和地区都是基本相同的”。其三,在研究中“注意将落后部落的文化和先进氏族的文化加以对照”。他认为,制度的发明与发现是标志人类顺序相承各个进步阶段的尺度,从现存的氏族中探索人类进步过程是一个主要途径。摩尔根依据进化论学派的方法论原则,认为美洲印第安人诸部落的历史和经验,包括其制度、技术、发明和实际经验“多少可以代表我们的远祖处于相等状态下的历史和经验”,作为“构成人类记录的一个部分”,“特殊宝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印第安人本族的范围。”他通过对印第安人的氏族、制度、家庭、婚姻等具体社会结构、社会形式的详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追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的独到见解。1关于原始家庭发展的科学说明摩尔根在论证中,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和夏威夷群岛上的土著居民的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制度之间的矛盾的分析,推断出在原始社会史上相继出现的各种家庭形式,认为婚姻和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原始家庭在内,家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的。2关于氏族起源和本质的揭示摩尔根用从北美印第安人的血缘团体中找到的钥匙,解开了氏族这一原始社会制度基本组织的起源和本质之谜,提出了氏族发展的基本概念,明确区分了氏族和部落,证明了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从母权制向父权制发展的普遍性。3关于人类社会的更替及其动力的发现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人类社会早期状态是文明时代一切东西的起始地,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专偶家庭产生和文明社会的建立。人类从蒙昧时代向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转变、过渡的动力、决定性力量是生产资料生产的进步。因而生产资料生产的进步是划分史前文化阶段的标准。4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分析摩尔根将上述发展思想运用于资产阶级社会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等制度的分析,对这些现象的原初形式进行了探讨和科学说明。这样,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就在原始历史观中引起了革命。“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最后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要求”。恩格斯还指出:“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像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马克思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尤为重视。他从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花了近十个月的时间精心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这部书,并作了大量摘录、分析、批判性批注和补充。这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摩尔根研究原始社会重大贡献的高度评析摩尔根对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的发现,对原始社会基本氏族亲属制度和家庭婚姻形态、私有制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产生出法治、法律制度、国家和法治组织等的阐明,证实了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的见解和唯物史观。如恩格斯评价的,“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缘团体中找到了一把解开古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马克思高度重视摩尔根的贡献,对其中有科学价值的材料作了详细摘录,肯定了其中的正确观点。2对摩尔根原书结构的改造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原来的结构,依次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法治观念的发展家庭婚姻形式的变化财产观念的产生”。这种论述,把财产的起源和发展放在法治组织、管理观念之后,表明摩尔根对私有制产生的深远意义的忽视,马克思在摘要中对之进行了改造,将原结构变成为生产、技术的发展一家庭婚姻形式的变化一氏 族组织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经马克思改造后的古代社会一书,体系得到科学调整,更加突出了私有财产的作用和意义,克服了摩尔根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消除了他从观念的角度追溯人类社会制度起源的唯心主义倾向,鲜明地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原始社会建立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私有制导致阶级、国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灭亡。3对摩尔根思想的进步说明和补充马克思在摘录中,一是增加了许多自己掌握的材料,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大量具体材料,使其内容更加充实。二是对某些论点作了重要纠正。如摩尔根把取火当作人类早期的次要发明,马克思指出:“与此相反:一切与取火有关的东西都是主要的发明”。马克思还否定了摩尔根“只有人类可以说达到了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的错误观点。三是对原始材料和观点给以新的概括和总结。如对摩尔根关于亲属制度、亲属称谓落后于亲属关系的论断,马克思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作了理论概括,指出:“同样,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以至一般哲学的体系,都是如此”。四是对摩尔根的观点作了发挥和补充。如对摩尔根关于专偶制度家庭的起源和性质,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原因和意义,对希腊罗马社会的分析,希腊罗马社会中私有制的产生,氏族的瓦解以及阶级和国家的形成,阶级之间的关系等内容,马克思都作了发挥和补充。马克思晚年对摩尔根古代社会所作的科学研究工作,意在“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以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人类学的新领域,发展和丰富唯物主义历史观,完善自己的社会形态理论。但马克思没有来得及写出系统的著作就逝世了,这一遗志是由恩格斯完成的。恩格斯于马克思逝世的第二年写作了起源。此书系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手稿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写成,是一本研究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专著。提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余额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个时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式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学组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 这种社会中,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从此自由开展起来,这种阶级对立和积极斗争构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史的内容。作为唯物主义基础的两种生产理论是起源中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学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最受争议的观点。在序言中,恩格斯首次对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提出来并加以论证:“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余额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两种生产互为条件、不可分割,但两者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作用是有区别的。一定的劳动发展阶段和一定的家庭发展阶段,制约着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人们在其中的社会制度。在起源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大量实际材料进一步论证了这一原理,即在原始氏族制度下,人类自身的生产、血缘关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之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起次要的作用。在氏族的基础上,形成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这三种集团代表着不同程度的血缘关系,它们同样是受血缘亲属关系所制约的。这都说明,直接决定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制度的,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经济运动的规律。然而,恩格斯并不否认经济条件对原始社会制度的作用。他对原始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就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界标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在起源中用大量的经验材料对这两种生产理论进行论证,进一步阐明了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阶级社会(文明社会),而且是用于原始社会,并非只是历史时期的偶然现象。这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且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普遍意义。4.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对于中国而言,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1. 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2. 反对布哈林派结果: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获胜,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给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后果斯大林模式1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基本特征:过度集权2经济: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指令性经济计划、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3政治: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共产党独掌政权;最高领导人集权和职务终身制;监督机制低效;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4文化: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党组织和领导定学术是非;学术批判排斥异端;个人崇拜盛行。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是原有的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其他原因有:1 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东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经济问题引发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2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没有搞好,这不仅成为反对派和西方资产阶级多年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口实,而且导致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反对派走的态度。3 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没有搞好。这主要表现在,苏东各国共产党不善于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建立起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中央集体领导核心,党风严重不正,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滋长等等,从而使党组织逐渐失去了先进性,并进而导致了共产党政权的自我毁灭。4 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是苏东剧变的纽结。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种复杂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在苏联演变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潜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大俄罗斯注意与地方民族分裂主义相互作用,大大加速了苏联走向解体的进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其他多民族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情况。5 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战略所带来的恶果。苏联长期推行大国主义、大党主义、霸权主义的对外战略。其结果,一时向东欧各国强制推行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东欧各国国情,人民心生不满,从而导致东欧各国执政党的社会基础脆弱;而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扩军备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加深了国内的经济危机;三是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到处插手地区冲突,甚至公然干涉别国的内政,派兵入侵别国的领土,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高度集权的弊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二)党组织建设的薄弱 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下降,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苏共各级党组织失去了政治警觉性,往往埋头于经济问题,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党员失去了先进性,党的建设没有搞好。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党的基层组织大大萎缩,党失去了在群众中开展活动的基础。 (三)路线及政策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戈尔巴乔夫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过分匆忙推进民主改革。戈尔巴乔夫其性格同赫鲁晓夫相似,极端急躁、非常简单化从权威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导致国家控制力的丧失。(四)经济建设的落后 苏联有丰富的资源但开发利用得不好,军工方面的科技成果也没有很好运用于发展整个经济。首先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二、苏联解体的教训 (一)国家要高度统一 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就是: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任何分裂行为都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客观规律相违背的。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联盟前途举行全民公决,全苏1.86亿选民中80%以上参加了投票,投票者赞成保留苏联的占76.4%。毫无疑义,苏联解体是违背苏联大多数人民意愿的。苏联解体破坏了统一的空间。 (二)确立并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最重要教训在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为保持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本身所决定的,也是由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重大关键所在。而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而完善党的领导。苏联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影响了政治体制中其他各种设置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体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不去,其他方面的优点也难以发挥。(四)健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本身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加强和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律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监督制度;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应充分发挥中央集中和地方分权各自的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吸引少数民族参政、议政,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的根本保障。同时,对于少数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民族矛盾、民族纠纷、分裂国家的势力,应毫不手软,坚决给予回击。我们必须承认在国家的政治体制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改革要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必须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在改革中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小步徘徊,坐失良机。警惕右,主要纠正左的错误。改革的首要关键是执政的共产党自身的改革,应该发扬党内民主,坚决改正权力过度集中官僚化特权化等弊病。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必然被人民群众抛弃。苏联解体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失败而正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是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大国主义、扩张主义等拖弱拖瘦了社会主义,最后由右倾机会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埋葬了社会主义。 纵观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归结为一点就是要根据我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要求我们: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做到“三个代表”,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牢牢的稳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现金的无产阶级政党,人民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天然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当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具有稳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如果忽视自身建设,脱离人民群众,失去先进性,加之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极容易赴苏东国家的后尘,失去执政地位,甚至有亡党的危险。2 切实杜绝腐败现象、加强党的执政合法性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利、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问题是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毒瘤,广大人民深恶痛绝。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执政党的权利是人民给的,而腐败现象的发生毁严重影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丧失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就丧失了一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杜绝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才能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同资产阶级的理论体系相对立的。它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正是因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东国家才发生了解体、巨变的惨痛悲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和关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这种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主心骨;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引导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二和巩固社会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民族的精神支撑;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关于对当代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认识。正是由于 对改革方向的不同取舍,造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在所谓 改革的口号下,通过人为的变化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解体,从根本上彻底放弃和背弃了 社会主义制度;另一种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方向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 各项改革事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正是由于改革的不同社会后果,直接造成了当前对社会主义的种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进一步说,当前国际国内关于 社会主义的种种认识及看法,直接或间接地同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及影响。本文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因素分析入手, 力求从中发现并找到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某些带规律性的基本结论。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的认识可谓众说纷纭。从社会主义诸国改革的实际历程看,各国的改革大都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演变过程。可以说,具体导致各国实行改革的因素各有不同,但归纳起来,引发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一些共同性的、也是带根本性的因素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体制上的原因 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形成的,因此又称“斯大林模式”。该体制最先形成后被推广到东欧以及亚洲等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人们一度曾把这种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即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化身及体现,后来社会的发展证明这一看法本身并不正确,这由此也构成了当前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信仰的误解以及对当前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怀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没有将社会主义体制或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