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诗教案2.doc_第1页
小班古诗教案2.doc_第2页
小班古诗教案2.doc_第3页
小班古诗教案2.doc_第4页
小班古诗教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夜思(阅读)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 1、出示图片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幼: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 亲人。是不是啊?幼:是2、 展开: 1、朗诵古诗: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讲解古诗含义。(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最少朗读3-4遍)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男生女生分组读)。3、 结束: 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2、静夜思(认字)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活动准备:课件:字卡:“床、霜、故、望”、床、霜的图片活动过程1、 导入 1、复习古诗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静夜思,你们能够背下来吗?幼:能2、 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认识字卡:(出示的字卡挂在黑板上)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第一个字又是什么? 幼:床前明月光 ,“床” 师:对,第一个字是床,小朋友看这个字宝宝就是床、(出示字卡) 幼:跟读“床”2-3遍 师:第二句是什么?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幼:疑是地上霜,“霜” 师:你们真棒,这个字宝宝是霜(出示字卡) 幼:跟读“霜”2-3遍 师:第三句是什么呢? 幼:举头望明月。 师:这句诗里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看字宝宝来了,它是望(出示字卡) 幼:跟读“望”2-3遍 师:还有一句诗,你们告诉我好吗? 幼:低头思故乡 师:哦,最后一个字宝宝也来了,它是故(出示字卡) 幼:跟读:“故”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第一张图片)这是什么? 幼:“床” 师:好,这张图片呢? 幼:自由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它是“霜” 幼:幼儿跟读“霜” 师: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做向外看的动作) 幼:“望” 师:古诗里说望什么? 幼:举头望明月 师:低头思什么? 幼:思“故乡” 三、结束 师:这首古诗的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吗? 幼:记住了。 师:请小朋友们加上动作来给老师背一下吧!3、绝句(阅读)教学名称:绝句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白鹭、黄鹂鸟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黄鹂鸟、白鹭吗?幼:自由回答师:今天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看一下。2、 展开 1、认识飞禽: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出示黄鹂图片)幼:自由回答师:这个是黄鹂鸟,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它的羽毛漂不漂亮?幼:漂亮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鸟?(出示白鹭图片)幼:自由回答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这是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 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2、讲解古诗意思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 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 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 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 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师幼一起朗诵绝句。(出示大挂图) 师:现在我来领读一句,小朋友跟读一句,好不好?(最少3-4遍) 幼:好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幼儿反复朗读(分组朗读)3、 结束 师:今天我们见过两种飞禽,是什么?幼:黄鹂、白鹭师:节假日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下这两种飞禽好吗?幼:好4、绝句(认字)教学名称:绝句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柳”、“行”、“门”、“岭”的含义。 教学准备:大挂图、(柳树、一行白鹭、门、山岭)的图片各一张、字卡:柳、行、门、 岭。小锤子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出示挂图)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绝句,小朋友我们来读一下。绝句1、2幼:幼儿齐声朗读师:你们读的真好,那你们能背下来吗?幼:自由回答 师:好,我们来试一下?绝句1、2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二 、展开 1、认识字卡:(出示的字卡挂在黑板上)师:“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个字宝宝就是“柳”(出示字卡)幼:跟读“柳”2-3遍师:“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字宝宝就是“行”。(出示字卡)幼:跟读“行”2-3遍师:“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字宝宝是“岭”(出示字卡)幼:跟读“岭”2-3遍师:“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字宝宝是“门”(出示字卡)幼:跟读”门“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师:老师把这几个字宝宝拍了照片,你们能找出照片相对应的字卡吗?我们来试一下?幼:能师:出示柳树的照片,幼儿找来相对应的字卡,放在图片下面。游戏继续进行 3、打地鼠游戏,巩固字卡师:打地鼠的游戏你们玩过吗?幼:自由回答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打地鼠的游戏好不好啊?幼:好师:我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老师朗读古诗,当读到有字宝宝的地方,小朋友用小锤子敲 一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游戏继续进行3、 结束 师:游戏好玩吗?幼:好玩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字宝宝?幼:一一回答5、风(阅读) 教学名称:风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1、 导入:师:老师这有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幼:想看2、 展开: 1、朗读古诗: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讲解古诗意思:师: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我们在来理解一下每句古诗都是什么意思?“解落三秋叶”就是:风能使傍晚的树叶脱落“能开二月花”就是:风能崔凯早春二月的鲜花。“过江千尺浪”就是:它经过江浪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入竹万竿斜”就是: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3、师幼一起朗读古诗风(出示大挂图)(师编一些简单动作)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反复读古诗。4、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古诗风景漂亮吗?幼:漂亮师:晚上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幼:好6、风(认字) 教学名称:风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3、能够背诵古诗并认识字卡:“叶、月、尺、万”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字卡:“叶、月、尺、万”、实物(树叶、软尺、日历、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风景特别漂亮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幼:记得师:我们来背下。二、展开: 1、背诵古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认识字卡:(出示完字卡挂在黑板上)师:听了这首古诗,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觉的很美。幼:是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下字卡,你们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字卡叶)幼:幼儿跟读“叶”2-3遍师:这个字宝宝是“月”(出示字卡月)幼:跟读“月”2-3遍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们这个是“尺”(出示字卡“尺”)幼:跟读“尺”2-3遍师:还有一个字宝宝是“万”(出示字卡“万”)幼:跟读“万”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树叶实物)幼:树叶 师:这个呢?(出示实物尺子)幼:尺子师:老师拿这些干什么呢?我来做一下,你们就明白了。(用尺子量树叶)这个是什么? (出示日历)幼:日历师:日历上最大的数字是几啊?幼:“3”师: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幼:自由回答师:哦,原来是月份的代表啊!这个是什么?(出示实物书)幼:书师:我们看一下,这本书里有多少字啊?幼:自由回答师:对,有好多的字,我们也可以说是千万个字。幼:千万 4、实物找字卡:师:我们刚才学的字宝宝都是?(出示实物幼儿说字)幼:根据实物说字师:小朋友都认识字宝宝了,现在我请小朋友把字宝宝放在实物的地方,(如:树叶下面 放字卡“叶”)游戏继续进行三、小结。师:这首古诗和字宝宝小朋友都认识了吗?幼:认识了师:好,回家的时候和爷爷、奶奶来比赛,看谁认识的字宝宝多。7、山居秋暝(阅读) 教学名称: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1、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 2、学会整首吟诵。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都去过五龙潭吗?幼:去过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老师这也有一座泉水,但是这个泉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二、展开: 1、朗读古诗:(出示挂图)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讲解古诗内容:师: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老师先讲一下: “空山新雨后”就是: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天气晚来秋”就是: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松间照”就是: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石上流”就是: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3、 游戏巩固诗句: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古诗翻译后的意思,小朋友根据翻译后的意思,来说 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幼:好 师:一场雨下过后,青山显得特别的清朗。古诗的哪一句? 幼:“空山新雨后”。 师:下过雨后,秋天的傍晚,格外的凉爽。是哪句? 幼:“天气晚来秋” 师: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是哪句呢? 幼:“明月松间照” 师: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这句话又是哪句? 幼:“清泉石上流” 4、师幼一起朗读风(出示大挂图) 师:小朋友都知道故事的意思了,我们现在一起来读: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分组朗读三、小结师:我们五龙潭也有一个清泉石上流的风景,小朋友可以在爸爸妈妈有时间的时候带着 你们去参观!8、山居秋暝(认字) 教学名称: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背诵。 2、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认识字卡“后”、“秋”、“间”、“泉”的含义。教学准备:字卡“后、秋、间、泉”、教学挂图、 (幼儿排队、秋天落叶、钟表、泉水、 五龙潭公园)图片各一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出示挂图)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的古诗是什么?幼:山居秋暝师:好,我们来复习,哪位小朋友能够背下来举手?(根据举手情况点幼儿)(幼儿背的时候要把挂图挡上) 2、巩固复习古诗:师:这位小朋友背的很棒!我们全班一起来用最好听的声音背一遍。二、展开: 1、认识字卡:师:根据背诵,表扬幼儿。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字卡,你们看这个字卡是前后的“后”(出 示字卡后)幼:幼儿跟读“后”2-4遍师:这个字宝宝是“秋”(出示字卡秋)幼:跟读“秋”2-4遍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们这个是时间的“间”(出示字卡间)幼:跟读“间”2-4遍师:还有一个字宝宝是泉(出示字卡泉)幼:跟读“泉”2-4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五龙潭公园去。去公园我们要排队,排队的时候小朋友要怎 样站?(出示排队图片) 幼:前后 师:排好队我们要出发了,你们看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出示秋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幼:秋天师:我们看一下这是什么?(出示钟表图片)幼:钟表师:钟表能看什么?幼:时间师:好,我们到了五龙潭公园了,公园里你们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啊?幼:泉水 3、师幼互动,巩固字卡:师:我们游玩五龙潭之后,在玩一个小蜻蜓的游戏。当老师的手指到哪个字时,你们要 说出这个字,现在你们要和老师一起来说:“小蜻蜓,飞啊飞,飞到东,飞到西,飞 到哪里停一停?飞到这里停一停?(指字秋)幼:幼儿说出“秋”游戏继续进行。5、 小结师:今天我们去了五龙潭公园,小朋友也认识了好多的字宝宝。如果小朋友们在家和出去玩的时候,见到这些字,你们还能认识吗?幼:自由回答师:所以要求你们在家要经常和爸爸、妈妈复习字宝宝,要不字宝宝就会忘记你们,好吗?幼:好复 习9、一字诗(阅读) 教学名称:一字诗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 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教学准备:挂图1(无字)、挂图2(有字)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挂图1师:小朋友你们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绘看到的图片吗?幼:能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说一下。幼:点名回答二、展开 1、阅读古诗:(出示挂图2) 师:现在老师朗读古诗,小朋友认真听: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2、讲解古诗内容:师:这首古诗里有好多的“一”,我们一起数一下有几个? 幼:跟数“十”师:因为有这么多的“一”所以它才叫“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就是:一张帆一只桨一条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就是:一个渔翁一枚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就是: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抬头一会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就是:满江的月光 、浓浓的夏夜却犹如一江的秋水。 3、阅读古诗:师:古诗的意思小朋友明白了吗?幼:自由回答师:我们一起朗读古诗(至少3-4遍)(根据古诗内容,自编动作)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幼:幼儿跟读 4、游戏巩固诗句:(边读边做动作)师:小朋友都会读了吗?幼:自由回答会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分成4组,(每桌为1组)每组读一句古诗,我们先来示范一下。(分组1、2、3、4),1组读“一帆一桨一渔舟、”2组“一个渔翁一钓钩”、游戏继续进行。你们知道了吗?幼:知道了。师:好,现在请1组来,“一帆一桨一渔舟”参照以上,游戏继续进行。 4、反复读古诗。三、结束师:这首古诗里这么多的“一”,回家的时候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幼:好10、一字诗(认字) 教学名称:一字诗 教学目标 1、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认识4个字卡“渔”、“钩”、“俯”、“翁”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 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教学准备:字卡“渔、钩、俯、翁”、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古诗(根据情况,出示挂图)师:“一帆一桨一渔舟”这句话是哪首古诗里的?幼:一字诗师:下面几句小朋友能背出吗?幼:幼儿接下面几句古诗。二、展开 1、背诵古诗: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2、认识字卡:(把字卡挂在黑板上)师:这首古诗里有好多的“一”字,还有什么字宝宝呢?我们看看。这个字宝宝是“渔” (出示字卡渔) 幼:幼儿跟读“渔”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翁”(出示字卡翁) 幼:跟读“翁:2-3遍 师:又来了一位字宝宝它是“钩”(出示字卡“钩”) 幼:幼儿跟读“钩”2-3遍 师:它后面还有一位是“俯”(出示字卡“俯”做简单动作) 幼:边读边做动作“俯”2-3遍 师:好,我们今天学的字都是(指所有字宝宝)幼:幼儿跟读1-2遍 3、游戏巩固字卡:(字宝宝回家)师:今天我们学了4个字卡。都是?幼:分别说出:“渔”、“钩”、“俯”、“翁”师:这几个字宝宝在外面玩够了,想要回家,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去,好不好?(讲解游戏规则,老师说到哪个字,幼儿先去找字卡,找到以后把字卡放到古诗中相对应的字上面)参照以上做法,游戏继续进行。三、结束师:这首古诗我们学了字宝宝、也学了古诗,你们回家当小老师教给爸爸、妈妈背,可以吗?幼:可以11、江雪(阅读) 教学名称:江雪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幼:自由回答(三角形)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幼:自由回答(圆形)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幼:自由回答(长方形)师: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 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幼:想二、展开 1、有表情阅读古诗:(出示挂图)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讲解古诗意思: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3、师幼朗读古诗: 师:现在我们朗读这首古诗,老师领读,小朋友跟读:(3-4遍)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根据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诗句 师:在这幅画里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 样了? 幼:“千山鸟飞绝” 师: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幼:“万径人踪灭” 师: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 幼:“孤舟蓑笠翁” 师:他在干什么?幼:“独钓寒江雪” 5、游戏巩固诗句: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就是男生、女生比赛,看一下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声音洪亮好不好?幼:好师:现在请女生先来,男生做准备。女幼齐声朗读师:女生们读的真棒!有请男生朗读:男幼齐声朗读三、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幼:江雪师: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好么?幼:好12、江雪(认字) 教学名称:江雪 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学习字卡“千、人、笠、江” 教学准备:多媒体。字卡:“千、人、笠、江” 教学过程:1、 导入 1、复习古诗:(出示挂图)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江雪,小朋友能够把它朗读给老师听吗?二、展开 1、有表情阅读古诗: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出示挂图,认识字卡: 师:读古诗第一句:“千山鸟飞绝”,这里的小动物是鸟,山是什么山? 幼:幼儿自由回答“千山” 师:字宝宝“千”在哪里呢?在这,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出示字卡千) 幼:“千”读2-3遍 师:读第二句“万径人踪灭”,刚才老师说万径什么踪灭?(出示字卡人) 幼:“人”2-3遍 师:啊?这个字宝宝什么出来了?它是“笠”(出示字卡笠) 幼:跟读“笠”2-3遍 师:还有字宝宝也来了,(指着图片上的江,出示字卡江)幼:跟读“江”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小蜻蜓)师:小朋友你们也玩游戏吗?幼:想师:我们来玩“小蜻蜓”的游戏。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小蜻蜓,飞啊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哪里停一停?(师指字)幼:幼儿回答游戏继续进行。 4、多媒体出示古诗,巩固字卡 师: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幼:自由回答三、结束师:这首古诗学会了吗?幼:自由回答师:小朋友回家要经常复习,老师会经常抽查你们的,背下来的小朋友,老师会给他奖励,你们想要吗?幼:想要13、所见(阅读) 教学名称:所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学习背诵古诗。教学准备:牧童骑黄牛图片、大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这有一副图片,小朋友看一下,这个小牧童在干什么?幼:自由回答二、展开: 1、朗读古诗 师:老师读一首古诗,来告诉你们,小牧童在干什么?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讲解古诗内容:师:这首古诗的意思老师给小朋友讲解一下“牧童骑黄牛”就是: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歌声振林樾”就是: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意欲捕鸣蝉”就是: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闭口立”就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的站立在树下。 3、师幼共同朗读古诗:(师自编动作,边读边做动作)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幼儿跟老师学动作)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幼儿分组朗读:师:把幼儿分成4组,每组朗读一遍。3、 结束:师: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呀?幼:所见师:这首古诗的名字叫所见,但是诗人只告诉我们牧童去捉蝉了,小朋友你们认为古诗 里的那个牧童他捉到蝉了吗?如果捉到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没捉到,他又 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想一想,一会告诉老师。14、所见(认字) 教学名称:所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背诵古诗。 2、学习字卡“牛、林、口、鸣” 教学准备:大挂图、黄牛图片、树林图片、口型图片、蝉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所见,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集体先试着背一下,好不好?所见1、2幼:幼儿齐声背诵(边读边做动作)二、展开: 1、师:(根据幼儿背诵情况再来复习一次)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认识字卡:师:小朋友我们学了古诗,你们认识古诗里的字宝宝吗?幼:自由回答师:我们现在来学习字宝宝好不好?幼:好师:小牧童骑在什么上面?幼:牛师:对,字宝宝牛在这里,(出示字卡牛)幼:跟读“牛”2-3遍师:牧童骑着黄牛在哪里啊?在树林里。(出示字卡林)幼:跟读“林”2-3遍师:夏天的时候树上有一种鸣蝉,这个字宝宝就是“鸣”(出示字卡)幼:跟读“鸣”2-3遍师:古诗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这个字宝宝就是“口”幼:跟读“口”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师:好,小朋友都认识字卡了,我们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出示黄牛的图片放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啊?幼:黄牛(幼儿说出的同时,师拿出字卡“牛”幼儿读1-2遍)师:这张图片是什么啊?(树林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幼:树林(幼儿说出的同时,师拿出字卡“林”幼儿读1-2遍)师:老师这还有一张图片,你们看是什么?(口型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幼:口(幼儿说出的同时,师拿出字卡“口”幼儿读1-2遍)师:小朋友这张图片是什么啊?(出示鸣蝉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幼:鸣蝉(幼儿说出的同时,师拿出字卡“鸣”幼儿读1-2遍) 4、游戏字宝宝回家师: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幼:认识了。师:好,你们看黑板上有4张图片,可是图片相对应的字宝宝在哪里呢?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已的家吗?幼:能师:现在我先来做一个示范,你们看好。一会就由你们送其它字宝宝回家。(师拿出字卡口,让小朋友找出口型的图片并放在下面)游戏继续进行4、 结束:师:今天我们学了4个字宝宝都是幼:“牛、林、口、鸣”师:晚上回家你们来做小老师,把今天学的字宝宝教给爸爸、妈妈好不好/幼:好。15、 夜宿山寺(阅读) 教学名称: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全诗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大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这有一张大挂图,你们看一下图片里都有什么?幼:自由回答2、 展开: 1、有表情的朗读古诗:师:这些图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幼:自由回答师:老师现在给小朋友朗读一首古诗,你们听一下。(老师自编动作,边朗读边做动作)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讲解古诗内容:师:这首古诗里有高楼、有星辰、还有人。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呢?老师给小朋友讲解一下: “危楼高百尺”就是: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手可摘星辰”就是: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不敢高声语”就是: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恐惊天上人”就是: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3、师幼共同朗读:(边读边做动作)师:小朋友知道古诗的意思了吗?幼:知道了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老师声音高一些,幼儿跟随)(3-4遍)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幼儿分组朗读:师;现在我把男生、女生分成两组,每组读一句古诗,我们先来做一下示范: 男生读第一句“夜宿山寺”,女生读“唐李白:男生接着读“危楼高百尺:女生读”手可 摘星辰” 参照以上读法,继续进行5、 填写诗句 师:这首古诗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 幼:自由回答:会 师:现在老师来说古诗,但是老师说的不完整,需要你们帮助我,把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好不好? 幼:好 师:( )( )高百尺 幼:危楼髙百尺 师:手可( )( )( )。 幼:手可摘星辰 师:( )( )高声语 幼:不敢高声语 师:( )( )天上人。 幼:恐惊天上人三、借宿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李白) 难字: 宿 危 摘 辰 敢9月下独酌 教学名称:月下独酌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认识字卡“壶、相、举、对”。教学准备:字卡“壶、相、举、对”图片,挂图教学过程:1、 导入 师: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其时诗人已经渐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作业:背诵课文10悯农活动目标: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活动准备: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活动过程:一、幼儿复习古诗引出主题。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幼:记得。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