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宣城市评价报告宣城中学:孙智勇宣城二中:夏善清宣城市省级课改实验区宁国市共有4679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毕业学业考试,平均成绩为47.01分,最高分为89,及格率为42.79%,优秀率为6.81%,标准差为30.94,区分度为0.605,难度系数为0.522。作为安徽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宁国市中考物理试卷贯彻了教育部2000年关于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的理念,坚持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领初高中全面进入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保持2004年中考试题特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过渡,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和观念,改进实验题命题方法,加大试题的综合、开放力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尝试和改进.充分发挥了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功能.整卷难度适宜,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一、 总体评价分析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本套试卷: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仍然是2005年中考物理试题的核心内容。通过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必备的物理知识和形成了应有的科学素养。 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内容上,主要是考查教材中学生做过的实验,也适当考查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在测试目标上,主要考查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实验步骤的设计与撰写等。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课程目标考查学生加大试题的开放度,丰富题材内容,努力探索和挖掘考查学生能力的新形式,开放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教学的开放性,摒弃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试题情景的设置,卷面设计以人为本。本套试卷绝大多数的试题都取材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试题格式和插图规范、美观,图文并茂;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语言简明易懂;试卷的题量适中,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总之,本套试卷符合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甄别选拔功能。但个别试题在语言文字方面描述不准确、不到位,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歧义,给阅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附表一:宁国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结构分析统计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分钟)总分值题型分布(分值)知识分布毕业升学开卷与化学卷一共120分钟90填空题23力学声学分值42百分比(%)47选择题 21光学分值5百分(%)5实验题 22热学分值8百分(%)9计算与简答 24电磁学分值30百分(%)33分子与原子分值5百分(%)6二、试题分析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试题以立足双基、强调能力、注重方法、追求创新为基本指导思想,在立意、选材等方面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质量较高。主要体现在:(一)注重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背景下进行考查,强调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以便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能够逐步客观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2005年课改区试题立意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背景下,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以发挥考试本身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作用。譬如:题2的公路限制汽车速度的原因;题6的小鸟衔虫是否做功的问题;题9的动圈式话筒中的电磁感应现象;题15的压强问题;题21家庭电路中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问题;题22中关于冰山所受浮力问题等等,这类试题情景真实,图文并茂,给学生以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了“从生活与自然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在学生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005年的试题在这方面有较好的体现。如:题1的剪刀中的杠杆知识;题4盖房中的压强知识;题9、12电视、手机、尖嘴钳、电线中的电磁学知识;题10眼镜中的光学知识;题17中的物态变化问题;题18盐水选种中的浮力知识;题23利用垃圾发电等等。这类试题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三)渗透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对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实验是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实验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由于是开卷考试,2005年课改区在实验方面的考查不再是课本中同学们做过的实验的重现,主要是考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方法去设计简单的实验,能对实验步骤作出合理的安排,懂得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如何分析数据,导出正确的结论。例如:第18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读图获取数据并运用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第19题考查学生连接实物电路和分析电路的能力第20题是课本中学生实验的外延,要求学生由课本实验的特殊情况推广到普遍情况,着重考查了运用物理方法去重新设计实验的能力,此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当高。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得分率相当低。(四)充分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在试题设计中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 题23考查的是电、热中的能量问题,以垃圾焚烧发电为素材,既渗透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问题,又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题2考查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它以公路限速标牌为背景,既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考查,又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的教育,还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这类试题都有较好的教育功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统计数据分析1、 抽样数据来源构成阅卷后,从课改区宁国市抽取60本,每本择录01号考生的试卷成绩(若01好考生缺考,则顺延)进行抽样分析。 2、各题的质量指标及全卷抽样分析见表二附表二:题号满分平均分难度一121.620.81220.270.13321.280.64421.270.63520.900.45642.850.71720.800.40820.730.37931.770.591021.100.55合2312.580.55二1131.580.531232.080.691331.880.631431.630.541532.430.811631.180.391732.780.93合2113.580.65三1863.420.571993.200.362071.300.19合227.920.36四2184.320.542271.980.282393.630.40合249.930.41总分9044.020.49从表二可以发现,难度在0-019的有题2、20,占10%;难度在0.20-0.29之间的有题22,占7.8%,难度在0.30-0.59之间有题5、7、8、9、10、11、14、16、18、19、21、23.,占57.8%,难度在0.6-0.79之间有题3、4、6、12、13,占15.6%,难度在0.80-1.00之间有题1、15、17,占8.8%。填空题难度0.55,选择题0.65,实验探究题为0.36,计算与简答0.41,抽样试卷难度为0.49。可见试卷难易程度分基本合理,与闭卷考试相比,实验探究题难度有所增大,总体而言,是符合新课程教与学的要求和实际的。四、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第1题:部分考生对于杠杆中力臂的概念模糊不清,造成失分。第2题:本题失分相当严重,大部分考生都填成“惯性”。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惯性与速度有关”这一错误观念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由于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典型难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很难讲清,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绝大部分学生对惯性的概念是模糊的,仅凭感觉加以判断。(2)课本及平时练习中的插图都是“汽车要限速,并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这一思维定势的干扰也影响了考生的正确解答。第3题:本题属于单位换算问题,少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造成失分。第4题也属于基础知识问题。第5题:部分考生由于马虎没有换算W=Gh= mgh,而是直接用m乘以h,造成失分;还有部分考生没有注意到卷首中g取10N/kg.,而直接取g为9.8N/kg答题, 造成失分.第6(1)题:部分考生只画出了一个力,或画出重力和推力,或将推力和摩擦力直接画在汽车上, 造成失分。第7题:“请你指出太阳系和原子结构模型二者之间的相似或不同之处.”很多学生答的是表面现象”一个是微观世界,一个是宏观世界.”我们认为题目导向不明,没有限定从哪方面指出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增加了学生的答题和阅卷工作的难度。第10题:部分考生对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模糊不清,造成失分。第11题:考生对地震与海啸能产生次声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造成失分。第13题: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部分考生分析得不够全面,认为只发生了折射,造成失分。第14题:考生由于对物体的势能与分子势能这两个概念不能很好的区分,造成失分。第16题: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造成失分。第18题: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答案合理,均可得分,但此题得分率并不高,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审题不清,将测盐水密度看成测种子(或鸡蛋)的密度。(2)器材选取不当,有的过多,有的过少。(3)实验步骤书写不规范,将其写成一篇短文。(4)未写表达式。第19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基本电表的使用、实物电路的连接以及电路中电阻变化引起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等方面掌握的不够好,造成失分。第20题:此题的得分率相当低,只有1.67%的学生得满分,近50%的学生得0分,这是一道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又要具有发散、创造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高难度的考题。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是今后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21题:典型错误主要在于考生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电流”与“实际电流”、“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没有透彻理解,区分不清,从而造成失分。第22题:本题是一个对能力要求较高的计算题,由于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失分的另一方面是考生对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没有抓住“冰山是漂浮在水面上,因此所受浮力等于物重”这一隐含条件;还有的考生误将冰山在水面下的部分当作“冰山一角”,造成失分。第23题:此题和安徽省中考非课改区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大致相同,但此题更灵活,更具开放性。失分的主要原因有:KW.h与J之间不会换算;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对效率的概念理解不清.只有10%左右的考生得0分,大部分考生都能得分,特别是第2个小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发散的,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是一道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质量较高的题,它代表了今后的试题发展方向。五、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1、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从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可以看出,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和难度普遍降低,但考查面更广;从命题导向看知识与技能仍是考查的重点,但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考查知识与技能的机械记忆和套用,而是通过具体情境,考查运用知识与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发挥物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中挖掘生动、有趣、有用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热情。从命题导向中看,有些试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素材和问题,这实际上是考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不仅不是“超纲”或“超标”,而且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 2、要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从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来看,尽管知识与技能的难度降低,但增加了过程与方法;从命题趋势来看,纯知识的考查在减少,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在增加。物理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将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3、要关注物理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联系实际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复杂的实际事物应适当简化。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要重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烘焙食品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创作软件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健身理论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BIM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调研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文写作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建筑学院《制药过程安全与环境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钢琴基础(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反假货币《外币美元》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重庆大轰炸优秀课件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外贸客户报价单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泉州南音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7200字)】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