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模组内部培训资料.doc_第1页
TFT模组内部培训资料.doc_第2页
TFT模组内部培训资料.doc_第3页
TFT模组内部培训资料.doc_第4页
TFT模组内部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决 策 参 考2004年第8期(总第280期)全球LCD1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区发展对策分析一、LCD产业链结构分析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极少有单一厂商能从材料到成品全部都做,因此各领域分工明显。LCD产业上游材料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液晶、半导体制造工序所需光罩,液晶驱动IC、印刷电路板(PCB)等;中游则集合各种材料,制造LCD面板和模块,提供给下游应用厂商使用(参见图1)。上游 玻璃基板 ITO玻璃 偏光板 彩色滤光片 背光模块 驱动IC PCB材料 中 TN LCD STN LCD TFT LCD游面板面板模块(LCM) 下游 家电产品: 消费产品: 资讯产品: 通讯产品: 仪表产品:应 液晶电视、 数码相机、数 笔记本电脑、 手机、汽车导 工业仪表、用 VCD、DVD、 码摄像机、计 液晶显示器、 航系统、视讯 医疗仪表、产 投影机、背 算器、电子词 PDA 电话、对讲机 飞行仪表品 投电视 典、手表 图1:LCD产业链结构二、LCD产业的特点(一)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个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技术障碍很高,而由于成本竞争考虑,需不断规划建设更大型化的面板生产线,因此设厂成本愈来愈高(以百亿元计)且需持续进行升级换代投资,投资规模已与芯片厂无分轩轾,属于极度高资本密集产业。(二)材料种类繁多复杂、占产品成本比重大LCD的上游材料横跨光电、半导体、印刷制造等技术,不但种类繁多而且领域不同,占LCD产品制造成本的60左右,在LCD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第三代生产15英寸TFT-LCD面板为例(参见图2),在所有材料成本中,以彩色滤光片所占比例最大,占材料成本比重达26%,其次是驱动IC,比重达19%,其他重要材料包括背光模块、偏光板、玻璃、工程材料等,显示器的主角液晶由于用量少,占成本结构比例极小,在产业中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图2:15英寸TFTLCD材料成本结构(三)全球LCD上游材料由日本独占由于日本进入LCD产业甚早,又研发拥有许多制造技术专利,不仅领先韩国、台湾厂商,大部分的LCD材料连欧美大厂都无法与之竞争,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几个项目,包括彩色滤光片、驱动IC、背光板、偏光板及玻璃基板等,日本厂商的占有率皆在8成左右,控制了主要关键零部件(参见表1)。表1:LCD上游材料日本厂商材料项目厂商日本占有率玻璃基板日本康宁(Corning)、旭硝子(AGC)、日本电器硝子(NEG)、NHT、日本板硝子及中央硝子65%彩色滤光片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东丽、STI、ACTI、Micro、Canon、LCD大厂80%驱动ICSharp、Seiko-Epson、日本TI、NEC、Toshiba、日立85%背光板Stanley、茶谷产业、日本Denso、富士通化成、Enplas、多摩电气88%偏光板日东电工、住友化学、三立、Polatechno97%资料来源: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四)大屏幕广视角技术由少数大公司垄断由于LCD利用液晶旋转控制光线,造成先天狭视角限制,当LCD持续往大型屏幕发展时,对广视角要求是必然的。目前,已量产的广视角技术有日本FujiFilm广视角膜技术、富士通的MVA技术和日立的IPS技术,其他推出展示的厂商有三星电子(PVA技术)、现代(FFS技术)和松下(OCB技术)。三、全球LCD产业的现状分析(一) (一)韩国韩国LCD产业近年来持续增长,三星电子和LG-Philips是全球排前两名的TFT-LCD厂商(参见表2、3),预计在2010年以前仍可维持10%以上的增长,在LCD市场有进一步扩大与竞争者差距的实力。2002年韩国厂商大尺寸TFT-LCD世界第一,产值为6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7.6%;中小尺寸TFT-LCD产值为2.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7%,排在日本及台湾地区之后,位居第三;TN/STN LCD产值为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3.3%。表2:2002-2003年全球主要LCD面板厂商大尺寸TFT-LCD出货情况地区厂商2003年1-6月出货量(万片)市场占有率2002年出货量(万片)市场占有率韩国Lg.philips LCD1005.623.3%1139.916.5%三星电子770.817.9%1167.916.9%合计1776.441.1%2307.833.4%台湾友达光电509.511.8%821.611.9%奇美465.510.8%497.27.2%中华映管272.66.3%491.77.1%瀚宇彩晶241.95.6%398.55.8%广辉电子163.33.8%244.53.5%合计1652.838.3%2453.535.6%日本夏普/日立/三洋888.720.6%2138.731.0%合计888.720.6%2138.731.0%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经作者整理。表3:全球液晶面板生产线情况一览表所在地厂商第三、四代线 (座)第三、四代线产量 (万片月)第五代线 数量(座)第五代线产量(万片月)已规划第六、七代线韩国LG.Philips LCD320212是三星电子211.3320是台湾地区友达光电516.5210是奇美215.3112是中华映管29.719是瀚宇彩晶21019是广辉电子1316否鸿海15否元太11.8否统宝23否日本夏普625.6是富士通13否三洋15否NEC12.8否日立210否东芝松下3否tottori28.9否中国大陆NEC/上广电1建设中否京东方1建设中否资料来源:电子资讯时报,经作者整理(二) (二)日本日本是最早启动LCD产业的国家,但是随着韩国及台湾地区厂商陆续开出大尺寸面板生产线产能,日系LCD面板厂商在价格竞争上已失去原来的优势,在2002年已被韩国及台湾地区LCD面板厂商超过,目前排名全球第三位(参见表2、3),其主要厂商有夏普、日立Display、东芝松下Display(TMD)和富士通。目前,只有夏普规划建设了TFT-LCD第六代生产线,日立Display、富士通已逐步降低大尺寸LCD面板生产比重,并提高小尺寸LCD面板产量,以减弱大尺寸面板市场削价竞争所带来的冲击,东芝松下Display则将大尺寸LCD面板生产加速移往海外以降低成本。(三)台湾在LCD上游零组件及材料方面,目前台湾已经渐具雏形(参见表4),已有不少厂商获得海外技术移转、或是外商来台直接投资设厂,原本完全依赖日本进口的局面已逐步得到改善。表4:台湾LCD产业结构从业厂商上游材料玻璃基板台湾康宁(Corning)、信德、碧悠、中晶光电、钜晶、发殷(Asahi Glass)、正达、台湾板保(NH Techno)ITO玻璃剑度、铼德、胜华、默克光电彩色滤光膜展茂、剑度、和鑫、奇美、昌益、胜华、宏东洋偏光片协臻光电、力特光电、泛纳克、住友化学、日东电工液晶台湾默克背光模组先益、大亿、辅祥、元津、福华、瑞仪、盛美、寰宇、中强光电、台湾奈普等二十余家驱动IC联电、茂硅、华邦、连咏、致新科技中游面板TN-LCD胜华、光联、碧悠、美相STN-LCD华映、胜华、南亚、光联、碧悠、国乔、凌巨、高雄日立、台湾爱普生TFT-LCD友达、鸿海、华映、奇美、瀚宇、广辉、统宝、元太面板模组达威、久正、所罗门、夏普电子、泉毅、晶采、众福、上靖、全台晶像等十多家资料来源: 台湾“经济部”信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在TN/STN方面,台湾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位于韩国和日本之后,主要厂商包括碧悠、胜华、光联等十余家。由于通讯手机、PDA等应用产品市场正在快速成长,这些厂商正加紧扩大投资规模,并特别着重在技术层次较高的彩色STN产品部分,以避免与大陆厂商在TN产品上的价格竞争。另外,随着日、韩业者相继退出TN/STN市场,转往TFT-LCD市场的情况下,台湾厂商在TN/STN产品的世界占有率将逐年提升。在TFT面板方面,已有中华映管、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瀚宇彩晶以及广辉电子等五家厂商投入大尺寸的生产行列,并进入全球前十大制造商之列,2003上半年,这五大厂商拥有38.3%的市场占有率(参见表2、3)。在可预见的未来,台湾LCD厂商藉由一系列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的策略,将逐步建立起较强的竞争力。(四)中国大陆由于TN/STN-LCD制造技术成熟,进入资本障碍不高,我国挟其成本优势,大举投入TN/STN产品生产,近来新生产线投产顺利,尤其是小尺寸TN-LCD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3,成为全球生产重要基地,只是产品价格较低,产值相对较小。主要STNLCD生产基地集中在广东、河北、山东等省份(参见表5);若依销售额来看,销售收入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厂商依序为无锡夏普、深圳天马、深圳辉开、汕尾信利、河北冀雅及烟台多纳勒。表5:中国主要STN生产线尺寸单位名称设置时间现况4英寸774厂、713厂、上海电真空1980年汰旧换新阶段7英寸深圳天马、770厂、深圳辉开、晶华、大连东方、莆辉、电光电子、万永、晶都美、高卓立1985-1990生产线部份已升级更新12英寸天马二期、康惠、信利、晶蕾、深辉二期、河源精电1989目前生产主力资料来源: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在TFT-LCD方面,国内厂商上广电与NEC的合资项目以及京东方投资液晶面板五代线历时两年还停留在建厂阶段,相对于全球液晶面板大厂三星电子、LG Philips LCD、夏普、友达光电均已开始投入第六代或第七代面板生产线的形势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目前,全球面板大厂几乎都已经在国内设立后段模块(LCM)厂,其中,在苏州的有三星电子、友达光电、日立(计划中),在南京的有LG-PHILIPS LCD、奇美、瀚宇彩晶,在吴江的有华映,在无锡的有夏普。但主要零部件厂商的跟进投资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趋势。四、开发区发展LCD产业的对策l l 产业现状:目前区内从事LCD行业的厂商主要有三星电子显示器和现代电子多媒体,均属于LCD的下游终端产品,在LCD的上游关键零组件和材料领域以及中游面板领域均是一片空白,不利于开发区LCD产业的进一步发展。l l 产业发展的切入点:鉴于几乎所有的全球面板大厂已经在我国江苏省布局完毕,而上游关键零组件厂家的跟进投资尚没有展开,因此,我区发展LCD产业的切入点应该是在上游的关键零组件和材料领域。l l 产业发展的思路:鉴于我国是LCD下游应用产品(如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的生产大国,并且全球LCD面板模块的生产大厂已基本进入我国投资,因此,其上游关键零组件厂商也必然会在几年内陆续跟进投资,因此,开发区发展LCD产业的重点还是在于对这些跟进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