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和唐朝的关系.doc_第1页
南唐和唐朝的关系.doc_第2页
南唐和唐朝的关系.doc_第3页
南唐和唐朝的关系.doc_第4页
南唐和唐朝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唐和唐朝的关系唐的开国君主是李渊,他当初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建立的政权就叫“唐”。唐灭亡后,进入了五代的分裂时期。后唐就是五代时的一个割据政权,国姓李,以唐朝正统血脉自居,也把政权称作“唐”,后世为了区分这两个“唐”政权,就把后出现的这个叫做“南唐”。除了“南唐”,还有“后唐”,都是同样的原因。唐朝政府在黄巢农民大起义中被打得摇摇欲坠。农民军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唐朝统治也随之垮台。 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后梁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 时期。 “五代”是指中国北方先后出现的五个封建王朝:后梁(907一923年)、后唐 (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 据记载,这53年中,更换了14个皇帝。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后梁最小,后唐 最大。 朱温,又名朱全忠,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叛变投降,被唐朝封为河中行营副 招讨使。由于他镇压农民军十分卖力,又进封宣武节度使,成为关东最强的方镇。907 年,朱温在开封定都,当了后梁皇帝,改名朱晃,这就是后梁太祖。 后来他被其子朱友球所杀。 朱友球杀死朱晃后,自己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朱友贞就是后梁末帝。他在位期间 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为争夺地盘,进行了激烈的战斗。923年,李存 勖灭掉了后梁政权,建立了后唐,都城设在洛阳。 后唐李存勖是血战20年而得天下的。他上台后,大兴土木,拼命地搜刮老百姓,很 快把社会搞得一团糟。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替他打仗的士兵也吃不上穿不上。饥饿威胁 着人们,出现卖子女、卖老婆的悲惨景象。 这时候,魏州发生了兵变。李存勖派李嗣源带兵去镇压。 没想到,李嗣源反与魏州士兵联合,推翻了李存勖,自己进洛阳当了皇帝。李嗣源 是李克用的“养子”,历史上称他为后唐明宗。 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叫石敬瑭,是一个野心家。他趁着后唐混乱的时候,于936年请 契丹统治者帮助,从太原起兵进攻洛阳,灭了后唐,建立后晋。 946年,契丹进入开封,烧杀掠抢,被中原人民起来赶跑。 后晋随之灭亡。这时,太原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政权,带兵进入开封,成 为中原的统治者。 后汉朝廷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十分激烈。950年,邺都留守郭威带兵攻入开封,灭 了后汉,建立后周政权。 从后梁到后周,几十年的军阀混战,给广大农民带来极大灾难。他们强迫农民当兵, 为其争权夺利卖命。农民不愿当兵,纷纷从军队逃出来,军阀便在士兵脸上刺字,如逃 走的抓回来处死。农民无法生活,四处逃难,使土地荒芜,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的摧残。 此间,南方十国也处于分立割据之中。唐末,王建据有四川,后又取东川,907年 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建都成都。925年,庄宗派兵攻灭前蜀,934年孟知祥称帝, 建元明德,重建蜀国,史称后蜀,仍都于成都,965年为宋所灭。 唐末,杨行密占据淮南28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927年其子杨溥称帝,937年徐 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己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次年改姓名为李升,改国号唐,史 称南唐。 951年南唐出兵灭楚。975年南唐被宋兵所亡。 钱镠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后吞并浙东,占有两浙10余州之地。907年后梁封他为 吴越王,978年吴越亡。 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909年后梁封王审知为闽王。945年闽为南唐所 灭。 马殷在唐末占有潭(今湖南长沙)、衡(今湖南衡阳)诸州,后梁开平元年(907 年)被封为楚王,951年为南唐所灭。 唐朝末年,刘隐据有西至邕州(今广西南宁)、东至潮州(今属广东)的岭南广大 地区,917年其弟刘岩称帝,国号越,不久改为汉,史称南汉。971年被宋所灭。 907年,后梁大将高季兴驻守江陵。924年,后唐封他为南平王。963年为宋所灭。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北汉。951年,刘崇在山西太原称帝,史称北汉。979年被宋 所灭。 五代十国的分裂导致战争频繁,人民的兵役负担加重。社会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 赋役剥削苛重,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后周时,政治才有所改革,生产也有 所恢复。 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后周的赵匡胤(即宋太祖)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的 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没关系李存勖本沙陀族人,李克用长子。沙陀部出自西突厥,唐末居代北神武川(今山西应县、朔县间,桑干河上游)。唐中和元年(881),僖宗召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三年,拜河东节度使,治太原。乾宁二年(895),进爵晋王。唐末,克用与宣武节度使(今河南开封)朱温争霸,长期进行激烈战争。后梁开平二年(908)李克用死,存勖继晋王位。乾化元年(911)晋在柏乡(今属河北)决战中,大败后梁兵,接着攻占幽(今北京)、魏(今河北大名北) 等州,取得河北。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是为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十月,灭后梁,十二月,迁都洛阳。割据凤翔的岐王李茂贞与吴越、楚、闽、南平都称臣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庄宗令郭崇韬等攻灭前蜀(不久,孟知祥又占蜀地,史称后蜀),进一步统一北方,并扩展到长江上游。南方诸国中,仅南汉、吴与后唐抗衡。唐朝,后唐,南唐,五代十国,宋朝之分 2009/05/20 14:03 今天看了一下唐朝,五代十国,宋朝的,看的我头晕脑胀,终于知道了唐朝,后唐,南唐,还有五代十国和宋朝怎么分的 说不清,要自己去研究下 先是有了唐朝,唐朝到了末代皇帝唐哀帝时,是个傀儡皇帝。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接著又废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290年、传20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唐哀帝也在被废后次年,即开平二年(908年),被朱温毒死。何太后(唐昭宗皇后)也被杀。(这皇帝取什么不好,叫唐哀帝,囧,结果真的哀了 )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有一种争议是说,北宋灭亡了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时间要从公元907年延续到979年,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一个主体历史的结束始于另一主体历史的兴起,中华民国始于公元1912年,至现在台湾仍以“民国X年”来算时间,虽然大陆现在还没有统一台湾,但作为历史,1912年起始的民国大时代已经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大陆历史为历史主体。五代十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五代十国不是指一个大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时期。就如同魏晋南北朝。不是以从某某朝开始,一定要到某某朝灭亡才算一个时期的结束。当那个大时期中并存的众多国家分崩离析个个击破时,剩下少数国家就开始并入主体国家历史的轨迹了。五代十国指的是以那一时期作为主体文化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和相继出现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一个动乱的大时期就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后唐的时间是:后唐的建立至其亡国历时十三年(公元923年至936年)。史家为了区别由李渊所建立的唐朝,而加上后的字眼。南唐的时间是:南唐(937年-975年)这么分就清楚了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国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但因资料和遗迹极少,并未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五代十国兴亡,被北宋所灭: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两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唐朝的统治瓦解后,中国陷入了分裂割据壮态。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然后是北宋了: 郭威于951年建国,仍都于开封,史称后周。他在位三年而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世宗,其国势在五代中最强。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不能维持多久,后朝廷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灭亡后周而建立宋朝,五代至此终结。 中国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涿郡 (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统率禁军。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继位的恭帝柴宗训只有7岁。960年正月,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国号宋,仍都开封(东京)。宋太祖继续进行周世宗开始的统一事业。先后灭荆南、后蜀、南汉和南唐。至开宝八年,除吴越、北汉和漳、泉二州外,五代十国时的各个割据政权全被消灭。宋太祖即位不久,就以优厚的俸禄为条件,解除了曾帮助他夺取政权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的兵权。提拔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充当禁军将领。接着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的职务,由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司分别统领禁军,各不相属。由枢密院掌管全国军队的军政。三衙统率禁军,但无发兵权,枢密院虽有发兵权,但不统率军队,两者互相牵制,皆听命于皇帝。宋太祖把约一半禁军部署在开封及近畿,另一半屯驻外地,使内外相维,互相制约。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并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不使将领与士兵之间、军队与某一地方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为了防止君弱臣强,他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宰相经常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还设参知政事若干人。另外又设置枢密使,以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设置三司使,以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为了避免再现藩镇跋扈的局面,他取消节度使兼领附近数州(支郡)的制度,从平定荆南、湖南开始,每消灭一个割据政权,规定所属各州都归中央管辖,然后逐步将节度使从地方调到开封担任没有实职的闲官,由中央派遣文臣任知州、知府。为了选拔合格的官员,他沿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乾德三年,他下令各州,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作必要开支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政府,调运到开封或指定地点。他还派遣使者到各地选择身强力壮、能征善战者收补禁军,使州郡兵力不能与中央抗衡。宋太祖对辽的目标是收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16州(见幽蓟十六州),争取用金帛赎买,在位期间与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对割据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的党项拓跋氏,持优容态度。宋太祖的一系列措施,基本上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持续 200 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巩固了赵宋王朝的统治。但是,他用“分化事权” 的办法防止大臣专擅,结果形成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他用兵无常帅、将从中驭的办法防止军队叛变,结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防制内患上,必然采取守内虚外的方针,给后世造成一系列弊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