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1.doc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1.doc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1.doc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1.doc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BD )A结绳记事 B甲骨卜辞 C岩画 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ABCD )A功业意识B慷慨文风C生命意识 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AC)等散文名家A郁达夫B邹韬奋C周作人D张承志4、(BC)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学号 姓名 院系 班级 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 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BD )。A、结绳记事 B、甲骨卜辞 C、岩画 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ABCD )。A、功业意识 B、慷慨文风 C、生命意识 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AC )等散文名家。A、郁达夫 B、邹韬奋 C、周作人 D、张承志4、(BC)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 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BC)。A、渐变性 B、不平衡性 C、社会制约性 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ABCD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ABCD)。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林语堂 5如冬至之晨杀人记6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现实主义的风诗)和(浪漫主义的骚诗)形成的传统7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8八股文】是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收结9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现实主义的风诗)和(浪漫主义的骚诗)形成的传统。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收结。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南戏 )两种体制。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7、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直音)、(譬况)、(反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10、(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11、六书中,(形声字)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1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2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等刊物3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4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直音)、(譬况)、(反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分,共6分) 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面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2、(2)存储器。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程序。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或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四、阅读欣赏、理解题(第1题为必答题,为12分;第2、3、4、5、6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4分;共40分) 1、阅读韩愈毛颖传,并回答文后问题。(12分)(必答题)毛颖传(唐)韩愈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眎,视。明眎,兔子的别名),佐禹治东方(东方为卯位)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古代传说:兔子的生产方式)。”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nu),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cn),狡而善走,与韩卢(古代韩国的名犬)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古代宋国的名犬)谋而杀之,醢其家。秦始皇时,蒙将军恬(蒙恬,人名,传说发明毛笔的人。)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连山,三易之一,古代占卜用易。),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颈,八窍(八窍,五官共七窍,古人认为兔子有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下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薄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请判断毛颖传是否是古文,并说明理由。(5分)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请指出韩愈在毛颖传一文中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并举出二、三篇全篇使用了相同手法的作品。(4分)2、阅读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回答文后问题。(14分)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明山阴人。)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请判断袁宏道在文中所阐扬的“趣”的内涵。(5分)袁宏道为什么说“趣”难得?(4分)请结合中晚明历史背景,分析袁宏道“趣”的文化意义。(5分)3、阅读张籍征妇怨一诗,并回答问题。(14分)征妇怨(唐)张籍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作者简介: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子博士,又任水部员外郎,转主客郎中。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请根据张籍的生活时代分析本诗所讽刺社会现状。(3分)请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与本诗其他诗句,分析“妾身虽存如昼烛”的写作方法及其内涵(5分)请分析本诗与新乐府运动的关系。(6分)4、请欣赏唐李益的宫怨诗。(14分)宫怨(唐)李益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朝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请问诗中一、二诗句所写内容是什么?(3分)请问诗中三、四诗句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5分)请从整体入手分析本诗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分析此种写作手法的诗意性。(6分)5、阅读王小波的散文椰子树与平等,回答文后问题。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好处,椰茸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椰子树干是木材。这种树木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要,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干我们的活,穿我们的衣服,服从我们的制度。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当地人没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首先,秋收春种,活得很累,起码比摘椰子要累;其次,汉族人的衣着在当地也不适用。就以诸葛先生为例,那身道袍料子虽好,穿在身上除了捂汗和捂痱子,捂不出别的来;至于那顶道冠,既不遮阳,也不挡雨,只能招马蜂进去做窝。当地天热,摘两片椰树叶把羞处遮遮就可以了。至于汉朝的政治制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未免太过烦琐。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但也没人听。他不觉得自己的道理不对,却把账算在了椰子树身上:下了一道命令,一夜之间就把云南的椰树砍了个精光;免得这些蛮夷之人听不进圣贤的道理。没了这些树,他说话就有人听了对此,我的解释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南征,可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好多的兵,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当地人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我这种看法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知道你会说,诸葛亮乃古之贤人,不会这样赤裸裸地用武力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想坚持这种观点。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野史是不能当真的,但云南现在确实没有椰子,而过去是有的。所以这些椰树可能是诸葛亮砍的。假如这不是耍野蛮,就该有种道义上的解释。我觉得诸葛亮砍椰树时,可能是这么想的: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现在不平等了,四川不长椰树,那里的人要靠农耕为生;云南长满了椰树,这里的人就活得很舒服。让四川也长满椰树,这是一种达到公平的方法,但是限于自然条件,很难做到。所以,必须把云南的椰树砍掉,这样才公平。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来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在云南时,我觉得嘴淡时就啃几个木瓜。木瓜淡而无味,假如没熟透,啃后满嘴都是麻的。但我没有抱怨木瓜树。这种树内地也是不长的,假如它的果子太好吃,诸葛先生也会把它砍光啦。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是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位,等等。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这种优越最招人嫉妒。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闷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则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诸葛亮砍椰树的“平等观”是否有错?错在那里?(4分)在王小波看来,当代社会中为什么还存在诸葛亮砍椰树式的平等方式?(5分)本文在构思和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5分)6、下面这首春是诗人穆旦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请据此提示,阅读春,回答如下问题:(14分)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着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这首诗使用了那些修辞方法?(4分)这首写于1942年的春,在主题上与传统诗词中咏春之作有什么不同?(5分)结合诗中具体内容,简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五、命题作文(请选择如下两个命题中的一个写作一篇不少于500字且不多于600字的文章)(20分)1、论“孝”2、论“个性” 常听人说:“天下父母心,孩子不领情。”我们从小到大,父母不知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的心血,也不知道为我们流了多少的汗水。所以他们对我们的许多期许,我们更要尽全力去达成。 自从我们呱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