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集 第 1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20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 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 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垢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安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 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监察部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以内的数,掌握 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 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 =10角, 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时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 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 60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 16周,总复习 5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 下: 一、位置( 4课时)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课时) 例 1 3课时左右 例 2 4课时左右 例 1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组拼( 2课时) 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 8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2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 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 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左右 简单的计算 2课时左右 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5 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 3课时) 小小商店 1课时 八、找规律( 4课时) 九、统计( 3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 1 9 页) 单元教材分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 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 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儿童认识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1、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体会上、下,前、后,左、 右的相对性。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1 2上、下,前、后,做一做。 教学理念: 1、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内容选择体现儿童已有生活经历,如:交叉路口红绿灯、家中物的位置关系、拍手游戏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数学学习活动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在游戏中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3、体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教学中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劲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实践 ,去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上下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确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板块 一、教学上、下。 (一)、谈话引入 从夸奖小朋友个个都聪明开始。引入提问:眼睛的下面是什么?嘴巴的上面是 什么?(注意答案的多样性) (二)、探究新知 举出生活中有上下的例子。 2、观察(课本第 1页的主题图)画面,体会上、下含义。说一说,填一填。教师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 3、简单应用。出示红绿灯(上红、中黄、下绿)让学生说位置,说意义。 做一做第 1题。 二、教学前、后。 (一)观察讨论,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概念 创设情境:、看图回答(课本第 2页主题图):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渗透遵守交通秩序教育)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说:用不同的话来说明情境图。 表达交流:(注意学生表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1、排队游戏:请 3名同学按顺序排好队。让学生来说说前与后;向后转后再说说前与后。思考:这是为什么? 2、做一做:第 2题(说一说)。 3、猜一猜。 4 个小朋友排成一排, 1号的前面是 2号,后面是 4号, 2号在3号的后面。 (四)趣味应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观察周围情况,用上、下,前、后说明问题。 趣味测试: ( 1)小明的前面是小英,小英的前面是小明,两人怎么站? ( 2)小明的后面是小英,小英的后面也是小明,两人又怎么站? 三、综合运用 说说教室里物品的上下关系。 说说家 里物品放着时的上下关系。 猜一猜。红、黄、蓝、白 4块积木,它们放的位置是:红的在蓝的上面,黄的在蓝的下面,白的在蓝和黄的中间。四块积木怎么放? 小结,激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左、右,做一做, P6生活中的数。 一、教学理念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形式的设计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使数学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愉快、和谐、探究和成功的氛围之中。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和自主操作活动。自主性的操作活动有别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前者努力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关注活动亲历性,体现思维的广阔性。 3、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教学中努力体现要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让数学教学的“应用味”和“数学味”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左右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实践活动过程,初步感受“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操作、演习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增 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板块 (一)活动左右手,感知自身左与右 1、举手游戏:感知左手与右手。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举左手,讲讲左手的用处;要求学生举右手,讲讲右手的用处。 2、寻找左右:体验自身的左与右。让每个小朋友在愉悦的情境中寻找自身的左与右,如:左手、左耳朵、左腿、右手、右腿 3、协同活动:感知人体中的左右部位,训练反应的灵活性。如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住左耳,右手摸住右耳; 左手抓住右耳,右手抓住 左耳。 (二)认真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将“铅笔、橡皮、小刀、三角尺、文具盒”五件学具按你喜欢的顺序摆成一排,同桌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 2、数一数。从左往右数,小刀是第几?橡皮呢?从右往左数,小刀是第几?橡皮呢?同一个东西,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和结果可能会有不同。 3、说一说。将摆好的五件学具,先说给同桌听,再上台实物投影演示,说给大家听:最左边的是什么?最右边的是什么?谁放在最中间? (三)体验相对性,增强应用意识 1、找一找,画一画。出示一条街的 10 个门牌号: 1, 3, 5, 7, 9, 11, 13,15, 17, 19。小英家的门牌号在左往右数时的第六个,那么小英家的门牌号是几号?从右往左数又是第几?小明家的门牌号与小英家的相隔两个,小明家的门牌号可能是几号? 2、想一想,说一说。面对黑板,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3、做一做,比一比。全体同学起立,按要求向左转或向右转,比一比谁的动作正确;按要求踏步:左 右 左,左 右 左步调一致力量大。 (四)生活中的数(第 6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5 6位置,做一做, P8第 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 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位置的简单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板块 一、情境操作,初步感知位置 1、摆动物图片:小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小狗的左边放小猫小猴在小狗的上面小狗的右边是小兔小猪的上面是小狗。(让学生相互评价 ) 2、说动物图片:谁的左边有谁?谁的右边有谁?谁的上面有谁?谁的下面有谁?谁在谁和谁的中间?谁的左边和右边各有谁?(先同桌,再集体分析) 3、排动物图片:同桌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 5个动物图片排成一个直队,然后相互说说谁的前面有谁?谁的后面有谁? 二、思考操作,再次感知位置 1、联系主题图,学习新知。先引导学生看图,再说有几组,每组有几人,共有多少人。最后请学生猜这里的一个小朋友坐在第二组第三个座位上,通过发散思维在主题图中找到。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组织、合作(可能有四个不同的答案) 2、联系本班实 际,学习新知。先让学生在班级中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应预先说明排名和顺序方向),再同桌相互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些什么同学,最后让部分同学上台表演“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要求表演者说出第几排第几个)。 3做一做(第 6页) 指定一个动物说出它所在的行列; 根据行列猜出是哪个动物。 (三 )反馈应用,体验位置作用 1、蚂蚁找食。出示水果方格(课本第 8页),先让学生各自找,再交流各种不同的路径。如:小蚂蚁要吃梨,可以先向上爬 3格,再向左爬 2格;也可以先向左爬 2格,再向上爬 3格;还可以向上爬 1格向左 1格,再向 上 1格向左 1格,最后再向上 1 格等等。 2、介绍住处。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家进行具体的介绍,教师适当及时地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配上简笔画进行演示分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7 练习一,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动手实践等活动,巩固“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根据方位寻找物体的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训练过程: 游戏活动。 1、排排坐。第 1题:分组活动,让 参加活动的学生坐成一排,每组选一名同学发令,其他同学按口令活动。 2、拍拍手。第 2题:每两个同学一组,同时按同一口令拍手。 动手实践。(第 3题) 1、摆一摆。 2、说一说摆放的理由,只要合理都可以。 找一找。 1、找座位。(第 4题) 2、找衣服。(第 6题) 3、说位置。(第 7题) 四、数学游戏。听反话,做动作。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 “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 下表: 口算 20以内退位 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 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 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需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的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计算和应用要结合编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 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减 9 教学理念: 1、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诱发数学意识,产生数学问题,迸发出解决问题的激情和欲望,为学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营造氛围。 2、在合作中迸发出新知慧,建立十几减 9的多种算法,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案和计算策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游戏的形式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素材,克服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兴趣的维持程度弱等缺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 力: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悟十几减 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一二种不同的算法。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答相关的实际事例。 2、方法与过程:通过看看、想想、摆摆、画画、圈圈、算算等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视图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用摆实物或图片的方法解释算理和算法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实际应用等活动,体验 20以内退位减法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生活美。通过对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较,感悟数学计算的多样性和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板块 (一) 创设情境,感知十几减 9的生 活原型 1、根据课本演示图中的情节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十几减 9 的算理和算法。可根据学校的条件设计成实践活动和课件开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编排,演示其中的数学应用。 2、分组活动,交流思路。根据上面的要求分组活动,组内讨论该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和解题策略。卖气球,通过一个小朋友与卖气球阿姨的对话呈现,帮助学生自觉联想到生活事例,通过想像探索算法、体验算理。课本提供了两种算法,一是点数结果;二是想加算减。可能在讨论中还会出现用 10减,即算 15 9想10 9+5=6;连减 15 9想 15 5 4;减 10 加补,即 15 9=15 10+1=6。这些都是允许的,重点是鼓励学生说清思路。套圈游戏,是用一个小朋友套圈后算结果的情节,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 14 9的口算学习。卖风车图和猜字谜图只提供了背景资料,启发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感知算法多样性。 (二) 建立表象,逐步概括 1、摆一摆,算一算。 可以采用故事导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数学问题,完成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抽象。然后摆 12个纸风车,拿走 3个 。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不同摆法,为交流活动作准备。 2、小组交流,讲解算法。 教材倾向于“想加算减”,因为已经有了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同时“想加算减”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 (三) 初步运用,逐步内化 1、摆摆算算,直观回放。 “做一做”的第 1题可以用多种学具摆,可以多出几道题摆摆。也可以同桌互相命题摆摆算算。讲清算法,尽可能地演练多种算法。 2、圈圈算算,剖析算法与算理 “做一做”的第 2题,圈实物图要让学生独立进行,然后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完成从实物图抽象出十 几减 9的第一次抽象。 3、抽象运算,内化知识。 “做一做”的第 3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数。脱离实物和图形利用先前建立的表象来支持思维,考察学生对知识塑造的程度。完成十几减9的二次抽象。 (四)、作业:练习二第 1、 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 3 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九,并具有初步的用数学的能力。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体会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一、计算练习 1、课本第 3 题,小小信差, 要求: (1)本题是小鸟送 信,把这信制成卡片,然后在桌上放 7个信箱,让 7个学生上台分别当信差,看谁能把信送得又快又对。 (2)卡片制多一点,最好加一点加法的。 2、第 4题,抢答游戏, 游戏规则:一生报题,两生抢答。谁答对的多,下一轮就由谁报题,另两位学生继续抢答。如:报的学生高举 -9,口报: 10,另生答: 1, 3、 课本第 5 题:转盘游戏, 把本题制成转盘,抽生轮流上来转一下,对准几,就答哪一题。 4、 第 7题,独立完成。 二、应用游戏, 1、 p14第 6题,两个小朋友在分本子,共 16本,分给其中一个 9本,另一个说:你剩下的太少了,问: 这个小朋友还剩几本? 、 先演示,说题意。 、 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独立完成。 2、第 8题 、 先说说图意,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哪些问题? 、 独立完成。 三、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进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 教学理念 1、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对话的方式体现“十几减几”的生活原型。通过两只小猫从不同角度观察的情况抽象了数学问题,使学生感知“十几减几”的生活原型。 2、独立探索 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同一现象,可能得到不同的问题和解决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3、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感性认识中探索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4、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学习中渗透集合的思想和函数思想。感受集合与函数的一般特征,启蒙集合意识和函数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相关的计算题,并具有初步的用数学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话、操作(摆实物或学具)、分析和推理等学习 过程,探索出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体会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有跟同伴探究疑难问题的意识。 教学板块 (一) 对话激趣,展示新课 通过投影演示小猫观鱼图,金鱼的游动变化增强现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配有小猫的交流话声,创设一个模拟环境,增强亲切感和趣味性,吸引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 探究新知,感受受探索的乐趣 有观看小猫观鱼图和听了两只小猫的带声交流后,独立思考两只小猫提出 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采用什么解决。 小组讨论,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各自不同的意见进行评价,最后汇报交流。 小组内交流时可能出现: 1、从两只小猫的对话中知道了黑金鱼有 5条,花金鱼有 8条。 2、一条一条地仔细地数,花金鱼有 8条,黑金鱼有 5条。 3、要求黑金鱼的条数, 13 8=5。 求花金鱼的条数, 13 5=8。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3 8=5和 13 5=8两个算式的算法。 (三) 归纳与梳理 教师要导向性地小结:从小朋友代产刚才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喜欢用“想加 算减”的方法,看来这种方法比较好,当然其他的方法也是正确的也可以用。 (四)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上做一做的第 1、 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 1 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并具有初步的用教学的能力。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 计算练习: 1、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开火车、个别算)练习 4 2、 练习三( 1) 、投影出示 12- = 13- = 12- = 13- = 、独立完成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练习三( 2) 、投影出示 、说说图意 、独立完成 4、 练习三( 3) 、出示制作成图的卡片 、让学生说得数 、写出算式 二、 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 5 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式题。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教学过 程: 一、 卡片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先视算,后听算, 2、练习三( 7) 、 说运算顺序, 、 再独立计算, 二、 游戏卡片 1、练习三( 5) 5位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去教室里找位置,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2、练习三( 8) 制成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小朋友帮忙,帮这些小动物找到自己最爱吃的食物。 三、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 9 13题 教学目标: 1、 对于十几减几能熟练、准确地计算。 2、 加强应用意识,注意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卡片先视算,后笔算,练习三( 12) 、练习三( 9)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2、 习三( 10) 此题是练习算式与数比大小,让学生独立完成,找出填得准,填得快的方法。 二、情景题练习 练习三( 11)、以老鹰捉小鸡游戏图中提供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 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结合图意理解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填算式进行计算。 练习 13、开放题,让学生自己搭配条件和问题,自由选择加法、减法问题。 第七课时 用数学( p19) 教学理念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从活动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模拟情境。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运用数学适应解决问题。 3、想像是智慧的翅膀,展开积极合理的想像,促使数学知识的生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 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教学板块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情境图,逐幅出现。 1、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 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 13 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 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2、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3、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 尝试运用,培养用数学的能力 观 察课本 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 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区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 独立运用,内化知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练习四中的习题,独立解答。发展用数学的能力。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 1 7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 另一部分及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计算练习 1、 口算 练习四( 3) 先按时计算 说说计算方法,怎样才能又对又快 2、 加减混合练习,第 5题, 制成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练一练 3、 比大小 第 6题 减法算式与一个数比大小,主要是变换形式,增加难度,提高思考问题的综合性和灵活 性。 二、 情景练习 1、 第 1题 题中给出 15只兔的条件和画面,引导学生从左右两组和黑白两种兔子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增加计算的练习面。 2、 第 2题 由两位同学各要写 15个大字,通过对话引出需要的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 3、 第 4题 是一道借助学生的对话提供信息,要求学生解答的“知道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完备的应用问题。 以上 3 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评议,让学生学会自我订正。教师通过巡视摸清情况 ,在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4、 第 7题 只给画面,要求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可能提出加法,减法多种问题。教学前可先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画面后,直接在小组内讲想法,提问题,算得数。在讨论深入后,展示成果,评议各组表现。 三、 总结 学了这节课后,你进步了多少?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理念 1、整体认知,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2、小组交流,积极创新。根据自己的发展重排减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调节学习氛围,保持小朋友学习的亢奋状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多角度观察 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其中的规律。熟练口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通过对话、视图、模拟现实事例等学习形式发展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念数学运算的规律性 ,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愿意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体验数学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发展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板块 (一) 整体呈现,独立思考 投影 20以内退位减法表,请学生观察这张减法表: 1、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 2、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规律,把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互相评议自己的发现的规律性和作用。 (二) 重排减法表,创新知识 以同桌两人组成一 个学习小组,用课前准备好的减法卡片,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列减法表。如以得数的大小排列,可列成下表: 11 9 11 8 12 9 11 7 12 8 13 9 11 6 12 7 13 8 14 9 11 5 12 6 13 7 1 4 8 15 9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9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17 9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通过重排,巩固自己发现的规律,同时进行了一遍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达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单调的口算。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了成功的成就感。 (三) 练习巩固,提升知识 独立完成练习五中相关的习题。及时反馈学习的最新成果,根据学习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教学要掌握教学动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 1 4题 教学目标: 1、 对 20以内的 加减法有进一步的熟练 2、 能对 20以内加减算式进行有规律的认识 教学用具: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 计算练习 1、 第 1题 借助找差是 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完成后,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从减法表中能看出什么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20以退位减法表”。 2、 第 2题 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巩固思路。由学生们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感受。 3、 第 3题 练习时,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完成。 二、 情 景题 通过水盆里放纸船和两个小朋友看着水盆里的纸船对话,让同学了解情景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 小结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五第 5 11题) 教学目标: 1、 20以内的加减法有进一步的熟练。 2、对 20 以内加减算式进行有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式题计算 1、第 5、题是由一道加法题两道减法题,集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出题,增加练习量。 2、第 8题是混合练习题,强调做一步对一步,专心细致。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问题的解决。 1、第 4题通过水盆里放纸船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小朋友了解情境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2、第 6、 9、 11题都是有情境解决问题的练习题。方法同第 4题,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四、 数学游戏。 1、拔红旗。第 10题,比一比,谁先算完就表示拔到红旗。 2、思考题。 ( 1)先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 2)让学生猜一猜, 12个男生间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 2)玩一玩。让几个男同学和几个女同学上台排一排,学生就明白。 第三单 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教学理念: 1、在活动中满足学生自由发挥的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动笔。 2、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缔固的需求,这就是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数学的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因此,数学学习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交流,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 良好心态,并从中感悟几何美和数学美。 教学板块 (一)平面图形的拼组 1、动手操作,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合作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可以利用尺、铅笔等工具。 2、利用特征进行转换和组合。 ( 1)变图形。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圆,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等。 ( 2)拼图形。用小棒摆出识的平面图形。 ( 3)放做风车。 3、交流与感受。 (二)立体图形的拼组 1、观察物体,感受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征。 2、小组合作想像拼图:长方形的拼组、正方形的拼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拼组。 3、交流:说说我拼的 是什么图形,使用什么拼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拼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拼图等练习活动,使学生加强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进一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练习中更深刻地体验到图形的美感,感受拼图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拼一拼。 ( 1)用三角形拼图形。(课本 p29第 1题)先看图照样子拼,再按自己想像拼一幅图。 ( 2)第 2题。先引导学生说出四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 一个大正方形,再画一画图案,感受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图案。 2、数一数:第 3 题。 3、连一连:第 4 题。知道对面的形状和大小是一样的。 (二) 变式练习 1、第 5题。 ( 1)动动脑筋怎样才不会数错。引导学生先画一画。 ( 2)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 2、拼图游戏:第 6题。 ( 1) 学生自由拼图:可以在课本上填序号,也可以画出图案。 ( 2) 说说怎样才能拼得快。 (三) 综合练习 1、第 7题。 ( 1)引导学生想像拼成后的正方形上每个面的数字是几。 ( 3) 用教具验证,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验证。 3、学折飞机。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 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 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理念 1、以“大众化的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为指导思想,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2、创设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设计一定的学生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时,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体现从了解数到规范有方法数数的学习进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让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 在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在数出数的同时,能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出数量在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4、通过数 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板块 (一) 自由数数,唤起回忆 1、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数?和同桌自由地数数。 2、学生自己展示数数的方法。 (二) 选择方法,数数活动 1、出示主题图,估计一下,图中有多少只羊?估计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 2、和 20比较,应该怎么说? 3、具体有几只?可以用什么方法数? 4、让学生上台数: 5个 5个数, 10个 10 个地数 (三) 猜数游戏,发展活动 1、猜一猜:箱里有多少颗糖?用什么方法数的? 2、数出 35后面的 5个数。 3、投影出示:数的组成。 4、同桌互玩猜数游戏。 (四) 课堂练习 练习七第 1 2题 第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材 P。 33,例 2、例 3,做一做,练习七 3 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小棒 10个 10个数。师生归纳小结:一个十是 10, 10个十是 100。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二、教学例 2。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 2、从三十五摆到四十二。 3、从四十二接着数到五十一。 4、完成“做一做”。 三、教学例 3。 1、让学生摆出三十五根小棒。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 2、说说: 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老师摆小棒让学生说出数并说出数的组成。 4、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数和数的组成。 5、完成例 3下面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七第 3 4题。 第 3课时 读数 写数 教学目标: 1、能下确地读现计数器上的数,并能正确地写出来。 2、知道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的,并能知道数位的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数表示的含义。 3、通过读数和写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板块: (一)谈话引入 1、今天,笑笑要去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买了多少铅笔,好吗? 2、数一数,他买了几支?把你数的方法和同桌说说。 (二)探索算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
- 辽宁省鞍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仿古摆摊车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井盖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出口导弹合同范本大全
- 剖宫产术前术后的护理常规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乳癌的护理查房
- 商业综合体消防岗位培训
- 低血糖护理业务学习
- 乳房炎性肿物的护理查房
- 2024年中国中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班数学课件《5以内的点数》课件
- 宫腔镜诊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
- 于海明正当防卫
- 经济管理系大数据与会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论莫言《晚熟的人》中的晚熟 意蕴与“新人”形象
- 股票分析师职业规划
-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 XXX-工厂制造业绩效考核方案(内含岗位职责及KPI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