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doc_第1页
28 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doc_第2页
28 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doc_第3页
28 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doc_第4页
28 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新坐标2012生态系统(必修三 第五章和第六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C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变式训练(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紧密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A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B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D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3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请据图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_。(3)蛇占有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原因是_。(5)动植物尸体是由图中的_通过_和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答案】(1)生态系统能源(2)绿色植物蛇(3)2第四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4)增多黄雀由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5)细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植食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1)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该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2) 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_。(3)蛇和鹰的关系是_。(4)【答案】(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 8 植物植食昆虫蛙蛇鹰(其他合理也可)(3)竞争和捕食 3(2010朝阳区统考)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包含了_条食物链,鹰处于第_营养级。(2)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过度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_减少,若长期如此,草原将退化。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3)假设放养牧畜的食物90%来自牧畜喜食的牧草,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人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牧畜喜食牧草的能量为_kJ。(4)轻度放牧不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5)该草原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但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一段时间后,该地区又逐渐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从群落变化的角度看,这一现象叫做_。8【答案】(1)12三、四(2)竞争牲畜喜食的牧草样方法(3)9 000(4)自我调节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或草原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比较少)(5)群落的演替(次生演替)第2、3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2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 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C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A.丁为肉食性动物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C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1)图中所涉及的食物链有几条?【提示】1条;ADEF。(2)图中B通过哪两种方式将生物组织中的碳返回大气中? 【提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能量单位是J/km2a),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A图中乙的同化量为200 J/(km2a)B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5%C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D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和被丁利用5(2010山东高考)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C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A项,呼吸代谢消耗量的大小对/值有影响,恒温动物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呼吸代谢消耗量基本不变,而变温动物的呼吸代谢消耗量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高温环境中,变温动物的呼吸代谢消耗量大,/值低于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变温动物呼吸代谢消耗量小,/值高于恒温动物;B项,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0%20%;C项,提高/值,实际是提高对食物(饲料)的利用率,能够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D项与食草哺乳动物相比,食肉动物消化吸收有机物能力强,故/值一般较高。而草中纤维素较多,难以完全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的能量多。6、(2010汕头模拟)在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Ay90ax10xBy25ax5xCy20ax5x Dy100ax10x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性引剂诱捕害虫也属信息传递2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了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某些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传递信息的种类是() B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3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 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4(2010北京海淀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6、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B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植物开花属于化学信息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C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8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DA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9、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从图可以看出,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2)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这样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3)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4)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所以正确,选B项。10关于下图中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实现了对能量的充分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B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11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A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B适度松土可以促进过程,加快物质循环C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和的量基本相等12、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狼同化的能量c_。(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_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碳的循环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_处的箭头,与之有关的生 理过程包括_。(4)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5)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_。【答案】(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fi(2)106(3)a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次生演替抵抗力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3、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信息,而不是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_性和_性。(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答案】(1)化学物理(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3)高效专一 (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1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D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2、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3、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B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C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2010江苏高考)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B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6、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CA用芦苇、秸秆作原料造纸B将抗虫基团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C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D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