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含答案点拨)单元检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含答案点拨)单元检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含答案点拨)单元检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含答案点拨)单元检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只能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不能形成碳环D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存在碳碳单键,也可以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2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甲烷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A B C D3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跟NaOH溶液反应B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发生水解反应4下列关于(商品名称为氟利昂1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平面形分子C只有一种结构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蒸馏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结晶、过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9(12分)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A苯B乙烯C乙烷D乙醇E乙酸。(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2)能与Na反应的有_。(3)分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有_。(4)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5)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_。10(14分)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请回答:(1)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第_种方法更好。其原因是_。(2)此外,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工艺一的原子利用率_100%(填“”,下同);工艺二的原子利用率_100%,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_更环保,更经济。11(14分)如图是1831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烃类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装置。瓷管内有烃类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汽化后用纯氧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在这里烃类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经两个吸收管吸收。已知经过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信息、如图所示装置及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瓷管吸收管吸收管瓷管样品瓷管吸收前吸收后吸收前吸收后50 g53.9 g100 g102.7 g98 g111.2 g(1)烃类样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_。(2)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吸收管中装的吸收剂是_,吸收管中装的吸收剂是_。(3)为减少误差,使测定结果更精确,可在吸收管后再连接U形吸收管,内装吸收剂为_,其作用是_。(4)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类物质的最简式是_,若该烃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9,写出其结构简式_。12(12分)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验证汽油是混合物的方法是_(填编号)。A测量密度 B测沸点C将汽油点燃 D闻气味(2)A的结构简式为_。(3)丙烯醛(CH2=CHCHO)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4)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2.答案:D解析: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xHy,CnH2n2是烷烃的通式;石油主要成分是烃;甲烷是烃分子中含碳量最低,含氢量最高的烃;碳氢化合物即烃分子中键及键均为共价键。3.答案:D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CH2OH,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4.答案:C解析:甲烷是正四面体形分子,氟利昂12可以认为是甲烷里的H被2个Cl和2个F分别取代,所以它只有一种结构。5.答案:C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A正确;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B正确;CH3COOH分子在水溶液中,COOH电离出H,CH3不电离,C错误;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浓硝酸、液溴等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6.答案:B解析:选项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A正确。选项B: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属于人造纤维;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制成的是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是一种能高质量的传导光的玻璃纤维,属于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B为本题答案。选项C: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故C正确。选项D: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加装“催化转化器”有利于有毒尾气转化为无毒物质。故D正确。7.答案:D解析: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项操作错误;酒精是非电解质,B项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收集乙酸乙酯的大试管必须是敞开的,不能用橡胶塞密封,否则乙酸乙酯不易收集,且加热造成装置内气压增大易出现事故,C项错误;D项装置正确。8.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是分液;A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B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所以答案是B。9.答案:(1)A、B(2)D、E(3)A、B(4)E(5)答案:B解析:(1)与H2加成需有不饱和碳原子,注意乙酸中的不与H2加成。(2)OH上的H原子可与钠反应。(3)乙烯6个原子共面,苯12个原子共面。(4)与NaOH反应的只有CH3COOH。(5)常温下与Br2加成的只有乙烯。10.答案:(1)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第种方法得到的产物较为纯净,而第种方法会发生多种副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混合物(2)二解析:(1)乙烷的取代反应为多步反应同时进行,不易控制反应进程,难以得到较纯净的氯乙烷;乙烯的加成反应得到的物质较纯净。故第种方法更好。(2)由两个工艺的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工艺一中有副产物CaCl2和H2O生成,因此原子利用率低于100%,而工艺二中无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二更环保更经济。11.答案:(1)O2、CuO(2)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CO2无水CaCl2碱石灰(3)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实验出现过大的误差(4)CH解析:(1)瓷管内的样品先被O2氧化,没有氧化完全的样品经过红热的CuO再进一步氧化。(2)应先吸收H2O,再吸收CO2。因此先用酸性干燥剂或中性干燥剂吸收H2O,再用碱性物质如碱石灰吸收CO2。(3)如吸收管直接与空气相通,空气中的H2O及CO2也可被吸收管吸收,造成实验误差,因此可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4)样品的质量为53.9 g50 g3.9 g,样品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n(H)20.3 mol,含C的物质的量为n(C)0.3 mol,且C和H的质量总和恰好等于烃的质量,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