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凝固原理》思考题解答.doc_第1页
《金属凝固原理》思考题解答.doc_第2页
《金属凝固原理》思考题解答.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凝固原理思考题1 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在凝固过程的作用和意义。2 如何从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解释自发形核的机制。答:晶体熔化后的液态结构是长程无序,而短程内却存在不稳定的、接近有序的原子集团。由于液态中原子运动较为强烈,在其平衡位置停留时间甚短,故这种局部有序排列的原子集团此消彼长,即结构起伏和相起伏。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在液相中时聚时散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就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晶胚,从而进行均匀形核。3 从最大形核功的角度,解释的含义。4 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在凝固过程和液态成形中的意义。5 在曲率为零时,纯镍的平衡熔点为1723K,假设镍的球形试样半径是1cm,1m、0.01m,其熔点温度各为多少?已知H=18058J/mol,Vm=606cm3/mol,=255107J/cm26 (与第18题重复)证明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与立方形晶核哪种更易形成。答:对于球形晶核:过冷液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为G=(4r3GV/3)+4r2。临界晶核的半径为r*,由dG/dr=0求得:r*=-2/Gv=2Tm/LmT,则临界形核的功及形核功为:G*球=163/3Gv2=163Tm2/3(LmT)2.对于立方形晶核:同理推得临界半径形r*=-4/Gv,形核功G*方=323/Gv2。则G*球G*方,所以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比立方形晶核更容易。7 用平面图表示,为什么晶体长大时,快速长大的晶体平面会消失,而留下长的速度较慢的平面。8 用相变热力学分析为何形核一定要在过冷的条件下进行。答:在一定温度下,从一相转变为另一相的自由能变化:G=H-TS。令液相到固相转变的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为:GV=GS-GL,(GS、GL分别为固相和液相单位体积自由能)。由G=H-S可知,GV=(HS-HL)T(SS-SL)。由于恒压下,HP=HS-HL=Lm,Sm=SS-SL=Lm/Tm,(Lm为熔化热,Sm为熔化熵)。整理以上各式得:,其中T=Tm-T。由上式可知:要使0,即TTm,T称为过冷度。相变热力学条件表明:实际凝固温度低于熔点温度,即形核一定在过冷的条件下进行。9 证明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与立方形晶核哪种更易形成。8试导出平衡凝固及液相完全混合条件下凝固时T*与fs的关系。9Ge-Ga锭中含有Ga10ppm(质量分数),凝固速度R为810-6m/s,无对流现象,试绘出凝固后锭长度上的成分分布图,给出最初成分、最后过渡区的长度。设DL=510-5cm2/s, k0=0.110从溶质再分配的角度出发,解释合金铸件中宏观偏析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12根据成分过冷理论,阐述工艺和合金两个方面的因素对结晶形貌的影响方式。13在揭示铸件内部等轴晶的形成机制和控制铸件凝固组织方面,大野笃美的实验有何意义。14在片层状规则共晶的生长过程中,界面上各组元原子的扩散运动规律及其与生长速度的关系。15在长大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梯度GL是否影响规则共晶的片层间距?原因何在?答:影响。因为温度梯度影响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随着温度梯度的减小,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增加,共晶生长界面容易失稳。当有较小的成分过冷区时,平面生长就被破坏,界面某些地方的凸起进一步凸向液体,但因成分过冷区小,凸起部分不可能有较大伸展,于是形成胞状组织;当成分过冷区很大时,凸起部分就继续向过冷相中生长,同时在侧面产生分枝,形成二次轴,在二次轴上再长出三次轴,于是形成树枝状组织。成分过冷更大时,可能导致共晶体在胞状晶或树枝晶尖端前沿液相内大量形核,从而转变为等轴晶。16 如何认识液态金属的结构特征,液态金属的结构特征对形核有何影响。17 试分析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形成的物理原因及其与物质原子间结合力的关系。答:1、表面张力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但液面上层气体分子间距相对来说超大,它对液面液体分子不存在斥力,这就导致一些液体表面上有些不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冲破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变成水蒸气,这样液面就会变得分子稀薄,数目一少,分子间距就大了,这些液面分子之间的引力就占主导,即所谓的液体表面张力,方向沿表面。向系统中加入异类原子能削弱系统原子间的结合能,结果导致表面能降低;一定温度下,原子间的结合力越大,表面内能越大,表面自由能越高;表面能还与晶面有关,晶面为密排面时表面内能小。总之,原子间的结合力大的物质,其熔点和沸点越高,其表面张力也越大。2、 界面张力当两个相共同组成一个界面时,其界面张力的大小与两相质点间的结合力的大小成反比。取两个球体:A、B。为形成一个A-B界面:将A、B分割为两个半球,断面积为1cm2,所需要的功为WAA、WBB,将两个A-B结合体分开所作的功为2WAB,而使它们再结合到一起所作的功为-2WAB,因此,产生两个A-B界面所作的功为:W =WAA+ WBB -2WAB,因:WAA=2A;WBB=2B,则:AB=A+B- WAB说明为使A-B结合体分离作功越大(WAB越大),界面能就越小,即两相的结合力越大,界面张力就越小,反之界面能(张力)越大。18 证明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体积相同的球形晶核与立方形晶核哪种更易形成。试导出平衡凝固及液相完全混合条件下T*L与fL的关系。答:证明,设球形半径为r1,立方形变长为r2,则4r13/3=r23.对于球形:过冷液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为G=(4r13GV/3)+4r12。临界晶核的半径为r1*,由dG/dr=0求得:r1*=-2/Gv=2Tm/LmT,则临界形核的功及形核功为:G*球=163/3Gv2=163Tm2/3(LmT)2对于立方形:过冷液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为G=r23GV+6r22,由dG/dr=0求得:r2*=-4/Gv。则临界形核的功及形核功为:G*方=323/Gv2。则G*球G*方,所以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比立方形晶核更容易19 Al-Cu(wC=1%)合金于单向凝固中生长速度为310-4cm/s,完全没有对流(合金相图中CE=33%(Cu),C Sm=5.65%(Cu),Tm=821K, k0和mL常数,DL=310-5cm2/s. 根据成分过冷判别关系,需要保持平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为多少,与稳定态下,液-固界面的温度是多少20 试述细化铸件凝固组织的途径及其对获得优质铸件的意义。答:一、细化铸件凝固组织的途径:1、增加过冷度增加过冷度,形核率迅速增大,且比晶体长大速率更快,因此,在一般凝固条件下,增加过冷度可使凝固后的晶粒细化;2、 添加形核剂由于实际的凝固都是非均匀形核,为了提高形核率,可在熔液凝固之前加入能作为非均匀形核基底的人工形核剂,且基底对非均匀形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