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生锈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水变成水蒸气 D. 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2、在化学变化中A. 一定发光放热 B. 一定有颜色变化 C. 一定有气体放出 D. 一定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叙述中是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B. 一氧化碳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C. 加热硫会熔化 D. 食盐能溶于水4、在日常生活发生的下列现象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酒精挥发、铁制品生锈C. 剩饭变馊、动植物的呼吸 D. 瓷碗破碎、榨取西瓜汁5、下列仪器中,既可以给固体物质加热又可以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是A. 烧杯 B. 量筒 C. 试管 D. 集气瓶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B. 本着节约的原则,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C.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某液体为防止滴在试管的外面,滴管可以伸入试管中7、下列化学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加热铜绿 B. 镁在空气中燃烧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D. 磷在氧气中燃烧8、今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有的茶叶中铅、铬含量超标高达60倍,这里的铅、铬是指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单质9、为创建“国家卫生文明城市”,今年某城市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10、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A. B. C. D. 12、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3、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铜属于混合物 B. 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 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 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14、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C. 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15、电子消毒橱是饮食行业中常用的设备,其中的臭氧(O3)发生器在消毒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设备消毒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氧气和臭氧在物质分类上都属于单质C. 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D.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二、填空16、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镁 、碳 、硫 、 磷 、钾 、锌 、银 17、(1)用H2O2、H2O、O2、H、O等符号填空。在反应2H2O22H2OO2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生成的新微粒是 ,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2)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1个H3+粒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3)物质的性质中,有些对我们人类有利,也有些对我们有害,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物质填写下表:物 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危害)示例: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引起金属生锈和食物腐败18、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蜡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的蜡烛燃烧时间长。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能否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猜 想:(1)一定量的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2)其它盐也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蜡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取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出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食盐(g)00.10.50.70.91.0燃烧时间(分钟)10151828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两点结论:(1) ;(2) 。实验反思: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二:探究不同种类的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要求:请参照实验一,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表格:(注意注明使用的具体的盐的名称)。19、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_,固体只需要_。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常用的仪器是_,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20、(1)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此方案比通电分解水的好处是 。(2)下图是电解水的简单示意图: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气。 此反应的微观变化可用下列图示表示:(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由上述图示,你可以获取的化学信息是(任写三条): ; ; .【试题答案】一、我会选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答案CDBAAA题号789101112答案DDBCDC二、我会填:(共6小题,32分)13、(6分)Cu K2O KNO314、(6分)(1)A (2)D (3)B (4)C (5)F (6) E15、(6分)(1)碳酸钠溶液(碳酸盐即可);Na2CO3+2HCl=2NaCl+H2O+CO2(2)铁锈或氧化铜等; Fe2O3+6HCl=2FeCl3 +3H2O(或锌、铁等活泼金属,或氯化铁、硫酸铜溶液等,其它合理答案都可)16、(4分)(1)Fe(或铁);(2)二氧化碳;(3)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析出金属银;或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无现象。17、(6分)(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后变红,再加入稀盐酸后红色褪去;间接。(2)中和或复分解; 18、(4分)(1)40 (2)乙甲丙 (3)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4)丙三、我会探究(共2小题,17分)19、(8分)【猜想或假设】pH7;【评价与反思】乙同学的错误是将pH试纸润湿;丙同学的错误是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结论与分析】;氯化钠属于盐,但其溶液呈中性,或碳酸钠属于盐,但其溶液呈碱性。20、(9分)(1)Na2CO3+ Ca(OH)2=2NaOH+ CaCO3;(2)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有NaOH;(3)通入二氧化碳(或加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4)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要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四、我会算(共2小题,15分)21、(7分)(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冷水,无味,密度为1.573g/cm3化学性质:其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微毒。(2)15(3)66.7%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道路修建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水泥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2025餐饮特许经营合同
- 三河市房租租赁合同范例
- 202A简约合同范本
- 2025【科技公司员工试用期合同书】科技公司员工转正合同
- 2025《合同法》违约赔偿细则
- 媒体发布与关系维护合同(2篇)
- 月饼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2025至2030年中国印刷铝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第9、10部
- 适老化住宅改造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农垦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病句表达欠妥(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春夏季疾病预防
- 二年级课间安全
-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