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doc_第1页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doc_第2页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影响。3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 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学史上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教育的 心理学说 (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发展)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5)双重需要说5 20世纪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的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2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 3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 5教育的终身化与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6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专门系统论述教育的著作。 大学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乃曾参做作,系统论述了我过古代大学与高等教育思想。7 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卢梭著名小说爱弥儿系统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二1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人的主观能动性。2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 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觉得着人发展的方向。 2教育给人的发展带来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4 个人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5 辨析教育对政治起制约作用?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觉得受教育权 3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1教育能够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3教育具有引领社会的作用。三1 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无论初等,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次,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3 确定教育目地的依据(两种教育目的的价值观的辨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4 我国当前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制):单轨型,双轨型,中间型。6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四1什么是教师观?什么是学生观? 教师观:(具体任务)1教好功课 2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工作 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4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生工作 5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活动 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理念 2尊重的教育理念 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 4自我教育的理念2教师的作用:1传递人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作用 2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作用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3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1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观念 2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关注学生,研究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 4优化资源,创设优良教育环境的观念 5活出事业与生命价值的观念。4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事业,忠于事业,献身人民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3严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 5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免共进。4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职业。从此,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5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宿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6新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 2爱生尊师 3教学相长 五1 课程的制约因素:社会,儿童,知识2 学科课程(即分科课程)的优点:按学科门类组织起来的教材,知识含量大,科学性强;精选的知识按知识本身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加以改造,逻辑性强,简约性明显,既有助于教师教,也有助于学生学;以传统知识为基础,便于操作,便于评价,便于管理。 缺点:各学科难以融洽和沟通,人为地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科之间的分隔,不利于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现实世界;课程偏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具有把成人的观点强塞入教材,强加给学生的倾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过分重视系统知识传授与接受,易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脱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对生活实际的了解;随着科学的分化,按照科学分类构建的学科课程越来越多,这样将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特点:1各学科课程是从相应的科学体系中精选出来的,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彼此界限清楚,自成一体。 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按一定的顺序予以排列 3各学科依据育人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类别的学科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3 综合课程:把几门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传递的具有独特育人功能的科学课程。分为融合和广域课程。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学科课程的一种课程类型,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优点(与学科课程相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缺点: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经验的系统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4 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课本(教材)5 判断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及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育工作的宏观性的指导性的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出了全面的安排。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本纲领,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 二。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6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反映形式和集中体现。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克服我国以往课程弊端的需要:1课程目标存在偏差,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 2课程结构存在偏差,过于重视学科课程 3课程内容存在偏差,“难,繁,偏,旧”,过于重视书本知识 4课程实施方式存在偏差,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5课程评价存在偏差,过于重视结果评价,权威评价,定量评价 6课程管理存在偏差,管理权利过于集中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实现课程实施的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实现评价方式的改革,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6实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1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坚持以教学为主。2 几种主要的教学过程理论;1外因,内因理论 2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 3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 教与学的关系;一种是传统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另一种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教学论,他强调学生不仅是学习的能动的主体而且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加者,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要围绕儿童中心来组织,他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他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4 教学过程: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学习效果5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规律6 为什么知识掌握和智能发展并不同步:首先知识不等于智能,学习者知识的多少并不标志着他的智能的高低,应当看到,从知识的掌握到智能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用以掌握知识的方法有关。另外,智能水平高,并不标志着知识就一定多。7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传授科学知识,发挥科学本身的教育力量 2寓思想性于科学性之中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注入式和启发式9 讲授法是不是注入式教学?不是注入式,俗称“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并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强迫他们呆读死记的教学思想。而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系统连续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10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准备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在设计时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激发学生思维,范围明确,并便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11 国外几种新的教学方法:1发现法 2范例教学法 3程序教学法 4暗示教学法第七章1备课的内容和要求: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