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 上饶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吴晓东制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三章中世纪经院哲学第四章 文艺复兴 时期的哲学第五章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第六章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第七章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八章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清西方哲学史的对象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及方法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 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一 西方哲学史的对象 1 什么是哲学史哲学史是关于哲学思想产生 发展及规律的历史 2 西方哲学史的对象西方哲学史研究对象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 到德国古典哲学 即黑格尔 费尔巴哈哲学为终这段较漫长时期中欧洲地区哲学思想产生 发展及其规律 二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 第一 学习西方哲学史 总结人类认识史上的思维经验和教训 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使人的思想科学化 第二 可以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它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伟大意义 以便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 可以认清国内目前出现的各种思潮的历史渊源 有助于对这些哲学思想进行分析 评价和批判 以及批判地吸取其中某些符合科学内容的成果 第四 有助于批判地继承过去的优秀哲学遗产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历史主义的方法 它要求在学习中做到 1 必须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 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进行剖析和评价 2 要把哲学思想同它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联系来考察 3 应该注意哲学思想发展中的继承关系 4 批判地继承哲学遗产 阅读书目 恩格斯 致康 施米特 1890年10月27日 马恩选集 第4卷 第474 476页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第9 13 16 22 33 35页复习思考题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指公元前7至6世纪 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哲学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条件 奴隶制的确定 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的分离 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积累 思想来源 希腊神话和东方的科学知识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哲学 一 米利都学派 一 泰勒士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 提出了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观点 具有原始的 物活论 思想 二 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比水稀薄而又比空气浓厚无定形的东西 他把这种东西称为 阿派朗 意既 无限者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始基与万物之间关系的必然性思想 他称这种必然性为 命运 另外 他也最早提出了对立物的思想 三 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 他还用气的稀散和浓聚两种对立的性质来具体说明万物形成的过程 他说气稀散形成火 浓聚则形成风 云 再浓聚则形成水 土和石头 然后从这些东西形成世界万物 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这种永恒运动所产生的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政治 宗教 学术三位一体的组织 其创始人毕达哥拉斯 主要哲学思想有 1 数是万物的始基 2 对立与和谐 1 关于对立的思想概括了十大对立现象 并将它们看作构成事物的原则 甚至提出 对立是存在物的始基 2 关于和谐的思想虽然否定对立面的互相转化 但他们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运动的必然性 并提出和谐的思想 3 灵魂不灭和灵魂转世认为人是有灵魂的 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 它并不随生物体的消灭而灭亡 灵魂可以转世 三 爱非斯学派 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 主要哲学思想有 1 火是万物的始基2 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第一 明确的提出了 动变 这一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 第一次提出规律性的思想 他称规律为 逻各斯 第三 有着较为系统的对立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 第一次猜测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第四 辩证法思想中的局限 1 缺乏科学根据的 非常朴素的 2 陷入了循环论 四 爱利亚学派 奠基人是克塞诺芬尼 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和芝诺 一 克塞诺芬尼 批评了希腊传统的多神观念 认为神是唯一的 在他看来 神无所不能 神是永恒的 二 巴门尼德 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 他学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讲 存在 真理 二是讲 非存在 意见 1 关于 存在 和 非存在 存在不生不灭 它是整体 唯一和不动 一切运动 变化的客观事物都是 非存在 存在 是最真实的东西 2 关于 真理 和 意见 从他的存在论出发 提出了两种认识的理论 一是 意见 二是 真理 意见 不能认识存在 真理 能认识 纯存在 是唯一 确信 的 三 芝诺 芝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作进一步的论证 芝诺企图证明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的存在 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他认为 存在 是一 不是多 存在 是不动的 对此 他提出了四个著名的论证 1 二分法 2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3 飞矢不动 4 运动场 芝诺的四个论证只是一些诡辩而己 不过 在这些论证中 第一次揭示出客观上存在于运动中的矛盾 这对后来哲学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 这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 1 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万物的本原问题展开 2 唯物主义者往往也是自发辩证法家 在认识论上承认感性认识的重要 唯心主义者则一般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 在认识论上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 3 这时期的哲学都不成熟 带有过渡的性质 第二节古希腊中期哲学 一 智者派 智者 不是统一的学派 严格说 不属于一个哲学派别 他们只不过是应同样的社会要求产生出来做着类似活动的一批人而己 在政治上 大多数是民主派的拥护者 但也有少数是贵族派的代言人 在哲学上 有的倾向于唯物主义 有的倾向于唯心主义 但是 作为 智者 也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他们把哲学研究的重点从自然转到社会政治方面 在认识论上都具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 他们致力于修辞学 辩论术的研究 一 普罗泰戈拉 从感觉主义出发 他提出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著名口号 这一命题强调了人的作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人提到很高的地位 这是对传统宗教观念的批判 对神的贬低 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 但这一命题在理论上却是错误的 按照这一观点 事物本身没有确定性 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 真伪是非都是以人的主观愿意为转移 这样势必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二 高尔吉亚 提了三个著名的命题 1 无物存在 2 如果有某物存在 这个东西也是无法认识的 3 即令这个东西可以认识 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这三个命题和论证 是对巴门尼备所谓 存在是唯一的 的命题的驳斥和否定 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 他由否定巴门德的 存在 进而否认客观事物 否认人的认识能力 甚至否认思想交流 从而陷入极端的怀疑主义 不可知主义 二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哲学 一 原子论哲学的思想先驱 恩培多克勒 1 四根说 2 爱恨说 3 流射说 阿那克萨哥拉 1 种子说 2 努斯说 3 异类相知说 二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 原子论哲学的奠基人是留基波 主要代表是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的基本内容是 1 原子和虚空说 其内容是 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 没有性质的差异 只有形态 大小的不同 虚空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 它和原子一样是客观存在的 万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构成的 灵魂也不例外 德谟克利特肯定虚空的存在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 空间 理论的萌芽 2 原子自动和必然性思想 其内容是 万物处在永恒的运动的源泉在于原子内部的 颤动 运动变化按照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进行的 一切都是必然的 偶然性是无知的代名词 3 影像说 其内容是 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流射出的 影像 透入人们的感官引起的 他初步探讨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把唯物主义认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论哲学 理念论哲学的奠基人是苏格拉底 最大的代表是柏拉图 一 苏格拉底的学说 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内容有 1 美德即知识 的伦理观 2 辩证 的方法 第一 讥讽 第二 助产术 第三 归纳 第四 下定义 3 有神论思想 二 柏拉图理念论唯心主义 1 理念论 感觉世界 和 理念世界 柏拉图把世界区分为两个世界 一个是 感觉世界 一个是 理念世界 他认为 感觉世界 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 我们肉眼可以看得见的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是运动不息 变幻不定的 理念世界 是由理念组成的真实存在的世界 理念世界 的 理念 是不生不变 永恒不灭的 摹仿说 和 分有说 所谓 摹仿说 就是认为理念是原本 模型 个别事物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摹本 所谓 分有说 就是认为个别事物的存在 是 分有 了理念的结果 理念的等级系统 认为一切事物都要追求一个总的最高的目的 这样 事物便形成为一个等级的体系 而它们所摹仿的理念也就构成了一个宝塔式的等级系统 这个等级系统是 最低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 高一级的是数学或科学方面的理念 再高一级的是艺术或道德方面的理念 最高级的理念是 善 善 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和源泉 2 回忆 说 采用了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死说 他认为灵魂在堕入人的肉体坟墓以前 它是和理念一起生活在理念世界的 因此本来就对理念有认识 只不过当它投生到人体时 因为受到肉体的污染而把原来的认识的理念忘记了 因此 人的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灵魂在未进入身体以前所认识的理念罢了 3 理想国 柏拉图是奴隶主贵族派的思想家 雅典奴隶民主制的疯狂反对者 为反对民主制度 他写了 理想国 一书 在书中 他系统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学说 论证了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提出在统治者内部实行财产公有制 他很重视 理想国 的教育问题 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学前教育的思想 四 亚里士多德 1 实体说 实体是形成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的东西 实体分 第一实体 和 第二实体 第一实体 指个别的具体事物 第二实体 是 第一实体 的 种 和 属 第一实体 是最基本的东西 是运动变化着的 可以为感觉所接受的东西 第二实体 是 非感觉实体 是 永恒的不动的 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最终根源 2 四因说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目的因 1 事物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 质料和形式不可分割 2 事物的发展是质料追求形式 由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3 形式是对事物存在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和本质 形式是积极能动的 质料是消极被动的 3 认识论 蜡块说 亚里斯多德的认识论观点 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 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 正如蜡块一样 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 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 亚里斯多德肯定了人的认识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 认识来源于感觉 但又认为 感觉所接受的是形式而不是质料 质料是不可知的 这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是 哲学上的两条路线已经发展形成 最后由亚里士多德作了一个全面总结 哲学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节古希腊晚期的哲学 一 伊壁鸠鲁的哲学 1 继承和发展了原子唯物主义 1 他提出了 每一形状的原子数目都是完全无限的 但是它们形状的差别却并不是完全无限 而只是数不清 这就解决了事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问题 2 提出原子不但有形态 体积的不同 而且有重量的区别 这就解决了原子运动的原因和运动的主要形式 3 提出了原子偏斜运动的思想 这就解决了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 2 继承和发展了影像说他肯定了认识来源的客观性 认为感觉是判断真假的标准 在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概念的学说 提出了类比归纳法作为研究事物的方法 3 提出了幸福主义为中心的伦理学说 二 早期斯多葛派 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芝诺 1 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提出以火 气的混合物 普纽玛 作为万物的本原 普纽玛 是可以和事物分开 在事物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 是理性的 能思想的火气 是神 2 认识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是来自外在的个体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感觉 但他们又认为一般概念是先于经验的 3 伦理学和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相对立 宣扬宿命论的禁欲主义 4 社会政治学说提倡和宣传所谓世界主义 三 怀疑论派 怀疑论派的创始人是皮浪 皮浪否认认识事物的可能性 认为我们对事物应完全放弃认识 放弃判断 他还公然宣扬宿命论 极力宣扬安于现状 一切听天由命的思想 第四节古罗马时期的哲学 一 卢克莱修的哲学 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著名的诗人 他的长诗 物性论 是古代原子唯物主义哲学的百科全书 其哲学思想及贡献主要有 1 原子唯物主义 进一步论证了原子和虚空的客观性 指出原子的本性是自动性 原子运动有直线运动和偏斜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出了规律性的观念 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灭都是有规律的 2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继承和发扬了德谟克利特 伊壁鸠鲁原子唯物主义的影像说的基本观点 坚持世界的可知性 肯定感觉是外物的影像所引起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和推理 不过他过份夸大了感觉的作用 他对怀疑论派进行了批判 3 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发展变化的 人类的发展经由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 这里包含有唯物史观的因素 但他设想了人类原始时期的生活和文明的起源 强调国家和法是人们契约的结果 是人的理性的产物 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 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派别 一 折中主义 也称西塞罗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塞罗 折中主义是把毕达哥拉斯派 柏拉图派 斯多葛派 怀疑派的思想拼凑在一起的一个唯心主义的杂烩 在本体论上 它否认原子唯物主义 认为根本没有原子和虚空 在认识论上 它宣扬怀疑论 认为知识没有确定性 人的知识是神赐予的 在伦理学上 他宣扬神秘主义 禁欲主义 在政治上 它站在奴隶主统治者的立场上 二 新斯多葛 主要代表人物是塞涅卡 爱比克太德 罗马皇帝奥勒留 他们抛弃了早期斯多葛派中的唯物主义倾向 蜕变成一种宗教伦理思想体系 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三 新怀疑派 最著名代表是塞克斯都 恩披里柯 他们继承和发展皮浪的思想 否认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反对唯物主义 敌视科学知识 客观上是为宗教神学服务 为信仰开辟道路 它助长了宗教迷信思想的传播 四 神秘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斐洛 他们把神学和柏拉图学派 斯多葛派唯心主义学说混合在一起创立了所谓犹太 亚历山大哲学 他们肯定上帝存在 认为上帝创造一切 也创造理念 五 新柏拉图主义 奠基人是柏罗丁 这是 斯多葛派 伊壁鸠鲁派和怀疑论派的学说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内窝的荒延的结合 的一个学派 其提出神秘的 绝对的 太一 是万物的本原 太一 流溢出万物 在认识学上 他们否认人的感觉和理性 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逃出感觉的物质世界 三 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演变 教父学的出现 1 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演变2 教父学代表人物有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 教父学的内容最主要的有 三位一体说 创世说 原罪说 来世报应说 晚斯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的特点 伦理学提上了首位 宗教神秘主义的宿命论盛行 阅读书目 恩格斯 反杜林论 旧序 辩证法 马恩选集 等4卷 第468 469页 列宁 哲学笔记 单行本 第247 341页 复习思考题 1 为什么说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 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2 怎样评价芝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 3 古希腊 罗马原子论哲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4 柏拉图的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亚里斯多德哲学是怎样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 第三章中世纪经院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 是指公元五至十四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社会的哲学 第一节经院哲学 一 经院哲学的产生 实质及其特征 1 经院哲学的产生 经院哲学是在 教父学 的基础上产生 发展起来的 西欧封建社会的最初三 四百年 即公元五世纪之后至九世纪以前 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 文化也处于低下水平 这期间 还只有赤裸裸为宗教服务 鄙陋的思想的教父学 直到九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经院哲学才产生 经院哲学的历史条件 第一 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随之发展 开设了许多学院与学校 第二 教会大地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第三 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广泛开展 反对正统基督教的 异端 思想活跃起来 2 经院哲学的实质 经院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理论体系 是在教父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化 哲学化的神学理论 经院哲学和教父学有区别 3 经院哲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 神学唯心主义 以上帝和 圣经 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对象 第二 教条主义 以引经据典 盲目崇拜权威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原则 第三 形式主义 以烦琐的三段论式 玩弄概念游戏为论证方法 二 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 托马斯 阿奎那 主要著作有 神学大全 他在坚持基督教神学的前提下 通过修改 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特别是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面 进一步概括 论证和发挥天主教的教义 形成了庞大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把经院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托马斯的哲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但他企图调和神学与哲学 神学与科学 信仰与理性 一般与个别 理念论与感觉论之间的矛盾 具有一些折中主义的特征 1 论证上帝存在 提出了著名的五大证明 第一 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方面论证上帝的存在 第二 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三 从可能性和必然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四 从事物现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第五 从世界的秩序和目的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2 论证 启示真理 是最高真理 托马斯认为 有两重世界存在 一重是感性的自然的世界 一重是超自然的世界 人通过理性可以获得自然真理 认识自然世界 人只是通过神的启示和信仰才能获得启示真理 认识超自然的世界 上帝是两类真理的共同来源 启示真理指神学 自然真理指哲学和科学 启示真理高于自然真理 哲学和科学必须服从神学 为神学服务 3 论证封建等级的永恒性 教权至上 君权神授等 第二节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 一 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由来 中心问题及实质 1 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由来 2 唯名论和唯实论斗争的中心问题 唯名论和唯实论斗争的中心问题 就是究竟一般 共相 是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还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名称 它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还是后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这实质上是一场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战 一 唯实论 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 实在 个别事物是由一般所派生的 唯实论分极端唯实论和温和唯实论 二 唯名论 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客观上没有一般 一般 不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 概念 符号 它存在于人的思维或语言中 不是一般先于个别 而是个别先于一般 唯名论也分极端和温和两种 3 唯名论和唯实论斗争的实质 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 实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在中世纪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 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二 唯名论反对唯实论斗争的发展 1 早期阶段 十一至十二世纪 一 早期唯实论的著名代表安琵伦 1 认为 一般 共相 是先于并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2 提出了上帝存在的 本体论证明 第一 每个人心中都具有上帝的观念 这个观念是绝对完善的 不能设想有比它更伟大的实体 第二 最完善的观念不仅存在于心中 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 第三 因此 上帝 既存在于心中 也存在现实中 3 宣扬 信仰而后理解 的蒙昧主义观点 二 早期唯名论的著名代表洛色林和阿伯拉尔 洛色林 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具有客观实在性 一般 共相 只是名称 记号 他的基本公式是 一般概念是词 其他什么也不是 他还从唯名论出发 反对 三位一体 说 主张 三神论 阿伯拉尔 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一般 共相 即不是实体的实在 也不是空洞的名词 而是有意义的名词 他针对安琵伦 信仰而后理解 的主张 提出了 理解后信仰 的观点 他还提出 人们要通过怀疑去寻求真理 这对正统神学是有力的冲击 对人类认识史作出了新的贡献 为后来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理论提供了思想原则 2 晚期阶段 十三至十四世纪 一 唯实论的最大代表托马斯 阿奎那 温和的唯实论者 他认为 一般 有三种存在方式 第一 一般 作为 形式 或 本质 存在于事物之中 第二 一般 作为主观的概念 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 第三 一般 作为创造世界的原型 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中 第三种是最根本 最高的存在形式 二 反对托马斯主义的英国唯名论 罗吉尔 培根 在唯名论思想上 他否认一般的独立存在 肯定个别事物的真实存在 在认识论上 他提出 四障碍说 他认为 人类认识真理存在着四种障碍 第一 毫无价值的权威 第二 习惯的势力 第三 流行的偏见 第四 在认识的娇妄虚夸下隐藏着的无知 阐述了经验论的思想 强调认识必须从个别事物的感觉经验中来 经验有两种 一种是由外部感官获得的经验 一种是 内在的启示 或 神圣的启示 前者只认识事物的有形认识 后者能认识精神的事物 是 更好的方法 邓斯 司各脱 认为只有个别唯一存在 一般 在理智之外实际上并不存在 但同类事物之间有某种共性 他坚持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 质料是万物统一的基础 提出 物质能不能思维 的问题 在认识论上 提出人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获得可靠的知识的三种途径 第一从自明的原理出发 第二 从感觉经验认识事物 第三 人们的行动 划分了哲学和神学的界限 认为神学是宗教信仰的范围 哲学是理性的领域 不能用理性证明宗教信仰 威廉 奥卡姆 认为客观存在的就是个别事物 一般 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思想对象 它是个别事物之间相似性的 符号 在反对唯实论中 提出了 能以较少者完成事物若以较多者去作即是徒劳 的著名的原则 第三节 异端 思潮反对正统经院哲学的斗争 一 阿拉伯阿威洛伊主义 阿威洛伊提出 二重真理 说 认为同一真理可以用哲学的理性思辨形式和宗教的隐寓象征形式这样两重形式来表述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允许二者有矛盾 哲学高于神学 西格尔进一步发挥了阿威洛伊的唯物主义倾向 他坚持世界的永恒性和必然性 反对灵魂不死的谬论 他发挥了 二重真理 说 二 神秘主义 异端 重要代表是艾克哈特 用泛神论来贬低上帝的地位 认为与上帝可以直接相通 他否认基督教教会作为人和上帝之间的媒介 在认识论上 他认为知识依赖于物质 但知识不是存在 而是神 他不了解理性认识的本质 没有弄清一般与个别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阅读书目 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 第一 二章 见 马恩全集 第7卷 张尚仁著 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史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经院哲学 它有哪些特点 2 为什么说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同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有相似之处 第四章 文艺复兴 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人文主义思潮 一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1 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 研究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提倡 人 或人道精神 2 人文主义的兴起过程 十四世纪末首先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和中部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 以后传播到各国 到十五 十六世纪 成为欧洲广泛流行的反封建思想和启蒙运动 3 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但丁 著有 神曲 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佩脱拉克 著有 歌集 等 是第一个自称为 人文学者 的人 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著有 十日谈 达 芬奇 无成篇著作 但留下不少笔记 彭波那齐 著有 论灵魂不朽 皮科 著有 论人的尊严 上述人文主义者都是意大利人 微末斯 西班牙人 著有 艺术衰落的原因 爱拉斯谟 荷兰人 著有 愚人颂 被称为当时西欧人文主义运动的领袖 蒙台涅 法国人 著有 散文集 塞万提斯 西班牙人 著有 唐吉诃德 拉伯雷 法国人 著有 巨人传 莎士比亚 英国人 著有大量剧作 二 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及评价 1 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第一 以人性反对神性 热烈歌颂人的力量 反对神的权威 第二 反对宗教桎梏与封建等级 提倡自由 平等和人性解放 第三 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提倡人的现世幸福 第四 反对蒙昧主义 批判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 提倡科学 推崇理性 2 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在于 1 它是市民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的先声 启发了人们的理性 2 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的最初形态 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同时在人类思想史上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人文主义思想局限性在于 1 它所宣扬的都是脱离人的社会性 脱离人的历史发展抽象的人和人性的要求 2 它所表达的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个人利己主义的要求 3 它对人力 人性的称颂 实际上是对少数资产者 统治者个人的赞扬 3 人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在继承上 人文主义中所讲的关于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尊重人的自由平等权利 反对对人的奴役与束缚 崇尚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都被马克思主义所继承 在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把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抽象的人看成现实的 社会的 历史的人 看成实践的人 把人文主义者关于人摆脱封建的 神圣的奴役得到的独立的要求 发展成了消灭一切形式的奴役 消灭一切私有与剥削 即发展为人类的全面的解放 第二节自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潮 一 库萨的尼克拉 文艺复兴时期市民资产阶级哲学的直接先驱者 在哲学上 他熟悉古希腊哲学 继承了中世纪的泛神思想与奥卡姆的唯名论传统 他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这种新的哲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束缚 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思想的萌芽 他的代表作是 论有学识的无知 其哲学思想主要有 1 泛神论思想 肯定一切事物来都自上帝 上帝创造了一切事物 对上帝与事物个体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 上帝就在每个个体之中 而每一现实存在的个体也在上帝之中 一切都在一切之中 2 提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无限性问题 在肯定上帝是万物本原的前提下 他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他指出 宇宙或世界是统一的 其统一的基础并不在超现实的神的领域 而是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之中 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 他进一步指出宇宙有无限性 宇宙没有中心 没有边界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 辩证法思想 认为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不仅是物质的 而且是可变动的 他还对 对立面同一 的范畴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提出了一对对即对立又同一概念 并对之作了研究 他认为 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的对立面所构成的 而这对立面是不均衡的 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统一 事物的性质由事物内部占主导地位的方面所决定 他还阐述了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思想 4 认识论上 区分于人的认识能力 具体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它分为感性 知性与理性三类 感性是对个体事物形象的模糊的知识 知性是一种分析比较的活动 但还不能认识世界的整体 理性能认识世界的整体 能认识 对立面的同一 这一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二 特莱肖 十六世纪欧洲市民资产阶级自然哲学的创立者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的杰出代表 代表著有 按照物本身的原则论物的本性 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 1 自然观 肯定世界是物质的 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唯一的 永恒的基础 但物质是不变化的 它不产生也不消灭 物质与冷和热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的作用 就产生了万物 他还阐述了时间空间这两个范畴的思想 他把空间看成物质的贮藏器 把时间看成是物体运动的先决条件 是独立于运动的客观存在 这一思想对后人有重大的影响 2 灵魂观 认为人有两种灵魂 一种是上帝赋予的不朽的灵魂 一种是由精细的微秒的物质所构成的物质的灵魂 前者在来世生活中起作用 后者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 前者不为动植物所具有 后者是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 3 认识论 在认识上 重视感觉经验而贬低理性思维作用 思维远不及感觉完善 他还运用 两种灵魂 的观点 宣扬 二重真理 说 他认为 上帝所赋予的高级灵魂的作用只能得到神性的知识 物质的灵魂接受客观外界事物对它的作用 获得的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 4 伦理观 从人的 自我保存 的本性出发 肯定市民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的原则 认为人的爱增 善恶观念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自我保存为标准的 为了自我保存 人的激情与行动都应有所节制 三 布鲁诺 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自然哲学家 反宗教的不屈战士 他的一生为捍卫和发展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而英勇战斗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布鲁诺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的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他的主要著作有 论原因 本原和太一 论无限性 宇宙和诸世界 论三种极小和极度 论单子 数和形状 等 其哲学思想主要有 1 本体论思想 布鲁诺的本体论是唯物主义的 其主要包含有三个问题 第一 关于世界的本体和无限性问题 认为本原是从内部促使事物构成 并留存于事物之中的东西 万物的本原不外物质和形式两个方面 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共同本质 形式是物质的 流逝的 运动的 变易的外观 在每一形式中始终保持着同一物质 他贯彻物质本原的基本观点 发展哥白尼学说 进一步提出了宇宙的无限性 无限宇宙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第二 关于宇宙万物的统一性问题 把宇宙和世界作了区分 宇宙 指整个物质世界的统一整体 世界 指由物质世界整体中所产生的万事万物 宇宙 是 能生的自然 世界 是 派生的自然 二者是整体与部分 原因与结果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 都属于同一物质 在说明世界统一性问题上 他还提出了 单子 说 认为哲学上的 极小 是单子 单子是表示统一的最基本的元素 第三 关于万物产生的原因问题 他指出 物质本身就具有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 是物质内部的 世界灵魂 或 普遍理智 指导自然产生万物 2 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 变化之中 一切生物机体 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 从而经历着发育成长和衰亡的过程 他继承了赫拉克利特和库萨的尼克拉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 指出在极大和极小中对立是统一的 在论述中 包含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统一 矛盾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因素 3 认识论 在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他最先抛弃了 二重真理 说 否认有超感觉 超理性 信仰真理 只承认由人类理智所揭示的 自然真理 他还把人的认识看成是由低级到高级 由对多样性事物的认识逐步到对统一的宇宙的认识的过程 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分感觉 知性 理性和精神四个阶段 感觉只认识事物的部分外表 知性是通过论证和推理去探索真理 提供概念和推论 理性通过原理和结论去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 本质 实体 它能够把握较完全的真理 精神 是对原初的普遍实体的直观 使真理以其自身固有的生动形态全部呈现出来 阅读书目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马恩选集 第3卷 第444 447页 张尚仁著 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史 复习思考题 1 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 2 布鲁诺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期中测试 论述 1 古希腊 罗马原子论哲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 亚里斯多德哲学是怎样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 3 为什么说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同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有相似之处 4 如何评价人文主义 5 布鲁诺在哲学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五章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一节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首创者 培根的哲学 弗兰西斯 培根 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 他在英国革命的准备时期 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创立了近代唯物主义 他是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马克思语 但是 培根以箴言形式表达出来而在内容上又充满矛盾的哲学论述 还没能系统化 有些原理也未展开 这是他的局限所在 其主要著作有 思想和展望 论古人的智慧 学术的促进 新工具 一 批判经院哲学 提倡科学知识 1 对经院哲学的尖锐批判 四假相说 第一是 种族假相 指人类总喜欢以自身的尺度 不按照自然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 结果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第二是 洞穴假相 指个人所特有而非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偏见 第三是 市场假相 指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混乱和偏见 第四是 剧场假相 指盲目崇拜权威 迷信传统的哲学体系所造成的偏见 培根的 四假相说 提醒人们认识事物要注意防止这类主观主义 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错误 这对后人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 有一定参考价值 2 复兴科学的思想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关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提倡科学知识 反对和批判脱离实际 维护神学 阻碍科学发展的经院哲学 主张建立一种研究自然 促进科学进步和生产发展的新哲学 他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 的口号 在 新工具 新大西岛 等中 他都提出复兴科学的思想 这一口号的提出 不仅具有非常进步的积极意义 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二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 物质是万物的本原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他把万物的物质基础称作 原始物质 而把 原始物质 比喻为最高的天神 他说 物质是一切原因的原因 而物质自身则是不为任何其他原因所决定的 2 运动是自然界物体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进一步发挥了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等的关于物质能动性的思想 指出 自然界中没有真正的静止 静止只是表面的现象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任何物体或它的微小的组成部分 都处在经常的运动之中 3 运动具有在性质上不同的多种形态 培根没有把运动归结为单一的机械运动 他在 新工具 中列举了十九种 性质最普遍的运动 在培根的论述中 包含着关于物质的生动活泼的能动性和运动形态的多样性的思想 4 物质运动有其本身的规律性 培根这方面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 形式 学说上 形式 即是指物体活动的规律 也包括决定物体的简单性质的规定性或规律性 他认为 构成个体事物的基本成分是 简单性质 而这 简单性质 是由 形式 决定的 培根这一学说包含有关于事物的质的多样性的合理思想 5 形而上学的主导倾向和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培根哲学虽然保存有若干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但就其主导倾向来说 它已经是形而上学的了 他把事物归结为固定不变的东西 抹杀了事物的无限多样性 培根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 他给 上帝 保留了一个 最后原因 的位置 保留了二重真理论的观点 三 唯物的经验论 1 认识由感觉开始 他力图贯彻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反对神学家的唯心主义思辨和臆说 反对 理性派哲学家 的玄想 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外部世界的感性经验 他明确表述了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他在阐述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时 拉触到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 他所讲的实践主要指科学实验 2 经验必须和理性结合 培根在强调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的同时 指出了理性认识的必要性 并且对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作了批判 他用关于蚂蚁 蜘蛛 蜜蜂的著名比喻 表达了他关于感觉和理性结合的思想 四 经验归纳法 第一步 广泛收集自然和科学实验的材料 第二步 通过 三表法 归纳和整理材料 第三步 用 排除法 逐步排除 否定非本质的 无关的东西 以发现事物的 形式 即本质和规律 第二节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进一步发展 霍布斯的哲学 托马斯 霍布斯 著有 利维坦 论物体 论公民 和 论人 等 在哲学方面 他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 继承和发展培根的唯物主义 创立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 他着重发展培根的自然观 并予以系统化 制订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 一 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 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体 物体的根本特征是广延 霍布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就是认为哲学的唯一对象是物体 物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 是永存不灭的 他认为 物体的性质是 偶性 偶性 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切物体普遍具有的性质 即广延或形状 一类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的 象静动 颜色 硬度等等 2 宇宙是物体的总和 世界统一于物质 霍布斯指出 整个世界及其各部分都是有广延的 有形体的 因此整个世界是物体 世界各部分也是物体 以此 他对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 克服了培根哲学的神学不彻底性 他还批判了笛卡尔的二元论 3 运动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它是物质的一种偶性 霍布斯把广延性和形状看作一切物体所固有的唯一特性 否认物质的感性性质 否认物质的质的多样性 从而把物质世界看作是无声无色 没有血肉的东西 他肯定 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 但他认为 运动只是物质的一种 偶性 并不为一切物体所共有 而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 它可以产生和消灭 但物体却永不消灭 在他看来 物质是惰性的东西 物质的运动是由外力推动的 他否认事物的质变和发展 二 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1 坚持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唯物论原则 霍布斯也和培根一样 坚持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的唯物论原则 并从这一原则出发 批判了和他同时代的唯心的唯理论者笛卡尔的 天赋观念论 认为一切观念都是来自于外部事物 没有什么观念是天赋的 但他不了解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就是主观反映客观 不了解物质变精神的辩证过程 因而否认感觉和观念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 2 揭示了理性思维的作用和性质 霍布斯在论述感觉经验的作用的同时 揭示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指出科学的理论思维能揭示出各个事实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 并认为理论思维是随着语言的应用而发展起来 这种能力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 他按照数学的观点解释理论思维的性质 认为人的理论思维是对观念 名称等进行的加减活动 否认了知识的反复性 历史性和辩证性 三 社会政治学说 1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人性论 霍布斯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和出发点 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人性论 他认为 人是一种 自然物体 支配人的行动的根本力量是 自我保存 他把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说成是人类普遍的 永恒的 自然本性 认为它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础 2 反封建的 唯心的国家学说 社会契约论 1 关于国家的起源 霍布斯认为 在国家产生以前 人们处在 自然状态 中 这时 人们由于 损人利己的本性 而互相斗争 人对人的是狼 经过长期的冲突 饱受苦难之后 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去谋取和平 采取了相互转让权利的行为 在这之后 人们的情绪仍然与理性规律有对立 和平还没有保证 于是人们又彼此约定 建立公共权利 将一切权利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 并且 这种权利一旦交出 就永远不能收回 如此联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就叫做 国家 2 关于国家的本质 霍布斯总结他关于国家起源的说法 给国家下了一个定义 国家 是一个人格 一大群人通过相互约定使他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人格的一切行动的主人 为的是当他认为适当的时候 可以使用他们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的防御 这个定义完全抹煞了剥削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 为维护和巩固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服务 第三节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集大成者 洛克的哲学 约翰 洛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时期的思想家 政治上首先提出了资产阶级统治机构的 分权 原则 哲学上系统和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经验论 洛克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 他详细论证了知识和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的唯物论原则 这是他在哲学上的贡献 但他对神学唯心主义作了让步 对科学产生了怀疑 包含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思想 在他之后 贝克莱走向了唯心主义 狄德罗 爱尔维修等人从他则走向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 主要著作有 人类理智论 政府论 一 批判 天赋观念论 1 从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出发 揭露和批判 天赋观念 论者在认识的起源问题上的错误 天赋观念 论者认为人的观念 思想受之于天 是人本来就有的 洛克以他的 白板说 针锋相对 指出 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并认为人单凭自己的认识能力就可以获得全部可靠的知识 2 从事实出发 系统地批驳了 天赋观念 论者的主要论据 即所谓 普遍的同意 天赋观念 论者认为 宗教 道德 数学 逻辑中的一般观念和原则是人人们所普遍同意的 这就表明它们是上帝赋予人心的 洛克以大量事实驳斥说 不存在有天赋的普遍同意原则 而且 组成原则或命题的观念 也不是天赋的 他认为 必须经过学习过程 人们才能知道那些普遍原则 3 驳斥 天赋观念 论者的理论前提 即 上帝观念天赋 说 天赋观念 论者宣扬 普遍同意说 认为 天赋观念 其前提就是认为 上帝 存在 因为 上帝 观念人人都有 洛克驳斥说 上帝 观念并非人人都有 历史上有不少无神论者 也有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没有 上帝 观念 上帝的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 由上帝赋予的其他一般原则和观念都是不存在的 二 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1 两种经验 说 洛克认为 知识来源于经验 经验有两种 一种是外部经验 即感觉 一种是内部经验 即反省 洛克把反省当作是和感觉并列的认识来源 从而陷入了 二重经验论 这是他的唯心论成分 2 两种性质 说 洛克认为 感觉是外部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 由于外部事物质性质不同 它们在人的心灵中所产生的感觉也就不同 由此 洛克把事物的性质分为 第一性质 和 第二性质 两种 第一性质 是指事物的体积 形状 广延 动静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 它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对于这些性质的观念是 真正的映象或肖象 第二性质 指事物的颜色 声音 滋味等 它是主观的 是人们把它附加到外部事物上的 从们对这些性质的观念不是真实的映象或肖象 3 两种观念 说 洛克以 简单观念 和 复杂观念 两种观念解释了知识或理性认识的构成 他认为 知识或理性认识是由 简单观念 构成的 所谓 简单观念 就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和反省得来的观念 人的理智在获得这些 简单观念 后 经过结合 联系和分离 产生各种 复杂观念 复杂观念 就是理性认识 在洛克看来 复杂观念 不过是 简单观念 的机械总和 理性认识不能超出感觉和反省提供给它的简单观念的范围之外 4 知识 说 洛克认为 全部知识都导源于经验 他从 两种经验 说出发 认为有两种知识 即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和关于抽象概念的一般知识 前者是由外部感觉得来 后者来自内部经验 它们的观念本身就是 原型 他断言 至于上帝的存在 则是通过理性明白昭示我们的 他对神学作了让步 洛克还认为 知识的范围只局限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 他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否认了人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从而达到不可知论的结论 第四节经验论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化 贝克莱的哲学 乔治 贝克莱 西欧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是唯心的经验论的奠基人 贝克莱是一个唯我论者 又是一个有神论者 在他那里 哲学和神学是溶合在一起的 他创造出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第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主要著作有 视觉新论 人类知识原理 希勒斯和斐洛诺斯的三篇对话 一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 但他和洛克不同 他否认感觉经验是由外部对象引起的 把感觉经验看作是唯一的存在 他认为所谓事物不过是我们 借感官所知觉的东西 一块石头 一棵树 一所房子 一本书等等 都不是客观存在 而只是不同的观念的集合而己 他又认为 观念不能存在于感知它们的人心之外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 就是我所感知或被感知 二 物质是虚无 第一 歪曲 利用洛克关于 两种性质 的学说 说 第一性质 和 第二性质 都不是客观的 而是主观的 统统存在于心中 第二 利用感觉的相对性 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 第三 认为物质只不过是抽象的产物 不是客观的存在 三 因果关系是 感觉符号 之间的关系 贝克莱认为 自然界是由 主宰万有精神的意志 支配的 上帝的意志构成自然法则 所谓因果规律性 不过是上帝为了人们的方便和福利而创造出来的 感觉符号 或 标记 而自然科学中所揭示的那些因果关系也只是一些 感觉符号 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英国近代经验论的终结 休谟的哲学 近代不可知论第一个著名代表 是英国经验论哲学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 人性论 人类理智研究 自然宗教对话录 休谟哲学对以后的哲学有很大影响 康德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提出自己的批判哲学的 他对上帝的怀疑思想 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有很大影响 另外 现代西方哲学很多流派也不同程度受其影响 一 知觉以外 一切不可知 从感觉出发 断言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他把知觉分为 印象 和 思维或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企业采购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 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安全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价款调整与品牌推广策略
- 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虚拟磁带库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高考志愿填报风险评估与应对合同
- 强力咳喘散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国际矿石贸易结算与风险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顾问服务协议
- 2025年中国整体产权转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酒店宾客意见表
-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说课课件
- NB/T 11261-2023煤矿冻结孔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铸造用增碳剂》
- 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
- 线下庭审申请书
- 萃取技术 多级逆流萃取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培训课件【部编】
- 盆景造型经验
-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威风堂堂进行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