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课件.ppt_第1页
《京调》课件.ppt_第2页
《京调》课件.ppt_第3页
《京调》课件.ppt_第4页
《京调》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皮原板是西皮声腔的基本板式 西皮原板的结构形式和二黄原板相同 也就是2 4节拍 一板一眼 中速节奏的板式 西皮原板的用处极为宽泛 常用于叙事 抒情和景色描述 在京剧剧目中 独立存在的西皮原板唱段很多 不同行当接唱的形式 原板与其他板式接转 组合的形式也不少 状元媒 导板 蛟龙得意上九天 是生旦接唱形式的原板 旦角行当的唱腔比老生 花脸的唱腔要复杂 节奏较慢 因此旦角的西皮原板一般用4 4节拍记谱 花脸的西皮原板和老生西皮原板的结构完全相同 因行当不同 演唱风格则有所不同 花脸唱腔要比老生唱腔的棱角大 粗犷强烈 比较夸张 京剧声腔板式 西皮原板 西皮流水板的特征是 1 4节拍的形式 有板无眼 中快速节奏 唱腔的第一句从板上起唱 下边的其余唱句 在板上开唱和过板开唱都可以 但其它唱句过板开唱的较多 因流水板是有板无眼的形式 所谓 过板开唱 就是从后半拍起唱 每句唱腔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 西皮流水板的叙述性强 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 京剧声腔板式 西皮流水板 西皮散板是将 西皮原板 通过拆散手法发展出的一种板式 西皮散板是自由节拍 无板无眼的唱腔结构 根据剧情的需要 演唱速度可快可慢 一般用 凤点头 纽丝 撞金钟 锣鼓点开唱 在剧中一般不作为重点唱段使用 散板是用锣鼓接过门起唱的 上 下句的落音同原板一样 上句落2 3 6 嘎调可落5和高音1 下句落51 伴奏和演唱一样 都是自由节奏的 属散拉 散唱形式 上 下句之间要加一锣 在小分句之间 过门 可有可无 不做硬性规定 要根据演唱者气囗停顿的大小 由琴师来掌握用不用加过门 京剧声腔板式 西皮散板 西皮导板是西皮散板的延伸和发展 导板只有上句形式 它是大唱段的起始句 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 西皮导板用特定的锣鼓开唱 这个锣经的名字也叫 导板 因为它是导板的头 很多人就把它叫作了 导板头 这与散板的开唱锣鼓 凤头 扭丝 撞金钟 是明显不同的 导板的过门和唱腔比散板更凝重 更延伸 比散板的音域更高 导板的旋律比散板更长和更具有终止感 京剧声腔板式 西皮导板 西皮摇板 和 西皮散板 的唱法基本相同 两个板式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演唱而在于伴奏 散板 是散拉散唱 摇板 是紧拉慢唱 或称紧打慢唱 演唱是自由节奏 而伴奏西皮摇板则是1 4的节拍形式 鼓和胡琴是 紧打紧拉 式的 西皮摇板与散板的开唱锣鼓 过门不同 摇板在唱句之间也不用加锣 伴奏主乐鼓板和京胡是紧打 紧拉形式的 1 4节拍的京胡和全体弦乐器 他们的左手要奏出与演唱同步的旋律 而拉弦乐右手的运弓 弹拨乐器的弹点则要与板击的节奏同步 京剧器乐行内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说 摇板是伴奏上难度最大的板式 是检验伴奏员水平能力的标尺 演唱是从容的自由节奏 唱腔的结构 上 下句落音与散板完全相同 西皮散板和摇板一般不作为剧中的重点唱腔 但它们的用途广泛 可用于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