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起飞带动中国即时通讯产业的发展.doc_第1页
腾讯的起飞带动中国即时通讯产业的发展.doc_第2页
腾讯的起飞带动中国即时通讯产业的发展.doc_第3页
腾讯的起飞带动中国即时通讯产业的发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腾讯的起飞带动中国即时通讯产业的发展 李良忠, 景皓洁. QQ传奇M. 现代出版社, 2010.1998年11月,当腾讯在深圳破壳而出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10年后的今天,腾讯能够由一个5人组成的创业小分队发展到现在浩浩荡荡5000多名员工的腾讯人队伍,并一路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当仁不让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这1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但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走向普及的黄金年代。期间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腾讯是主要见证者和当事人,这就注定它将被载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史册。腾讯在短短10年时间了取得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演绎了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 (1)腾讯诞生的背景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在上网冲浪时感到彼此沟通不便,于是突发奇想,决定开发一种软件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流的特点,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直接的沟通。之后不久,ICQ就诞生了。ICQ被发明者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功能:当人们上网打开ICQ软件时,它就会自动与服务器连接,读取用户的好友名单,并检测好友是否在线,然后通过IP地址使用户和网友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传递与交流。ICQ诞生后,设计者成立了一家名为Mirabilis的小公司,向所有注册用户提供ICQ服务。没想到,这个原本好朋友之间用于联络的小玩意儿,居然出人意料地迅速在全球Internet用户中间风行。虽然在中国这时候的“网上冲浪”还只是少数人,但一部分人还是渐渐有机会接触到ICQ,腾讯QQ创始人马化腾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90年代新开发的网络技术大多数由西方国家发明,因而这些软件的一大部分都只有英文界面。ICQ也是一样,这就为ICQ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虽然ICQ当时在中国即时通信市场上的使用率占到了惊人的80%,但这纯粹是因为“唯一解就是最优解”的原理,中国网民没有选择的可能。而事实上,很多中国用户对似懂非懂的英文界面无法容忍,使用一种中文界面的即时聊天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注定了一个能满足这个需求的产品将必然在中国互联网界占有一席之地。(2)腾讯的诞生1992年2月10日,腾讯正式推出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的第一个测试版本OICQ99 beta build 0210,它是QQ的前身。OICQ即“Open ICQ”的意思,这个软件最初实际上是相当于ICQ的汉化版,模仿的痕迹相当明显。但是腾讯在一开始就注重从用户体验出发去完善产品,让OICQ更具有人情味。当时ICQ虽然在通信市场上独占鳌头,但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最不方便的在于,ICQ将用户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也就是说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陆,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此外,它只支持在线聊天,而且只能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寻找好友。OICQ针对ICQ的缺点,特意开发了独特的离线消息功能和服务器端信息保存功能,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用户名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这些在细节上的改进使OICQ在实用性上击败了ICQ。(3)腾讯的起飞1999年10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腾讯等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发展契机,马化腾把这次高交会当作改变腾讯命运的良机。为了推销OICQ,马化腾最终完成了一份修改了6个版本、长达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从而当起了高交会会馆的QQ推销员。刚开始,这个小企业的展台和展台前的一群年轻人并未引起太多投资机构的关注。不过,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凭借着OICQ近半年就获得的市场地位,腾讯最终得到了IDG和李泽楷的认可。IDG和盈科数码各投资110万美元,成为腾讯创办以来获得的首笔风投。从此,腾讯便开始大踏步的前进。2000年8月,腾讯同广东移动合作,从而使腾讯扭亏为盈,实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此后,腾讯相继推出广告业务、移动QQ业务及付费QQ会员制。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2002年腾讯的净利润是1.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0倍多;2003年,腾讯的净利润为3.38亿元,比2002年又翻了一倍多。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腾讯控股(0700.HK)公布了2004年业绩财报,腾讯实现营业额11.44亿元,同比上升55.99%,实现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大增38.6%。而在腾讯公司的营业收入中,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营销手段越来越灵活,商业模式越发成熟与稳健。与此同时,腾讯QQ的注册用户数也大幅度地逐年递增。目前,腾讯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QQ.com、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有QQ.com门户、QQ即时通讯工具以及收购的Foxmail电子邮件;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面,腾讯推出的个人博客Q-Zone将与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服务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Show、QQPet、QQGame和QQMusic/Radio/LiveTV产品,另外对手机用户提供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在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专门为腾讯用户所设计开发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已经上线,并和整个社区平台实行无缝整合。 (4)腾讯的创新模式腾讯从诞生之日起推出的任何一项服务,都是从国内外互联网市场上搬来的“他山之石”,并非腾讯原创,包括招牌产品即时通信工具QQ,到后来的门户QQ.com、QQ游戏平台、C2C电子商务拍拍网、博客空间Qzone、QQ秀虚拟物品等这些已经成功商业化运作的产品,以及创新中心目前正在孵化的项目。每当腾讯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新的服务时,都会被对手又恐惧又愤怒地指责不会创新,只会模仿。然而只要腾讯开始进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后来居上,这其中的奥秘与腾讯的创新模式密不可分。腾讯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之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存逻辑。网络世界瞬息万变、创新迭出,如果上马每一个新产品都要从头开始、循序渐进,那么不仅成本高,而且周期太长,因此通过向领先者学习和借鉴则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过程。然而,最关键的是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就腾讯的看家产品QQ来说,QQ本身是一个仿制品,但是离线消息、QQ群、魔法表情、移动QQ、炫铃等都是腾讯的创新,也正是这些创新使得腾讯能够最终胜出。每个人对创新的理解不同,马化腾认为“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产品等方面,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用户体验的创新”。对于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来说,所有创新的价值落脚点是要找到与产品创新相匹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