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doc_第1页
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doc_第2页
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doc_第3页
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doc_第4页
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排序题练习 (附参考答案)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BC D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在阳光下,周围的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式的飞絮漫天漫地洒下来。_A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B成群的灰雀不时像一片乌云似的从玉米地里腾空而起,又像冰雹似的纷纷散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百舌鸟在割过的草地上空低飞盘旋。C潮湿的树木缄默无声,轻绡似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鸣声,呜呜咽咽的,好像从它们的心灵深处发出来的。D河面足有一里多宽。浪涛一个跟着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了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了哇哇的响声。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清晨,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_,_,_,_。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得无限的醉意。纷披的柳条中,不时转出一两点灯光,淡淡的,晕晕的。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参差差、毛绒绒的。ABC D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澈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地上也蒙盖上了灰色的露水。D它射下几缕微微的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了整个树林。5.(2013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 B.C. D.6.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 , , , , ,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 BC D7.(2013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 B.C. D.8.(2013浙江卷)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9. (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B.C. D.10.(2013山东卷)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答: 11.(2013天津卷)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会更为节能、舒适。而新能源在不远的未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答: 律诗排序补充 七律的粘、对: 粘,是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偶数字二、四、六的平仄相同,最后一字平仄相反。对,是指对仗,七律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每联偶数字平仄相反(相对),最后一字平仄也相对。而且,上下联的读音节奏相同,同节奏的字、词词性相同。解题步骤:(1)由律诗押韵的特点确定奇句和偶句;(2)由对仗的特点确定颔联和颈联;(3)由平仄的特点确定首联和尾联;大多数诗歌都是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按照常规往往是“叙事写景在先,议论抒情在后”。据此,可以推知非对偶两联中,描写叙事为主的一联一般为首联,重在抒情议论的一联一般为尾联。(4)根据内容,整体排序,确定答案。有的时候,仅仅从押韵和对仗的角度,还不能确定律诗的顺序,这就要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了。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这四个层次安排不当,诗意便不能连贯。这对我们排列诗序是大有帮助的。【练习】1、下面是北宋黄庭坚的一首七律寄黄几复,请根据诗句的平仄及押韵等特点,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入诗中空白处。我居北海君南海, (1) 。 桃李春风一杯酒, (2) 。持家但有四立壁, (3) 。 想得读书头已白, (4) 。江湖夜雨十年灯 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雁传书谢不能 治病不蕲三折肱A. B. C. D.2、王维新晴野望整首诗的正确顺序 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郭门临渡头碧峰出山后 白水明田外村树连溪口新晴原野旷倾家事南亩 A、 B、 C、 D、3、整首诗的正确顺序:( )莲动下鱼舟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王孙自可留竹喧归浣女空山新雨后随意春芳歇清泉石上流A、 B、C、 D、4、下面以打乱次序的王禹偁的村竹,作排序:马穿山径菊初黄万壑有声含晚籁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叶落胭脂色数峰无语立斜阳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信马悠悠野兴长。排列这首诗的顺序-5、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次序正确( )1、调角断清秋 2、征人倚戍楼 3、春风对青冢 4、白日落梁州5、蕃情似此水 6、长愿向南流 7、大漠无兵阻 8、穷边有客游A、12567834 B、56781234 C、12347856 D、56127834绝句顺序的排列可分三步:1、找韵脚,确定第三句。 绝句一、二、四句押韵,由此可断定不押韵的就是第三句。(绝句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但由于不入韵的少,且易判定,在此不讲) 2、根据平仄相黏确定第二句。 3、根据内容确定首尾两句。练习1、 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2、柳宗元酬曹待御过象县见寄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破额山前碧玉流 B.欲采频花不自由C.骚人遥驻木兰舟 D.春见无限潇湘意。1 【答案】D(本题是由语境排序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依据所给的语境确定首句应为,引用歌词,是对的评价;“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与“其实一切都在改变”相对应;紧承而来。因而确定顺序为:。)2 【答案】A(题干选文写的是暮春景色,基调欢快、喜悦;B、C两项情感抑郁、惆怅;D情感激昂、愤怒。)3 【答案】C(可从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考虑。)4 【答案】B(注意陈述主体“太阳”,排除A、C;注意后文内容“甜美的倦意”,排除D。)5. 【解析】选。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句介绍语言的作用,句说的是运用语言要讲究艺术,引出了“修辞”,句说的是好的修辞符合语法规律,句应紧跟,如果不符合语法就不会有好的修辞,句说的是用修辞的特殊情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6.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连贯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也是备考时的难点。近年来,连贯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面对五花八门、题型不断翻新的连贯题,要克服仅凭语感判断的简单做法,注意从陈述对象、语体色彩、前后照应、逻辑关系等多个角度思考。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比如,根据逻辑关系,应在后面(是也是),据此,排除D项,根据前后照应,是解释循环经济的,应紧连语段的第一句的定义,是说循环经济的作用,应在语段最后一句的前面,所以选C。7. 【解析】选C。本题意在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讲涉及环节多,接着说消除各环节隐患,故应排在后,是总结性语句,应放在最后。8.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文段是讨论白话与文言的关系,所以D项不合要求。文段中“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强调的是“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B项“文白相济,见真求新”没体现出“紧要关头”。A项和C项说法相反,根据文段意思可知应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9.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语,注意上下文的承接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因此第一空只能选而不能选,而与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符合文段标点符号。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因此选C。10.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解答排序题首先要明文体,抓思路。看看所给文段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由此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根据问题的不同巧妙解答题目。其次要明话题,抓中心。弄明白作者是紧紧扣住什么来行文的,由此抓住文段的中心,快速解答题目。再次要明词语,抓标志。紧紧抓住文段中反复出现的重点词语,由此来把握作者的意义指向,顺藤摸瓜,巧解题目。本题的六个句子构成议论性的文段,是结论性句子,体现了全段的中心意思,应在最后。由俗语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