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28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案 人民版专题概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来内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洋务思潮兴起,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良和共和国道路的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旨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历经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考纲要求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2.维新思想。3.新文化运动。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点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师夷长技”1背景2.代表人物思维导图地主阶级三个派别对西学的态度史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序解读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抗外来威胁,维护清政府统治。史论1“睁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史论2正确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含义: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2)背景: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鸦片战争中中国连连失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抛弃旧观念,关心时局。(3)影响: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的封闭状态和“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1 (2013福建高考)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答案a解析张之洞的劝学篇对“中体西用”从理论上作了系统论述并使之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由此并结合材料主题可知b、c、d三项不正确。“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是指中国顺应工业化的时代潮流,学习西方科技,故a项正确。2 (2013重庆高考)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此题的关键词句一是“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其含义是知道抵御外国的侵略虽然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二是“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四洲志主要介绍了西方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天演论的基本思想是优胜劣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3 (2013大纲全国高考)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答案d解析本题以劝学篇切入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思想的比较,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张之洞是晚清地方督抚,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思想相对开明,但其主张并不能代表整个清政府,排除a、c两项;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的著作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共鸣,既可看出洋务派思想没有完全过时,又可看出其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排除b项。答案选d项。4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等信息可以排除a项,再根据“最初觉醒”,应指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思潮萌发,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5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王朝答案a解析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当时,林则徐等人已经看到外来威胁的严重性,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天朝”已经落后于西方,因此不会产生“振兴”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他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他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考点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一、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1背景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5主要人物及主张6影响思维发散19世纪末维新思想盛行的原因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必修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必修2)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必修3)二、走向共和与新文化运动1.革命派主张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2.激进派主张用西方的文化改造中国文化思维导图新文化运动知识拓展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关键词民主(德先生)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科学(赛先生)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道德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公民道德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臣民道德)新文学平易、新鲜、通俗的国民文学旧文学雕琢、陈腐、艰涩的贵族文学一、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想史料一“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解读郑观应曾是洋务派代表,后来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认识到洋务派的不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所以,史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史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解读史料表明了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手段,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思想。史论比较19世纪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领导地主阶级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重点先进科技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西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学习西方民主、共和与科学的进步思想史料一“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袁世凯祭孔令解读史料表明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股尊孔复古文化逆流。史料二“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解读陈独秀认为孔教已不适于当时的社会,随之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则标志着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史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解读史料表明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以民主反对专制,以科学反对迷信与蒙昧,启发民智。史料四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解读陈独秀的主张是“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由此可见,他的主张是要么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要么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二者不相容。因此,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是持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史论1近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早期维新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法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层层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4)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并围绕着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得到初步实现。(5)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宣扬民主与科学,倡导新道德、新文学,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史论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1)两个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的制度;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十月革命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2)三个层面:器物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3)三大特征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不断促进中国人思想的解放。内容上,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1 (2013安徽高考)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是解题关键。材料主旨是认识到国民的重要及唤起国民。说明梁启超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2 (2013江苏高考)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提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使“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因此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为d项。3 (2012海南高考)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苦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从题干表述看这一新学派的特点是中西方思想的结合,而其中对西学的认识“支离破碎”,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a项不能构成“新学派”,c、d两项比较系统地宣传西学。4 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严复认为,自秦以来,国君从人民手中窃取了权力;国家本来是人民的公有财产,王侯将相,本来是国家的公仆而已。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主张。故选b项。5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这段话反映的应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变法,大兴民权b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c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d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信息中实现“自主自由之人格”,“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等信息可知,该思想主张实现民主自由,摆脱奴隶之羁绊,实现思想解放。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故选c项。严复:福建侯官人。他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师助学(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并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2)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3)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发表论文、论著、演讲、论战、成立一些组织等。史料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劳动界解读史料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思想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发生了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史论1十月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苦寻找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它在指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史论2近代前期学习西方概貌1 (2012上海高考)“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同时宣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2 (2011浙江高考)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 bc d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中提到了马克思,但是并没有表明“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由此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3 “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后期 d解放战争后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俄国”“工人”“快到中国”,可以判断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故选c项。4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答案a解析注意“1929年”这一时间信息,这一时期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宣传部门利用五四运动十周年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称之为“过火”。故本题选a项。5 (2013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3)庶民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庶民”及所学知识可知是庶民的胜利。结合时间“1918年”、“资本主义的失败”,“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使先进的中国人向苏俄学习,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二者根本对立。错误。维新派与革命派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二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共同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2 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则“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正确。康有为借用孔子权威来宣传变法,陈独秀通过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民主、科学”,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3 陈独秀、李大钊都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因此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错误。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来讲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前期都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他们才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表。4 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正确。新文化运动只是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2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根本目的并非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为了维护已经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3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4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5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6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它既是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练出高分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轨(track)、火轮机(l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b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 c项错在“全面”;d项错在“政治制度”。2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的忠实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材料强调林则徐维护旧时代的实质。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3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变迁。a项不符合“1860年”这一时间限制,c项不符合“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d项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1860年后,中国出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等。4 今之国若有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魏源 b洪秀全 c倭仁 d郑观应答案d解析材料中体现了要求与外国进行商战的主张。应选d。5 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的西学东渐。注意题中时间点“道咸(18211861年)以后”,可知“新”在介绍研究西学,b项包括a、c,社会主义传播是在清朝灭亡以后。6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答案b解析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项。7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d马克思主义者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维新和共和都没有成功,都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要解决这种现象,必须要唤醒民众,主张思想领域里的解放。故选c。8 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a项属于洋务派;b、d两项应属于维新派;c项是陈独秀主张不要只学习技术和制度,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故选c。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下图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b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d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答案a解析b项是魏源的贡献,c项中的四洲志是林则徐编译的而不是自己著作的。“开眼看世界”是指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故d项不符合其含义。10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早期维新派主张的理解能力。他们的主张是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a项是顽固派,b项是鸦片战争后的爱国人士,d项是革命派。故选 c。11“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犹如思想界的一大飓风,孔子改制考则如火山大喷火,二书给中国死寂的政坛和学界造成极大震荡,这使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众望所归的旗手。”根据材料,康有为能成为众望所归的旗手的主要原因是()a康有为的思想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得到爱国志士的肯定b康有为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人的学习方式、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c康有为的思想推动了国人关注时政d康有为的思想突破了“中体西用”命题,强调学习西方的“体”,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答案d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破产,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突破了中体西用的局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12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a全面吸收西方文化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d形成尊重自然和宽容的心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本质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反对专制制度的上层建筑即法制和民主。故选c。13.根据表格中图片和文字信息,完成表格中的空栏和后面的问题。代表人物主要言论与思想所属派别主要观点“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在后果之长技。”“若强中御外之策,唯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答案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先进知识分子);民主科学或马克思主义;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深入。解析本题以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出资合同范本
- 农村厨子采购合同范本
- 勘察设计合同范本全国
- 2024年河南信阳一五四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重庆镜辰美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售养殖用地合同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3.1耕海牧渔教学设计
- 买窑洞合同范本
- 临勤合同范本
- 助播商务合同范本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日新班)(无答案)
- 江苏省2024-2025年跨地区职业学校职教高考一轮联考(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租车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3篇
- 露天矿边坡稳定课件所有章节整合
- 运用PDCA提高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
- 《抗菌药物合理运用》课件
-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JGJ-T188-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教案
- TGDCMA 022-2024 信用园区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