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内容,文章以“启蒙”为线索,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读来耐人寻味。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夏日的夜晚,母亲伴着明月星光为他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猜谜语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设计理念:“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教学方法:1、努力追求诗意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触摸语言文字,感悟文本内容,从而构建文化的、和谐的语文课堂。2、充分与文本对话,多种方式读书学习,在品味语言、感情朗读和个性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 3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4引导体会母亲与月光的联系,初步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得到写作方法的启蒙。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齐读课题。2、月光是那样的柔和,那样的美,再读课题。3、母亲在月光下是用哪些方式为我启蒙的?(引说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4、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共同去聆听那月光下的启蒙。二、诵读歌谣,感悟启蒙1、激情导入:教师配乐引读第一自然段: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内。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子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2、母亲唱了许许多多的民歌童谣,课文中写了5首,找出来读一读,并选择你最喜欢的歌谣好好读读,想想你喜欢的原因。3、学生交流。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歌谣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感受到了什么?(1)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A、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谣?读了这首歌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是啊,忙了白天忙夜晚,一丝不苟洗衣衫,多么勤劳的母亲呀!母亲的童谣让“我”看到了劳动人民勤劳的美德!这种美德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谁能把母亲的勤劳读出来。C、让我们再一次齐声吟诵这首童谣,铭记勤劳的美德。(2)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A、你从这一首童谣感受到了什么?B、看这一对娘俩,即使在天涯海角,即使要过千山万水,也要去追求心中的梦想,也要去创造美好生活。母亲的童谣让“我”看到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指导朗读,读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C、人生的旅途,永远不能没有理想。让我们再一次齐声吟诵这首童谣,让理想引领我们奔向前方(学生齐诵)(3)多美的歌谣呀!童谣也毫不逊色,那么有哪些同学喜欢这三首童谣的呢?请你谈谈你读后的收获或喜欢的原因。A、读歌谣,谈体会。B、小结:通过这三首童谣,我们仿佛看见了勤劳的小红孩、贪吃的小老鼠、幸福的毛娃。这些充满乡土的气息、浓郁的诗情的童谣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C、指导朗读:那么怎么才能读出童谣的童趣,读出它的韵味来呢?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童谣用你喜欢的方式练读一下。可以有感情地读,可以用手打节拍读,甚至还可以用方言读。D、学生练读。E、指名读。4、读到这里,你对民歌童谣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歌谣里都蕴含着道理,让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5、课文中用哪些词语来概括了民歌童谣的特点呢?请你迅速地找出来,看谁的眼睛最亮?出示:明快、流畅、含蓄、风趣。6、小结:4、是的,歌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有的甚至使我们展开无尽的想象,真是太有味道了。7、同学们,刚才是我们自己读歌谣、谈感受,那么,母亲吟唱歌谣时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想听吗?(课件播放歌谣)你们听!母亲的歌声从篱笆小院里传了出来 8、同学们,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感觉到你们都被母亲那动听的歌谣所深深陶醉了,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9、你跟作者都想到一块儿去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出示第4自然段)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1)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了什么?(2)是呀,这就是吟唱。声音甜甜的,深情地、轻轻的,就像引读(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指名读。“音韵”的意思是?(和谐的声音) (3)俗话说:学贵有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花儿才有香味,母亲的声音怎么是芳香的?)(4)你可真会提问。是呀,母亲的声音怎么是芳香的呢?请你们抓住“芳香”细细品读一下。(5)小结:这“芳香”一词用得太妙了!让我们品出了母亲声音的甜美、轻柔;品出了母亲的歌声使孩子如痴如醉;品出了那一首首歌谣给作者带来的美好感受(6)那谁能把这芳香的音韵读好呢?小结:无数个童年的夏夜有这芳香的音韵相伴,怎不美妙呢?难怪作者觉得(引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10、我们知道,母亲不识字,她怎么会唱那么多的歌谣呢?请大家静心默读第五自然段,相信你会很快找到答案。(1)学生默读。提醒边读边圈划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2)学生交流,师随机引导。 歌谣就是这样由外婆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孩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看来啊,母亲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中学会的,。 (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二个长的不同意思,第一个长是“生长”的意思,第二个长是“产生”的意思。) (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教师提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作者孙友田的故乡在安徽省。我们知道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太高的原因,黄河经历了多次的改道,曾经黄河就从作者的家乡安徽的北部流过。由于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黄沙沉积,泥土十分贫瘠,自然就长不出丰盛的五谷来。那儿虽然土地贫瘠,但人们勤劳、智慧,创作、流传了大量的歌谣,这些歌谣像滔滔不息的黄河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11、母亲用这些歌谣引读(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1)你能抓住关键词说说这句话中的意思吗?(2)“混沌”是什么意思?(用课题中的一个词解释就是蒙)“豁然开朗”换个词来说就是恍然大悟,这个让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的过程就是启蒙。在月光下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就是月光启蒙。(3)听了母亲的歌谣,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你能联系课文中的民歌童谣来说说吗?(4)看,母亲的歌谣一下子让我明白了那么多,让我开始知道该做些什么,该向往些什么,这就是母亲给我的启蒙教育,母亲真是我的(生齐)启蒙老师。(5)指导读: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评价:A、读出了一个智慧的母亲;B、一个懂得感情的母亲;C、一个无私的母亲;D、通过你的朗读,母亲的形象我们的心中高大起来。)补充:点击“母亲把 ,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儿女的爱,诗情,想象、智慧、勤劳)四、学习讲故事、猜谜语、感悟启蒙1、教师深情叙述: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这样做会给我带来什么,其实呀,母亲吟唱的这些淳朴的歌谣,像月光般洒进我的心田,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她已经在潜移默化地给我爱的启蒙,诗的启蒙,这一切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看来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除了用民歌童谣,天资聪颖的母亲还用什么方式启迪“我”的童心呢?默读文章后面的部分。想想“我”从中又受到了怎样的启蒙。2、儿时的孙友田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着母亲讲了哪些故事呢?母亲是不是就给我讲了这两个故事呢?她还可能给我讲什么故事? 3、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母亲给我讲的神话故事可真多啊!同学们,如果你是孙友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着母亲讲的神话故事,看着高深莫测的夜空,你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呢?4、过渡:孩子们,你们看,高深莫测的天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母亲不识字,她却想方设法地启迪着我的智慧,丰富着我的想象。母亲说得那么投入。母亲就是用这些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启迪着我混沌的童心。引读: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1) 见过玉石雕像吗?使你想到哪些词?(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美丽圣洁)(2)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月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 (3)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位圣洁美丽的母亲读出来吗?5、夜深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母亲给我说谜语。这一段写得特有味儿,谁来和吴老师一起来分角色朗读10到13节。旁白大家一齐读。 师故意用斥责的语气读“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引导学生体会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6、看,我一时答不上来,又是母亲使我那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孩子们,你们看,母亲的肚子里有唱不完的歌谣,有讲不完的神话,有说不完的谜语,(师点板书)而这些都是我过去从未听说过的。母亲真是我的(生齐)启蒙老师。 五、学习第14节,感悟启蒙1、正因为美丽善良的母亲,在那些月色如水的夜晚,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给了我启蒙,所以多年以后,孙友田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因此在文章的最后,他满怀感激地这样写道:(映现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自由读,思考:你觉得月光下的启蒙是母亲对我什么的启蒙?2、是啊,正是这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给了我最初的民间文学的启蒙,想象的启蒙,诗歌的启蒙,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设计:飞向诗歌的王国)让我们再一次心怀感激之情,朗读这诗一般的语言。(配乐引读。) 感谢您,母亲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您,母亲是您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您,母亲是您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六、拓展延伸、想象说话、升华感情。1、深情描述: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令我骄傲、令我自豪的母亲! 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出示课件描述: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2、孩子们,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什么呢?拿起笔,写在纸上。出示: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了_;想起了_;想起了_3、学生交流:把你写的内容,深情地读出来。4、总结:多少年过去了,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就会想起那洒满月色的篱笆小院,想起月色里玉石雕像般的母亲,想起月光下母亲吟唱的一首首歌谣5、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又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像孙有田一样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和关爱,你也有深切的体会吗?说说你的母亲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6、课件出示诗歌:有一首诗歌是这样赞颂母亲的,让我们一齐来读读: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她让你任意地索取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7、同学们,母爱无私,母亲为我们付出地太多太多了,是她给予我们生命,是她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爱,是她给予我们启蒙教育,让我们一起大声地饱含深情地说:感谢您!母亲!(课件出示)七、作业超市1、从网上下载月光启蒙的姐妹篇母爱似水读一读。2、收集本地的歌谣、童谣。3、给母亲写一份感谢信,或制作一份小礼物。板书设计:月光启蒙唱歌谣讲故事 爱 飞向诗歌的王国唱童谣说谜语 教学反思:一、诗化意境,诗化品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可感的形象,深刻的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我在多处创设了诗化的意境,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展示,教师包含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到情感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诗化的意境为的是更好地重现文本的情感,我通过让学生自主品悟、感情朗读、表演朗读释放了内心情感,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同时,教师自始至终饱含深情的语言基调,也为诗化的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情感支撑。二、个性化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学童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去读文中的三首童谣,想想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读的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由熟悉的童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阳高县古城镇中学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1.2感受地球运动
- 2025-2030食品防潮包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铁路器材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针灸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年卫星整流罩合作协议书
- 六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
- 老年人关怀工作室活动计划
-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课时安排计划
-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运动俱乐部合伙协议格式范文
-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 金融知识与服务考核试卷
- 小组工作中的角色分工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 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读后续写 科学课的启示 讲义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沪科黔科版(贵州上海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8课 趣味陶瓷DIY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 儿童通信知识科普
- 基金会公益慈善项目管理办法
- 2024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尸僵形成后肌肉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