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无答案).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无答案).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无答案).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无答案).doc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年级综合测试历史试题(12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10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计60分)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封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封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3.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入阁由皇帝选任 行使宰相权力 取得决策大权 地位逐渐提高a b c d 4. 右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5.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 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 实现民主共和 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 避免外国干涉a b c d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学生罢课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7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8.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9.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1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人民均享有统治权利1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是当时的殖民霸主14.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5.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1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17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社会保障制度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19.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 b c d20.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共5题,计60分)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3分)应怎样理解西方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1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出现的新现象有何关系?(2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民族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奴隶与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材料二: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一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三: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会。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局限性 (2分)(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在民权方面的进步性体现在哪?(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23.(12分)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请回答:(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的是什么? 它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有哪些影响?(3分)(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哪些积极表现?(3分)(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2分)24(11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1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分)(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1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1分)25(13分)“全球化”一词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