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 2.doc_第1页
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 2.doc_第2页
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 2.doc_第3页
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杨腾飞,施昆,汪奇生(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摘 要】CRITIC与变异系数定权都是一种客观的定权方法,能克服常规经验定权的不足。本文将这两种客观定权方法引入导线网平差中,并与常规定权方法进行比较。由应用实例可验证其优越性。【关键词】客观定权;导线网;CRITIC;变异系数【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Traverse Network Adjustment Weighting on CRITIC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s Abstract:CRITIC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weight is a kind of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conventional experience weight. In this paper, The two kind of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 traverse network adjustment,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weighting metho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it can verify its superiority.Key words:objective weighting; traverse network; CRITIC; variation coefficientYANG Teng-fei,SHI Kun,WANG Qi-sheng( Faculty of L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1引言导线网是测量控制网中的一种常见网型,其布设简单灵活且通过同时观测边长和角度来发挥两者的优点以提高点位精度,在当今仍应用广泛1。在导线网数据处理时,常规的方法是通过厂方给出的仪器测角、测边精度来组成先验权阵进行平差处理。由于先验的仪器精度往往与实测精度不一致,这就造成平差不合理影响最终的点位精度2。文献3阐述了二次定权法与Helmert验后方差法的定权原理,这两种方法理论上较为合理且平差精度有所提高,但其计算较为复杂。文献4将熵值法这种客观定权法引入导线网的平差中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另外两种客观定权法,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导线网平差中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2客观定权理论2.1基本原理客观定权的基本原理都是以被评价对象的指标值构成的决策矩阵来确定指标权重,这样就排除了专家意见等容易受主观影响的成分4-7。其定权步骤如下:(1)对原始决策矩阵X 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其中: (1)(2)由标准化矩阵求出影响因子的出现概率 (2)(3)求出各指标的权重 (4)最终定权结果为: (3)其中不同方法求出的各指标权重不同,本文主要介绍如下两种客观定权方法。2.2CRITIC法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简称CRITIC) 5。是以对比强度和评价指标之间的冲突性为基础确定指标的客观权数。对比强度表示同一个指标各个评价方案之间取值差距的大小,以标准差表示,标准差越大各方案之间取值差距越大。评价指标之间的冲突性是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如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说明两个指标冲突性较低5-6。第 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冲突性的量化指标为,其中为评价指标 和之间的相关系数。设表示第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则可表示为: (4)越大,第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所以第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应为: (5)2.3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此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7。(1)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6)式中:是第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是第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项指标的平均数。(2)各指标的权重为: (7)2.4在导线网中的应用在导线网测量平差中,角度与边长的观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一个角度和一条边的观测值可以组成一个被评价对象4。角度与边长的观测精度可以由角度与边长组成的决策矩阵来客观反映。3应用实例有一导线网,共观测了10个角度,7条边长。测角中误差为,测距精度为。其观测值见表1所示。分别按上述所述方法进行定权,其结果见表2。由所得权阵再按间接平差原理对导线网进行平差,其待定点平面点位平差精度见表3。表1导线网观测值编号角度观测值()编号边长观测值(m)186 43 161221.65002182 22 432195.84303188 59 573229.35604115 23 374189.78105176 33 43598.16306123 09 056151.48007131 27 467187.75108165 40 299165 59 5810113 08 37表2各种方法的定权结果观测值编号经验定权CRITIC定权变异系数定权角权边权角权边权角权边权L1(S1)10.450.03640.14180.03820.1436L2(S2)10.510.15220.16960.15080.1682L3(S3)10.440.14440.15440.14370.1568L4(S4)10.530.13670.14380.13380.1445L5(S5)11.020.04280.10800.04630.1055L6(S6)10.660.11830.14600.11640.1439L7(S7)10.530.08530.13640.08570.1376L810.03700.0402L910.11520.1150L1010.13180.1299由表2可知CRITIC法与变异系数法定权所得权阵与常规定权所得权阵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在导线网中,边长与角度同时影响其精度,而常规定权方法仅依靠经验值来定权,通常与实际所测值有偏差,因此,不能合理分配其边角权比。对两种客观定权方法进行比较时,可见其权阵相差不大,这是因为两者定权的方法都是客观定权即同时考虑了边长和角度的影响,其差异只是由于其具体定权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表3导线网待定点平面点位平差精度评定结果(mm)点号按常规定权按CRITIC定权按变异系数定权点位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点位中误差P118.071812.910212.9000P220.568715.446415.4429P314.702312.621012.6119P414.073111.283911.3258P514.682913.213213.224716.419813.094913.1011从表3的平差结果可知,运用CRITIC法与变异系数法定权平差所得待定点平面点位精度均有所提高了,最弱点P2点的平面点位精度都提高了,比较这两种客观定权法,其之间相差不大但。可见,运用客观定权法对边角网定权进行平差所得值更为合理,且精度较高。4结束语本文将CRITIC法与变异系数定权法引入到导线网平差中,进行边角定权。与常规定权法相比,这两种定权方法更为合理,这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即不依靠先验值而是通过所测数据同时考虑边角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来进行边角定权。通过实例分析可知两种客观定权法在导线网平差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孔祥元, 梅是义. 控制测量学: 下册M. 2 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3陈本富,岳建平,席广永,二次定权平差法在边角网平差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9(10):18204王永弟,许承权,熵权理论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11):52545Diakoulaki D,Mavrotas G Papayannakis L.1995.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 The CRITIC methodComputers Operations Research,22:7637706王昆,宋海州. 三种客观权重赋权法的比较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48-49 7刘洪顺,变异系数赋权法对水准网平差定权方法的改进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42143作者简介:杨腾飞(1989),男,陕西西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3S技术及其应用Email:402553814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手机腾飞: 你的论文基于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导线网测量平差定权,经我刊专家初审建议修改。存在问题与不足: 2.4 节过于简单。对于两种方法在导线网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原理与导线网具体给出各量的确定方法。 3应用实例中,采用的例子精度太低不足以说明方法的应用效果。根据作者给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