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3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4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B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会聚在焦点上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如图3.1-1所示,一束光线射向虚线框中光学零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板玻璃 D平面镜S,S图3.1-2图3.1-13如图3.1-2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 B0.2m C0.3m D0.5m4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3.1-3所示,正确的图是( )图3.1-3A B C D5如图3.1-4所示,画出光线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O为圆心)图3.1-4图3.1-56如图3.1-5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下列光路图。7我国古代周礼一书中有“司烜氏掌以夫遂取火于日”的记载,这里的“夫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作用。8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3.1-6所示,在一个用开有细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安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丝处在凸透镜的_的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图3.1-7图3.1-69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3.1-7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 ,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_。10小明和小红在课堂上测量了老花眼镜的焦距。他们联想到:能否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呢?于是,他们在课后对此问题展开了探究:(1)他们想到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回忆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请你帮他们完成图3.1-17中的光路图。(2)如果要利用太阳光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他们还需要选择什么器材?答:。(3)请你在虚线框里帮他们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也可以画出示意图说明)。图3.1-8(4)根据你的设计,近视眼镜焦距的表达式是:。(5)若要使焦距测量得更准确些,在操作中要注意:。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2下列对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小孔成像、照相机照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 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3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图3.2-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潜水艇内的人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B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C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D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5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胶片上出现了景物清晰的像。此时一只蜜蜂刚好落在了照相机镜头上,此时胶片上的像( )A有变化,会出现蜜蜂的像 B有变化,整个像变得模糊不清C有变化,只是变得稍暗一些 D不会有任何变化6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7如图3.2-2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金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金鱼变浅,一条变大。前者是由于 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8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镜形成_像。观察图3.2-3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填“亮”或“暗”)。图3.2-3图3.2-29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会不会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请说明理由。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3.3-1中的 ( )图3.3-1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30cm C40cm D50cm4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 B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C像越来越大 D像先放大后缩小6小明同学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是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填“实”或“虚”)像。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3.3-2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 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图3.3-28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像,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填“前伸”、“后缩”或“不动”)。9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透 镜像的性质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10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3.3-3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图3.3-3(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3.3-3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3.3-4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的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3)当烛焰距凸透镜16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设备)。图3.3-9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1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图3.4-1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图3.4-1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面镜D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3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图3.4-2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3.4-2A B C D4把图3.4-3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图3.4-3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5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A小于5cm B大于5cmC大于10cm D大于5cm小于10cm6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 实像。产生近视眼后应配戴 眼镜来矫正。7在图3.4-4中,_(填“甲”或“乙”)图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填“凸”或“凹”)透镜。乙甲图3.4-48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正常人远处物体在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 )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 。如图3.4-5为物体在某人眼球内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眼睛疾病为 。BBAA图3.4-6图3.4-59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3.4-6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区看书,通过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10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3.4-7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甲A B C D 乙图3.4-7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1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显微镜 穿衣镜 潜望镜 老花镜 汽车观后镜 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ABCD2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D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5-1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图3.5-1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4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5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 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 镜。6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2和5,则通过此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物体的 倍。7小明同学由远处逐渐走近穿衣镜,他感觉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他的像真的变大了吗?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8如图3.5-2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的箭头,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 范围内。图3.5-2参考答案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1D 2B 3A 4B 5如图3-1所示 6如图3-2所示 图3-1图3-27会聚 8焦点 9气泡下方的水相当一个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小亮点10(1)如图3-3甲所示 (2)刻度尺、白纸图3-3(3)步骤:将近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与眼镜平行;用刻度尺量出白纸上亮环的直径为D;量出白纸到眼镜的离为L;量出玻璃镜片的直径为d,如图3-3乙所示。(4) (5)太阳光应正对着近视眼镜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1A 2D 3C 4A 5C 6放大镜 虚 7光的折射 虚 右 虚 8反 凸透 实 暗 9不能 指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图3-41B 2C 3A 4C 5C 6小于 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