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王蒙一、填空题1.优秀的作家开讲艰深的学问,也应当是别具风格、妙趣横生的。这就是 多年前所倡导的“作家学者化”理念。二、单选题1、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以契诃夫小说苦恼为论据阐述的论点是( )A.语言文字的修辞功能 B. 语言的心理功能C. 语言的信仰功能 D. 语言的创造功能2、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认为“仁孝忠信”、“礼义廉耻”本来是好词儿,后来变成人们厌恶的词汇,这是一种语言的( )A. 言不尽意 B. 言过其实C. 双刃剑 D. 狗屎化效应3、王蒙在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王蒙提及了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论述了( )A. 语言的记忆功能 B. 语言的审美宣泄功能C. 语言的交际功能 D. 语言的浪漫功能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王蒙创作的是(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班主任C活动变人形 D踌躇的季节5.“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但是起码马语没有人语这么发达。如果马语比人语还发达的话,那么今天王蒙这个位置上的可能就是一匹公马了。”这段话语突出体现了此篇演讲稿( )的特色。A.外松内紧 B.亦庄亦谐 C.取譬引喻 D.极具煽情6.“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就造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模式,我们一看到明月就会想到家乡你有没有真实的对于明月的感受。”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 )的陷阱。A.文不尽言 B.言过其实 C.落入俗套 D.扼杀创造7.“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这话多好呀但是现在你如果什么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它就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力量。”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 )的陷阱。A.文不尽言 B.言过其实 C.落入俗套 D.扼杀创造8.王蒙在论证语言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语言是把双刃剑”时,比较伊索话剧中“最好的菜和最坏的菜都是口条”,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类比法C.对比法 D.演绎法三、多选题1、根据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下列属语言的陷阱的是:( )A.掌握了“芝麻开门”就使密室的石门洞开 B.用语言倾诉进行精神分析治疗C.言过其实 D.言不尽意 E.语言的俗套四、问答题1.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一课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2.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概括了语言的三方面的功能:实用功能、生发和促进功能、浪漫功能,其中的浪漫功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请用简洁的语言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的 浪漫功能。第二讲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一、填空题1.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作者 明说“猪事”,实喻人世,表达了对 生活的不满与抵抗、对自由精神的肯定和敬意。2.王小波本以小说创作为主要写作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感于中国思想界之沉寂庸俗,他又选择了 的写作。3.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指 、 和青铜时代、三部中长篇小说集。二、选择题1、在看似荒诞的叙事中隐含着刺人的思想锋芒的作家是( )A.张爱玲 B. 贾平凹 C. 王小波 D. 王蒙2、王小波笔下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出了( )A. 猪比人带崇高 B. 人比猪更懦弱C. 对人的惰性的讽刺 D. 对猪的品性的赞叹。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没有运用的写作方法是:( )A. 寓言式写法 B. 把写动物的话挪用到人身上C. 漫画式夸张 D. 现实与回忆交织并进4、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大致可推知,王小波是一个( )A. 自由主义者 B. 享乐主义者C. 乌托邦主义者 D. 无政府主义者5、王小波对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态度是:( )A. 赞许 B. 赞许中有批判 C. 批判 D. 没有表示态度6、王小波的散文代表作有( )A. 黄金时代 B. 白银时代C. 青铜时代 D. 我的精神家园7、王小波思想随笔的最突出特点是 ( )A. 幽默诙谐 B.大气高亢 C. 盛气为文 D. 从容朴素 8、奥威尔以猪为主题的小说是( )A.思维的乐园 B.我的精神家园C.动物庄园 D.变形记 9、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临末揭示出全篇主旨( )A.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B.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 C.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D.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10、“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象征一种人,这种人是:( )A. 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卑躬屈膝B.以特立独行的做派博得人们的赞誉C. 敢于反抗不合理的束缚D. 鄙薄功名利禄,我行我素11、可与王小波列入同一精神谱系里的作家有:( )A.鲁迅 B.钱锺书 C.周作人 D.王蒙12.被誉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当代作家是( )A .鲁迅 B. 王小波 C. 巴金 D. 老舍三、简单题1.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2.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3.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第三讲 女孩子的花 唐敏一、选择题1、唐敏在女孩子的花中写到相传水仙花的变化由来是( )A. 一个女孩 B. 一对夫妻C. 两个仙女 D. 水气化合2.女孩子的花作者是当代女性散文家、小说家( )。A. 宗璞 B. 唐敏 C.张抗抗 D.毕淑敏3.以张洁、唐敏、张抗抗、迟子建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使中国( )的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异军突起、蔚为大观。A.先锋小说 B.改革文学 C.女性散文 D.寻根文学第四讲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一、填空题1.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30年代重返故乡,沿途写下的游记散文,后来整理成系列散文集 。二、选择题1、20世纪30到40年代以描写湘西风俗文化与山水人情为主的著名作家是( )A. 孙犁 B. 汪曾祺C. 沈从文 D. 张恨水2、沈从文先生晚年主要从事( )A. 中国股市研究 B. 中国服饰研究;C. 文物鉴赏 D. 小说理论研究。3、鸭窠围是( )A. 作者夜宿的旅馆名 B. 湘西下层民众的一绰号C. 湘西某民族的别称 D. 沅水流域的一个地名4、鸭窠围的夜一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 叙述 B. 描写 C. 议论 D. 抒情5.鸭窠围的夜中没有写到的是( )。A.渔人“赶白” B.烤火歇息 C.“吃荤烟” D.花鼓戏6.下列哪一部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A.柏子 B.故乡 C.边城 D.长河7.作品带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的作家是( )。A.巴金 B.沈从文 C.余秋雨 D.史铁生三、问答题1.如何评析本文所描写的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第五讲 李鸿章办外交 王元化一、填空题1.李鸿章办外交在文体上属于一篇 笔记,作者 是现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2. 是指有关国事朝政、典章制度、历史人物等的故事或传说,可以补充正史之未备。二、选择题1、李鸿章办外交中所引掌故名著是A. 清园夜读 B. 春冰室野乘C. 清园论学集 D. 郎潜纪闻2、在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中,王元化认为李鸿章在外交场合换衣服说明了?A. 不务实际的外交 B. 选择手段的错误C. 后人误传,不切实际 D. 外交的正确方法3、李鸿章办外交提到曾纪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A. 中国文化的鄙陋 B. 中国文化的独特C. 中国亟待现代性 D. 外国亟待学习中国三、名词解释1.掌故第六讲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填空题1、“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几句话被镌刻在_的墓碑上,是对他的一生人格精神的高度评价。这篇铭文的写作者是_。2.“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一句中,“佥”的意思是 ,读音为 。3.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文的作者是 。4.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文,以其标举“独立之精神, ”而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二、选择题1.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指的是( )A. 大学的精神 B. 学者的人格理想C. 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D. 政治民主问题。2、“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这句话出自( )A. 陈寅恪 B. 张爱玲C. 汪曾祺 D. 叶圣陶3、陈寅恪提到,王国维“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这里的“一人”、“一姓”可以理解为( )A. 泛指,指的是某个人 B. 特指两个人C. 清帝或清朝 D. 王国维这个人4、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 )A. 文学家、哲学家 B. 历史学家C. 思想家 D. 教育家、科学家5.以下四位人物,不属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是(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 陈寅恪 D.赵元任三、名词解释1.碑铭四、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海宁王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选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五、问答题1.你如何评价王国维的自杀?如何看待自杀这一社会现象?2.碑文一般是歌功颂德的,而且讲究“为尊者讳”、“为逝者讳”,本文却有“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的说法,你认为合乎情理吗?理由是什么?3.本文的当代意义何在?第七讲 文心雕龙 知音 刘勰一、填空题1.文心雕龙被后人称为“体大思精”之作,其作者刘勰是_朝代的人。2.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作者首先指出“知音难求”的原因有以下三点:贵古贱今、 、 ,而后又从客观、主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3.“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一句中,储说指的是 的著作,“恨”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1、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是关于( )A. 文学起源论 B. 文学创作论C. 文学结构论 D. 文学批评和鉴赏论2、知音”典出自( )A. 孟子 B. 淮南子C. 列子 D. 山海经3.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是关于( )的。A.文学起源论 B.文学创作论 C.文学结构论 D.文学批评和鉴赏论4.文心雕龙知音中,作者首先分析“知音难求”的原因不包括( )。A.信伪迷真 B.崇己抑人 C. 贵古贱今 D.深识鉴奥 三、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第八讲 庄子 秋水(节选)一、填空题1、庄子秋水一文的主旨在于: 2.“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一句中,“虚”的意思是 ,“笃”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1、先秦诸子散文中不使用语录体的是()A. 论语B. 庄子C. 老子D. 孟子2、庄子秋水一文的主旨在于()A. 描写秋天河水的美丽动人B. 感叹时间、空间的博大深远C. 表达庄子对于生命的悲观态度D. 论证人类认知的有限性以及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不确定性3、:“死生亦大矣!”出自()A. 庄子引老聃语B. 庄子引仲尼语C. 老子引庄周语D. 老子引仲尼语4、庄子秋水以“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了()A. 大小之辩及其不确定性B. 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局限的道理C. 庄子对生死的旷达态度D. 井蛙、夏虫等生命短暂的可悲5.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汪洋恣肆,且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韩非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6.“井鼃不可以语与海”、“夏虫不可以语与冰”和“曲士不可以语与道”三句话分别指的是受到( )三方面的限制。A环境 地域 时间 B环境 季节 空间C空间 时间 教化 D季节 时间 教化7.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A.无限的 B.有限的 C.巨大的 D.重要的8.成语“贻笑大方”出自( )。A.诗经 B.论语 C.战国策 D.庄子9.庄子的思想来源于老子,他与老子合称为“老庄”,同属于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10.下面那句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A.来者可追 B.成人之美 C.望洋兴叹 D.闻过则喜11.前人形容文思特色为“能飞”的作品是(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三、名词解释庄子四、按要求回答问题(1)庄子.秋水一文,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他们,并说明其效果如何。(2)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第九讲 徐文长传 袁宏道一、 填空题1. 明代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被称为 “公安派”的首领,他在文学上主张“_,不拘格套”2. “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一句中,“浸浸”的意思是 ;3.“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中,后一个“奇”的意思是 。4.徐文长传的作者是 (朝代)的 。全文以“ ”字为文骨,既是徐氏的人生写照,又准确概括出徐氏艺术成就的特色。二、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2)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3)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第十讲 礼记 大学(节选)一、填空题1.“大学之道,_, _, _。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出自 。2. “四书”是指大学 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 春秋。3.儒家的教育追求“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内圣,即所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自我道德修养;外王,即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化,所谓_、_、平天下。二、选择题1、礼记大学的核心纲领是:( )A.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齐家、治国、平天下C.格物知致D.修身养性2、儒家“内圣外王”人格理想的经典表述的篇章是( )A.论语.先进B.孟子.梁惠王下C.世说新语.任诞D.礼记.大学3、礼记大学中,“知止”的含义是:( )A知道一切 B 知道应该达到的目标C 知道应该停止的地方 D 智力所不能达到的领域4、下列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礼记是东汉晚期编订的。B 礼记是在唐代开始受到重视起来的。C 在明代,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被列为四书。D 礼记据传是曾子所作。三、名词解释1.“四书五经”2.“三纲八目”四、问答题1.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课本所节选大学(第一章),集中阐述了那些内容?3.大学(第一章)中提到了“三纲领”,请解释一下三纲领的内容?4. 大学(第一章)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何在?5. 大学(第一章)是如何形成其雄辩气势?6.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求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一回事?能否统一起来?7. 如何理解大学(第一章)中的“至于至善”?第十一讲 现象七十二变 罗大佑一、选择题1.现象七十二变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有何象征?( )A.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B. 现代人中的聪明人C. 没有意义,是为了配合歌曲的旋律而加入的D. 时代的多变2、现象七十二变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 )A. 感叹传统道德体系的崩溃B. 表达对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的反思C. 领悟个性的丧失D. 强调人生的无常二、问答题1. 有人说:“假如乐谱失传,录音手段和设备丧失殆尽,那么80年代的邓丽君,也许就是两百年后的柳永;90年代的刘欢,可能就是三百年后的白居易。因此,从文学的、诗的意义上对他们的作品给予关注,显得非常必要,他们在歌中所表达的种种情绪和感觉,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和其他严肃艺术未必能表达得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 你认为流行歌曲能否成为经典?理由是什么? 3. 举出三段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第十二讲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一、填空题1.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我听着海涛闲话”,是诗人_写给_的诗句,表现了心智成熟的诗人对于生与死的安详、超然和从容的领悟。二、选择题1、戴望舒曾经受到法国的著名象征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 )A. 雨果 B. 魏尔伦C. 福楼拜 D. 波德莱尔2、在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戴望舒吟道:“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在这里,“闲话”包含了这样的意思( )A. 人们的流言蜚语B. 诗人和她的对话C. 海涛的声音,似乎萧红地下有伴D. 指的是本诗。3、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基调是( )A. 哀痛 B. 寂寞 C. 愤慨 D. 惋惜4、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作者用以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表达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的是( )A. 丁香 B. 梅花C. 红山茶 D. 白杨5、戴望舒的下列诗显示了他并非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 )A. 雨巷 B. 寻梦者C. 狱中题壁 D. 望舒草6、有关戴望舒与萧红的关系和交往,正确的一项上( )A. 萧红的呼兰河传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B. 两人很早就相识C.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是戴望舒多方奔走出版的D. 戴望舒和萧红属于同一文学流派三、问答题1.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只有短短的四行,却蕴藏了丰富的意蕴。这种意蕴的产生是由于诗歌中充满了对比性的要素,构成了多重对比关系。请试举出几种。3. 戴望舒的诗歌萧红墓畔口占的诗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我听着海涛闲话”,其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第十三讲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一、填空题1. 的作者是魏晋时期一群无名的文人,他们的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2. 的作者是魏晋时期一群不知名的文人,但其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梁代的 因其各篇风格相近,故收入文选,题为此名。二、选择题1、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以至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诗经 B.古诗十九首C.春江花月夜 D.归园田居2、“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 )A.乐府诗集 B.昭明文选C.玉台新咏 D.文心雕龙3、下列答案中,对“交疏结绮窗”一句解释错误的是?( )A. 交疏是指镂花的窗帘B. 绮是指窗户上花纹细腻的绫C. 这句诗是对想象中的楼阁的一种描绘D. 此句极言花窗玲珑工细4、下列选项中对古诗十九首中“无乃杞梁妻”一句解释错误的是:( )A. 正表现诗人由于想象而产生的感觉B. 是虚叙而不是写实C. 无乃是杞梁之妻的姓氏D. 作者借杞梁之妻暗喻自己的寂寞三、名词解释1.古诗十九首 2.“五言之冠冕”四、问答题1.默写并赏析西北有高楼。 2.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3.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第十四讲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一、填空题1.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 高企研发费用培训
- 2024北京通达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社会化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4兵器装备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 5 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评估检测题(单元测试)无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低噪声块(LNBs)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省荆楚联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 电缆桥架国标10216-2013
- 2025年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肿瘤预防宣传
- 体育体感游戏创业计划
- 中药药理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医药大学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6年级下册全册课时练习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