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8云南初二期末)下列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 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答案】A【解析】A. 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B. 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C.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D. 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选A.2(2018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初二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A.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B.照相机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C.幻灯机使用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我们看到正立的图像是因为投影片倒立插的缘故,故C对;D.近视眼镜为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错.3(2018吉林初二期末)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答案】C【解析】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4(2018云南师大附中初三期末)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用久的灯丝变细,是灯丝熔化的缘故B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D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A、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钨丝在高温下变成钨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D、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5(2019西安东仪中学初二期末)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的形成 B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冰柜门打开出现“白气” D春天,冰雪消融【答案】D【解析】A、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要放热。故A错误;B、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错误;C、夏天,冰柜门打开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出来的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错误;D、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D正确。6(2018四川初二期末)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BA是非晶体,B是晶体C物体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A加热7min时是固态【答案】C【解析】A. 物质A熔化时尽管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故A错误;B. 分析图象可知,A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这是晶体熔化时的图象,因此物质A是晶体,物质B从一开始加热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B是非晶体,故B错误; C.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就不变,所以物体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故C正确;D. 6min时物质A熔化结束,物质A加热7min时已经是液态,故D错误。故选C.7(2018四川初二期末)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质密度时,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物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答案】B【解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则,,可见:A、a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b物质的密度b1g/cm31.0103kg/m3,故B正确;C、a的密度是c的密度的3.5倍,故C错误;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与质量无关,故D错误。8(2018云南初二期末)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90g的水密封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A仍是90g B大于90g C小于90g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一杯90g的水密封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不变,仍为90g。9(2018重庆初二期末)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叙述中不可能是(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答案】D【解析】A. 大铝球的体积比小铜球的体积大,大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大,所以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有这种可能;B. 小铝球的体积比大铜球的体积小,小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有这种可能;C. 因为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实心铝球的体积比实心铜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但质量比铜球小有这种可能;D. 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则铝球的质量一定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但质量比铜球大,不可能。10(2018福建莆田一中初二期末)有甲、乙两金属,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5,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2,那么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A4:5 B5:4 C5:1 D1:5【答案】B【解析】=,甲乙的体积之比:=.二、填空题(共30分)11(2018云南初二期末)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Hz20000Hz。【答案】音色 20 【解析】音色反应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根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12(2018北京初二期末)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另一侧距离此透镜10cm处的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透镜的焦距约为_cm。将蜡烛放在距离此透镜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选填“实”或“虚”)像。【答案】10 倒立 放大 实 【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15cm处,此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3(2018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初二期末)去年以来,南方持续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南方各地都实施了人工降雨,这是通过打到天空中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_(填一物态变化)为气体,并从周围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来实现的。【答案】升华 吸收 【解析】打到天空中的干冰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14(2018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初二期末)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海波在第九分钟末,是_态。(选填“固”、“液”或“气”)【答案】液【解析】由图象知,海波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9min完全熔化完,所以在第9min处于液态。15(2018吉林初二期末)为了节约用水,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埋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这是采用减小_的方式,减慢了水分的_。【答案】水的表面积 蒸发 【解析】由题意可知,把细水管理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这样可减小水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份的蒸发,从而达到了既节水,又能使水直达根部的效果。16(2018献县垒头中学初二单元测试)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并且_,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使火箭温度_。【答案】熔化 汽化 吸热 降低 【解析】火箭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火箭被高温烧毁,就在火箭的顶端涂上特殊材料,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进而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火箭的温度。17(2018山东抬头寺镇中学初二期末)如图所示,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前,应先将游码调到标尺的_刻度处,再调平衡测量中,天平调平衡后砝码的示数以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g【答案】零 151.4 【解析】(1)正确使用天平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然后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每一个大格是1g,每一个小格是0.2g,所以物体的质100g+50g+1.4g151.4g.18(2018四川阆中中学初二期末)一块质量为20 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cm3。水1.0103 kg/m3,冰0.9103 kg/m3【答案】不变 20 【解析】冰化成水,状态改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因为,所以水的体积为V水20cm3。19(2018全国初二期末)小军到超市买来了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当他喝了一口后,其矿泉水的质量_,体积_,密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小 变小 不变 【解析】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口后,含有的物质变少了,水的质量变小,但仍是水,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矿泉水的体积变小。20(2018江苏初二期末)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啤酒由液体变成固体,质量_(变小/不变/变大)、体积_(变小/不变/变大)、密度_(变小/不变/变大)【答案】不变变大变小【解析】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啤酒由液体变成固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蟻=mV得到密度变小。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4道题,共28分)21(2018福建初二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cm。(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处(选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的放大的像。_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3)如图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10 B 放大镜 放大 40 远视 【解析】(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即凸透镜移至40cm刻度处,在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22(2018云南初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选填“快”或“慢”),熔化过程经历了_min。【答案】B 38 晶体 吸收 固液共存 50 慢 3 【解析】(1)A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选B,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8;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物质是固态是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30。物质是液态时,吸热2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所以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慢。由图知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23(2018辽宁初二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某物质进行加热,该物质从熔化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 (1)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2)01min比45min升温_。 (3)在BC段所示的过程中,该物质_热量,是_状态。(4)由图像知它的沸点是_,它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若把该物质带到珠穆朗玛峰加热至沸腾,它的沸点将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晶体 快 吸收 固液共存 100 不变 降低 【解析】(1)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2)由图象可知,01min温度变化20,414min变化100,每分钟变化10,故01min比45min升温快;(3)由图象可知,在BC段所示的过程中,物质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是固液共存状态;(4)由图象知液体的沸点是100,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5)若把该物质带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气压低于地面大气压,加热至沸腾,它的沸点将降低。24(2018辽宁初二期末)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原理:_;(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g。(3)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4)将矿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 高企研发费用培训
- 2024北京通达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社会化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4兵器装备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 5 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评估检测题(单元测试)无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低噪声块(LNBs)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省荆楚联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 电缆桥架国标10216-2013
- 2025年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肿瘤预防宣传
- 体育体感游戏创业计划
- 中药药理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医药大学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6年级下册全册课时练习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