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2011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_第1页
教育原理2011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_第2页
教育原理2011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_第3页
教育原理2011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_第4页
教育原理2011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四川省教育厅所 属 学 校 宜宾学院课 程 名 称 教育原理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教 育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教 育 学课 程 负 责 人 刘 维 鸿申 报 日 期 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一一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信息1-1基本信息姓 名刘维鸿性别女出生年月1953.2最终学历大学职 称教授电 位教育硕士职 务院长传 真08313555018所在院系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E-mailY通信地址(邮编)四川省宜宾市酒圣路8号(644000)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课程:(1)教育原理,专业基础课,周4,5届学生约200人。(2)教育科研方法,专业基础课,周四学时,5届学生约150人。(3)普通教育学,基础课,周3学时,5届计学生约300人。(5)德育学,专业基础课,周四学时,5届学生约150人。2、实践性教学(1)课程见习指导200人。(2)毕业实习指导100人。(3)毕业论文指导25人。3教学研究课题高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04-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负责人;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研究,2006-2009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负责人;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2006-2008校级课题,课题负责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负责人;4教学论著及教研论文20022011撰写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大学生成长手册5、教学表彰2004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负责人2000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负责人2008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主要负责人2006宜宾市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独著)2010年全国教育学会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等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学术研究课题20012006年省级课题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研究第三负责人;20002005年贫困地区普九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级世行贷款项目课题,已结题,课题负责人;20032008年省级课题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第一负责人,已结题;2、学术论文:刍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社会道德体系的特点及形成J,社会科学研究,2003(4)论教师成长的环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论大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及防治J,天府新论,2003(6)爱因斯坦与素质教育J,四川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1)紧握启蒙的钥匙J,北方论丛,2003(6) 走出学习的误区J,中外教育科学,2003(15)陶行知“中国式教育道路”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9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傅朝鼎性别男出生年月1946.03最终学历研究生毕业职 称教授电 位无职 务宜宾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传 真无所在院系教师教育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宜宾市酒圣路8号(644007)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课程学校管理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04级本科,周四学时,学生42人。教育法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05级本科,周四学时,学生40人。管理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06级本科,周四学时,学生45人。学前教育管理学,专业基础课,学前教育专业07级本科,周四学时,学生25人。教育法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07级本科,周四学时,学生37人。教育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师教育专业08级本科,周三学时,学生61人。2、实践性教学指导教育学专业03级、04级、06级本科学生14人毕业论文;指导应用心理学05级学生4人毕业论文。指导教育学专业07级学生2人、应用心理学0/7级学生2人毕业论文。受聘为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指导教育学原理专业方向教育硕士生4人毕业论文。3、教学研究课题宜宾学院本科教学精细化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省教厅立项,主研新建师范院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研究,省级课题,参研校级精品课程管理心理学项目主持人,主讲教师校级精品课程学校管理学,主讲教师院级教改项目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主持人4、教学研究论文论技术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04(3)谈“三级评教”系统中的“学生评教”J,宜宾学院学报,2007(12)5、教学表彰参研课题宜宾学院本科教学精细化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主研人员,排名第四,获2008年宜宾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学术研究课题校本培训研究与实务,省教厅立项课题,项目主持人,已结题;宜宾市中小学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宜宾学院立项课题,项目主持人,已结题;宜宾市寄宿制农村中学管理现状调查研究,宜宾市社科联立项课题,已结题;2、学术论文毛泽东教育本质论的现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5(6)谈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按类发展J,湖湘论坛,2005(10)谈毛泽东倡导的教育方针与全民素质教育J,湖湘论坛,2005(8)3、学术表彰独著专著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实践获2004年宜宾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著论文浅谈创新能力与问题意识获2004年宜宾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编著工具书教学技能培训与检测指导获2004宜宾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2)2-1基本信息姓 名蒋泓洁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8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位学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644007研究方向基础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课程(1)教育原理,专业课,周4学时,2届计学生约80人。(2)教育研究方法,专业课,周4学时,5届计学生约300人。(3)学前卫生学,专业课,周4学时,2届计学60人。(4)教育学,公共课,周3学时,2届计学生100人。2、实践性教学(1)辅导学生“教育科学研究”课外实践300人。(2)承担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教工幼儿园、金沙江小学、江北实验小学、岷江路小学等单位的教育科研指导工作。(3)检查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约50人。(4)指导学生毕业论文62篇。3、教学研究课题(1)院级精品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08年,主讲教师。(2)院级教改课题:“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研究,2007年,主持。4、教学成果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教学表彰(1)2009年11月获宜宾市“李硕勋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2007、2009年被评为宜宾学院学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学术研究课题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2007年,主持。2、学术论文(1)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从教师的职业压力论对教师的管理J,湖湘论坛,2005(6)(2)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9)(3)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0(1),第二作者(4)对我国当前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第二作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3)2-1基本信息姓 名李尚卫性别男出生年月1967.10最终学历硕士职 称教授电 位硕士职 务教师学院副院长传 真所在院系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宜宾市酒圣路8号(644007)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教师教育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课程(1)教育原理,专业基础课,周4,8届学生约240人。(2)教育科研方法,专业基础课,周四学时,3届学生约150人。(3)普通教育学,基础课,周3学时,5届计学生约300人。2、实践性教学(1)课程见习指导约200人。(2)毕业实习指导1约00人。(3)毕业论文指导(含成教)120人左右。3、教学研究课题(1)宜宾学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四川省教改课题,2009年,负责人。(2)教育学,宜宾学院精品课程,20104、教学研究成果普通教育学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标准、途径J,教育探索,2010(1)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3)农村教师“农村感”:特质、意义及途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J,内江师院学报,2009(7)论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人文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提升农村教师的“农村感”N,中国教育报,2008715(4)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尊重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普通高校教材建设若干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5、教学表彰2006年,获宜宾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宜宾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学术研究课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川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题,2008宜宾市农村教师问题研究,宜宾市第二次人口普查课题,2008高校学术发展机制研究,宜宾学院科研课题,20102、学术研究成果基础教育价值论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教学与管理,2010(15)构建催生教育学术成长的良好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试析我国高校学术自由的缺失与应对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9(10)论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实践取向J,教育科学论坛,2009(12)论人文奥运教育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师,2008(4)教育主体间性特点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1)3、学术获奖2009年,宜宾农村教师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一文获宜宾市农普办征文三等奖2010年,基础教育价值论获四川省第十四次社科三等奖、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4)2(4)-1基本信息姓 名任红亮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11.29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08313530291学 位教育学硕士职 务教学秘书传 真08313530960所在院系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E-mailR通信地址(邮编)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644007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2(4)-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教学工作年 份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学生数 总学时04-05 教育学 公共课 3 232 10804-05 心理学 公共课 3 187 10804-05 德育原理 专业课 4 72 42 05-06 教育心理学 专业课 8 84 14405-06 教育学 公共课 3 194 10806-07 德育原理 专业课 8 83 14406-07 教育学 公共课 3 142 54 07-08 德育原理 专业课 8 43 14408-09 教育学 公共课 6 296 10808-09 心理学 公共课 6 122 10808-09 教育科研方法专业基础课 4 30 7209-10 教育心理学 专业课 3 25 5409-10 教育学 公共课 6 400 10810-11 教育学 专业课 2 37 3610-11 教育学 公共课 3 300 54二、实践教学04-05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8人,指导实习生24人、见习生124人05-06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6人,指导实习生43人、见习生119人06-07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7人,指导实习生41人、见习生96人07-08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9人,指导实习生115人、见习生31人08-09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8人,指导实习生125人,见习生35人09-10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0人,指导实习生119人,见习生119人10-1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6人,指导实习生35人,见习生,42人三、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或著作1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学力的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06(4)2论合作学习模式下“合作”关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导刊,2005(1)3我国当前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5)4教学技能培训测试教程M,副主编,电子科大出版社,20075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2)四、获得的教学奖励1、2007年4月,被评为宜宾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2、2009年9月,被评为宜宾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4)-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学术研究课题1、论义务教育的公益性,院级课题,2006S07,20062009,项目负责人,已结题2、教育原理省级精品课建设,2006年,主讲人之一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院级精品课建设,2008年,主讲人之一4、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调查研,院级课题,2010S15,2010-2012,项目负责人5、高师院校师范生说课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教改课题,JG1013,项目负责人 二、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师资优化配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义务教育新进展J,中国审计,2009(3)3、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学力的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06(4)4、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7(6)5、对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7(5)6、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6)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刘维鸿女195212教授教育学教学及课程总体规划傅朝鼎男1946.2教授教育学教学及课程改革吴天武男19589教授教育学教学与课程改革郭平男19636教授/博士生教育管理学课程改革李尚卫男196710教授/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改革任红亮男197311副教授/硕士教育学原理教学及课程改革蒋泓洁女19638副教授教育学教学及课程改革黄正夫男197210副教授/硕士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袁宇男197311副教授/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改革贺永平男197412副教授/博士生高等教育原理课程改革刘伟男19763讲师/博士生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辅导与实训徐小为女19758讲师/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辅导与实训夏素荣女19726讲师/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辅导与实训张国平男1979.1讲师/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辅导与实训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本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硕士7人,博士生3人。本课程的教师年度考核每年均为称职以上,刘维鸿、傅朝鼎、蒋泓洁、李尚卫、任红亮等多名教师获得过院级奖项,是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学科教学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职称结构:本课程组教授5人,占36%,副教授5人,占36%,讲师4人,占29%,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本课程组博士、硕士10人,占71%,学士6%,占29%,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年龄结构:课程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60岁以上1人,占7%,5060岁2人,占14%,4050岁3人,占21%,3040岁8人,占57%,是一支年轻充满朝气师资队伍,为教育原理课程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支撑。学缘结构:课程组教师中教师来自川大1人,川师大4人,西南师范大学6人,云南师大1人,四川省教育学院1人,四川省党校1人,学缘结构比较合理,便于把各学校和专业特色融入到教育原理的教学和科研中,对本课程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师资配置:教育原理是我院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每年开课学生100人左右,14位教师专业互补,各有所长,承担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教学、课程改革、课程辅导与实训,为教育原理基础课教学工作、课程建设工作储备了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辅导和帮助。总之,本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原理教学以及辅导工作,并一直以来对经院式的传统教育原理教学进行反思,力图找到更好的模式来实施该门课程。该团队责任心强,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学效果好。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针对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课程组成员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对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现有在研教研课题多项市厅级课题,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并积极参与指导宜宾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立项,着力为基础教育科研输送人才,积极推动了实习基地的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意识与思想,为其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教育原理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原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指导今后的专业学习与教育实践。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科的最基础学科,不仅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同时针对宜宾学院此类师范为主的院校而言,对地方的基础教育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的意义重大。鉴于此,课程组将理论学习与课程见习、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态度得到和谐发展。目前,课程组在教育原理教学改革中实施解决了以下问题:1明确课程目标,提升课程地位我们认为教育原理作为教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不仅应传授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而且应培养学生的对教育的基本态度、情感与技能。课程组教师充分认识到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与研究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使我院学生在巩固专业思想、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养成良好的教育智慧和积极的教育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改进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多年教学与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有关以“教育原理”命名的著作有数十种,我国的教育原理著作要么范围过宽、与教育学没有什么区别,要么过于理论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原理应主要探讨教育的本质、发生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评价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将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实效性。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智慧为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我院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通过公开课、教研活动、学术会议、访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课程组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2010年,我院聘请了长期从事教育原理教学和研究的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吴定初、和全国著名德育研究专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易连云教授两位同国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指导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与影响力。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原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和力度的不断加强,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校内外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与科研互动。课程组积极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教育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课程内容的体系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养成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促进网络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手段,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是非常重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师生学术视野,课程组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交流,同时,还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大量的可供下载和欣赏学习的电子书籍等教学资源,不断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增强本课程的影响力。6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培养实践能力课程组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密切与宜宾实习基地的资源。课余时间,课题组老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五庙街小学、二中、忠孝街小学、青年街幼儿园、鲁家园幼儿园等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与课题研讨,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7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组改变了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课程组老师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回答问题、质疑、作业、课程论文、期末考试、读书笔记、教育调查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增强了学生课程建设的主人翁精神、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与实效性,真正实现了发展性课程评价。二、课程组主要教学研究成果1、主要教研论文与著作刘维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中央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蒋泓洁.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李尚卫. 基础教育价值论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李尚卫、吴天武. 普通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郭 平. 新时期教育教学与管理探索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郭 平.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C,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吴天武. 班主任工作原理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李尚卫等. 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尊重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李尚卫等. 构建催生教育学术成长的良好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李尚卫. 提升农村教师“农村感”N,中国教育报,2008715(4)李尚卫. 论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人文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李尚卫.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3)李尚卫.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标准、途径J,教育探索,2010(1)李尚卫. 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 ,教学与管理,2010(15)任红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师资优化配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任红亮. 对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7(5)任红亮.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6)任红亮.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1)吴天武.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J,川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4)吴天武. 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5(8)吴天武.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4)吴天武. 继续教育专业化:在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人教育,2005(3)吴天武. 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5(6)吴天武. 关于人性化教师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吴天武. 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观念的革命J,成人教育,2006(8)郭 平. 高校青年学生的素质特征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7(2) 郭 平. 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的理论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4)郭 平.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当代青年成才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7(7)郭 平. 用大学理念引领高校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10-21郭 平. 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的实施原则J, 求实,2007(I)郭 平. 邓小平人才素质思想与新时期素质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7(3)傅朝鼎. 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5(6)傅朝鼎. 毛泽东教育本质论的现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袁 宇. 析农村教育与农村教育资源配置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袁 宇. 关于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引入教师叙事研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袁 宇. 对盆周山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6)袁 宇. 以教育生态视角析库区移民教育J,职业时空,2008(8)黄正夫.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及未来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2005(10)黄正夫.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定位与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贺永平. 农村初中开设职业课程浅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贺永平. 提高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徐小为. 生态视野中的和谐教学价值观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8(1)徐小为. 生态视野下教师体态语运用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徐小为. 生态视野中的和谐教学价值观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6)2、主要相关课题本课程建设从最初的学校重点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一步步走到今天,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科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的促进是巨大的。在建设过程中带动了教学改革的立项与开展,促进了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的建设。刘维鸿.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模式研究,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刘维鸿. 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健康长效机制建设,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刘维鸿.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负责人傅朝鼎. 校本培训研究与实务,2003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傅朝鼎. 宜宾市寄宿制农村初中管理现状调查研究,2010年宜宾市社科课题郭 平. 去行政化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2011年四川省社科联课题郭 平. 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郭 平. 宜宾市中小学管理体制现状与对策研究,2009年宜宾社科联立项郭 平. 新建师范院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研究, 2009年四川省社科联立项郭 平. 增强就业指导有效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心理学研究, 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李尚卫.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2009年四川省教改项目李尚卫.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四川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题蒋泓洁.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教师教育类课题吴天武. 川南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贺永平. 高校董事会权力研究,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黄正夫. 川南地区苗彝汉初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黄正夫.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袁 宇. 川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3、获得教学研究表彰刘维鸿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2006年获宜宾市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李尚卫著基础教育价值论一书2010年获四川省第十四次社科成果三等奖、教育厅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蒋泓洁. 2009年获得宜宾市“李硕勋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吴天武. 2009年被评为宜宾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工作者;吴天武著论人性化教育一文2006年获宜宾市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吴天武著班主任工作原理一书获2008年宜宾市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郭 平著 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一书2008年获宜宾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郭平合著中小学学校管理创新的理念与策略一文2008年获宜宾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为了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等实力,本学科计划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帮助年轻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课程组注重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的传承,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教学团队中既有学术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又有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青年讲师。1采用一对一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与年轻教师签订指导1年的指导协议,通过青年教师课程试讲、辅导二课堂、观摩教学、指导教师听课、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之间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学校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教结果来看,课题组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优秀,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2鼓励与帮助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科研。学院专门建立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基金,制订与完善了教学与科研奖励办法,鼓励青年积极申报教学改革与科研课题,从事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贺永平、黄正夫、夏素荣、张国平等先后申报院级青年基金,并主持、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3派出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与交流。2006年以来,我院十分重视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培训, 2007-2008学年,李尚卫老师到北京师大访学一年;2008-2009学年,蒋泓洁老师到西南大学访学;2010年3月4-5日,任红亮老师参加了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培训;先后派出黄正夫、贺永平等老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另外该学科教师先后50余人次参加教育类学术会议。4督促青年教师学历与职称晋升。2006年以来,课程组先后有3名考取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郭平、李尚卫、袁宇、黄正夫、任红亮、贺永平6位教师先后成功申报高级职称,分别晋升为教授、副教授。5督促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2006年以来,本课程组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宜宾市特色学校建设、课题指导工作,先后指导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忠孝街小学、三江小学的特色建设和鲁家园幼儿园、青年街幼儿园等课题研究。6引进知名教授来我院讲学。近年来,我们先后聘四川师范大学吴定初、西南大学易连云等省内外知名教授来我校讲学,拓展了我院师生视野、启迪了我们思维。通过对青年教师的不断培养,近五年来,中青年教学团队中,1人获得学校教师优质课比赛第三名, 2人晋升为教授,4人晋升为副教授,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教育原理”课程源自宜宾师范专科“公共教育学”,经过多年教学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1983年,我们在对普通师范各专业开设“普通教育学”教学,开始了对“教育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1997年教育系成立后,我院在学校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本科(2002)各专业开设了该课程,目前已培养了多届专科毕业生、八届本科毕业生。该课程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钻研等多种形式,不断充实和完善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吸收和借鉴了瞿葆奎、黄济、胡德海、叶澜、柳海民等教育专家相关著作的优点,现已形成该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框架。该课程教学中,我们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重通过系统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程小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意识,培养其思考、分析、解决教育理论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教学中,我们不断丰富与拓展实习基地,通过教改立项、课程见习、教育实习等形式,积极参与宜宾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与课改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宜宾学院音像设施与录相资料建设中有较好的历史传统,该课程能够充分利用我校电教设施,借助已有的微格教学,逐步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资料,现已初步了“教育原理”课程教学电子教案、课件。总之,经过多年教学理论研究、实践,该课程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立体教学知识体系。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宜宾学院是2001年专升本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院立足于培养服务宜宾地区的应用性人才,“教育原理”作为我院师范专业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该课程与今后课程教学、中小学实践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基础上丰富学生实践、培养应用能力。办学定位宜宾学院拥有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17个师范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2000余人,是一所多科性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服务的能力,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宜宾、服务四川、面向全国、胸怀世界的一所在四川省高等教育界具有影响的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课程以服务于我校的办学定位为指针,服务于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宗旨,力争建设成为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本课程积极配合我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以促进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情感养成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各级各类学习培养教育家式的教育工作者。课程定位本课程在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属于教育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从事教育工作打基础,因此,本课程立足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基本的教师技能与教育智慧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成长为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实现人生的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目标1课程建设目标出版一流的实用教材和习题集,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型,以“重基础,强实践,爱教育”为目标进行深层次的课程改革探索,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申报、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学生培养目标(1)建构学生教育知识体系,让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础上,能够将专业知识系统与学习成长、实践感悟系统有机结合来,形成复合型知识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