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doc_第1页
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doc_第2页
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doc_第3页
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doc_第4页
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新课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摘要 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彼薄,尤其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与学生交流,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关键词 新课程 师生关系 宽容 民主平等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一、古代师生关系及其历史渊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对教育的完整的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新课程也蕴含着师生关系的变革。师生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实存的维度,所有的学校教育都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展开的,离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实在在的关系,便谈不上教育。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纵观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自古就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其弟子堪称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对他既尊重敬仰,又亲密无间。1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专著学记就明确提出了尊师重道的思想,认为只有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提出:“师弟子者,义道相教而为人伦之一。”即师生是一种道义的结合,教师负有正人心的任务,“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而正确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教育中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偏重于师道尊严,尤其强调师德,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在西方教育史中,自古就有着与东方文化不同的内容,首推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或“文雅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适应自然,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发展。而西方学者认为师生要以人道相处,尽可能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西方现代人文教育学者如夸美纽斯、洛克、维多里诺、伊拉斯漠等人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要尊重人性,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去育人,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互助的。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随着社会的变化,教学价值观也在变。传统的教学价值观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的地位自然处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权威地位,学生只能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尤其是应试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甚至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也因此不得不放慢脚步。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强调。二、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只是教师职能的一种阐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转变这种观念。有人曾经这样比喻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和教师:1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劳动者、求索者和设计者。学校好比是一片物产丰富的土地,有着无尽的矿产资源,生长着漫山遍野的瓜果食粮,学生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首先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采撷必须的生产物品。谁付出的劳动越多,谁获得的物品也就越多,不劳动就不能生活。新课程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学习,而是应付学习,在各个方面都不会获取回报。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求索者。在这片沃土上,学生除了作为一个劳动者通过不断地付出劳动,得到收获以外,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又是收获丰盈的关键。如果每个学生每天都同样学习,付出同样的劳动,是否大家的结果就相同呢?答案当然可能不同,这就像军营中的新兵训练,虽然训练的方法一样,但战士们作战时的表现却各不相同。这说明了一个人要掌握好某样东西,需要自己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追求最大的收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设计者。新课程重视每个学生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学习知识的计划和方案,并实施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可以主宰自己的学习,是学习的主体。因此,现代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应当是主动的,积极的,他们的收获多寡主要取决于他们付出劳动的多少、他们的求索精神,而不是取决于教师所付出劳动的多少。22新课程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生产者、传递者和中介者。从古到今,无论哪一个时代,教育单位永远是人才的生产机构。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生产者,他的直接任务就是把培养对象造就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既然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中介者。教师虽然是知识的拥有者,但他更应该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学生所需要的,最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加工传递给学生。过去我们一直把知识作为一种私有财富,认为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越大越有用。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不断涌现,而社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教师要当好中介者,就需要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今后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一个服务者。过去,教师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任务中,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教师所传之道,获得教师所授之业,弄清教师所讲之惑。虽然在20世纪,教育改革经过了多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师道尊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学还是教师说了算。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要能学会就行。这种做法是完全不符合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的。因此,教师决不能走老路,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23新课程中的教师和学生要互相配合。新课程还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交往意味着人人要参与,意味着要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创造性的表现。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的过程。3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一个现实的平台。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与学生一样对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结果不完全了解的探究学习的参与者。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主动性,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勤于学习,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增强主动适应新课程,新教材变化的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在实践中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和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使之尊重自己。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老师更多是指引者,学生像一个个火炬,教师需要创造机会不断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然后去欣赏他们。另外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学会蹲下去看学生,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就会使师生之间情感交融,心灵距离短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了解学生喜好,情感,思想,以一种伙伴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彼此交流思想,在活动中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4新课程中的教师对学生要宽容和尊重。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4所以为师者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有能容纳各类学生的胸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是指教师虽然具有管理学生的权利,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意见和看法进行阻止、干涉时应作谨慎选择,不能横加没有法律或道德伦理依据的干涉。宽容是一个有道德意义的态度和立场,它与纵容、漠不关心断然有别,之所以有别主要在于宽容有着自己严守的道德界线,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说宽容,这正如只有那些能够自律和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干你想干的,一切都会很好。”宽容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教师在学生提出的意见或看法上应该虚心接受,也就是说教师要经得起学生的批评和指正。5徐特立说过:“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采纳他人的意见才能增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宽容也是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是对学生充满信心的表现,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准则。同时,我还认为尊重也是一种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耐心、诚心的去塑造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承认学习差异的勇气,甚至去欣赏差异,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回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中,老师似乎把更多的关爱给了优等生,忽略了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后进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为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发展负责。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才能使他们找回自我,树立自信,确立自我,激发学习兴趣,获得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心理状态和自信心,进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三、在新课程中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所以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1在新课程中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公平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我们要与学生共同走进新课程中,教师要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例如,丑小鸭这样的童话,许多学生并不陌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在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然后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并讨论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尊重,同时也受到指导和激励。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随学生年龄和学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生以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为依据,中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主要依据教师的学识和人格。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2在新课程中应建立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师生关系,做到心理相容。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6】师生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学生从学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的参与并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使自己的各种课堂行为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和谐共振。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不但要遵循学科教学过程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主体的构建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3在新课程中应建立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得到了有力的例证,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知识学问的掌握不能单靠教师的传递,还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体验。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提高觉悟的启迪者,他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与思考。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教师要更加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中汲取智慧。师生之间要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一段美好历程。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及方法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人的行为总是由思想观念支配,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组织体系中,教师是教育者、领导者,又是服务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领导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学生的自尊,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不成熟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学生又必须尊重教师,信赖教师,依靠教师。从教育和教学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则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否认或贬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要克服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倡导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主动走进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走进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只有深入到学生中间经常与学生交往,才能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和感情。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经过多次良好地接触,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而产生愿意同教师亲近的心理,进而在学习与生活中教师的诚挚关怀和耐心的引导被学生理解,亦或在共同活动中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交往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如果能坚持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把学生引上学习与进步的成功之路,学生必然信赖老师。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教师是教育者,建立教师威信,对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正常学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真正的教师威信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建立,而是依靠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来建立的,教师素质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性格,包括童心,公正感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