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N 397:1995+A1:2000 工业用安全帽4. 物理要求4.1 材料与构造安全帽至少应该包含一个帽壳和一个帽衬。对于安全帽的材料和构造的建议见附录A。不能使用有毒、有害或引起皮肤过敏等人体伤害的材料。安全帽不能有锋利的边缘,粗糙或凸起,在使用者佩戴时,与使用者接触或可能接触的安全帽配件不能对使用者产生伤害。对于头盔上能够进行调整或置换的部件,其设计和制造时应该保证部件在调整、移开或置换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工具。 头盔上可调整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应该保证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使用者凭自身的知识不会产生错误操作的情况。4.2 外部垂直距离(External vertical distance) 根据条款6.5进行测量,外部垂直距离应不高于80mm。4.3 内部垂直距离(Internal vertical distance) 根据条款6.5进行测量,内部垂直距离应不高于50mm.,见图1。4.4 内部垂直间隙(Internal vertical clearance) 根据条款6.5进行测量,内部垂直距离应不低于25mm.,见图1。图1- 内部垂直距离和内部垂直间隙4.5 水平间距 (Horizontal distance) 根据条款6.5(具体的要求)进行测量,头盔的前方或侧方的水平间距不能小于5 mm。4.6 佩戴高度(Wearing height)佩戴高度应该是可调节的。根据条款6.5进行测量,头盔的前方或侧方的佩戴高度不能小于:安装在头模 D上的头盔: 80 mm; 安装在头模 G上的头盔: 85 mm;安装在头模 K上的头盔: 90 mm。4.7 帽衬(Hardness) 帽衬应该包含帽箍和颈带。4.7.1 帽箍/颈带 (Headband/nape strap) 帽箍/颈带的长度可调整增量不应超过5mm。4.7.2 托架 ( Cradle) 如果托架上带有纺织带,其宽度不能小于15mm。并且从交叉点延伸开的纺织带总宽度不能小于72mm。4.7.3 吸汗带(comfort band or sweatband) 如果有吸汗带,吸汗带应该位于帽箍内部的前部,并且从前额中心点到两端的长度不能小于100mm。测量应该采用软性测量工具,沿着帽箍较低边缘上方10mm1mm的线进行测量。吸汗带的宽度不能小于帽箍的宽度。4.8 下颏带(Chin Strap) 头盔外壳或帽箍应该装有下颏带。在未拉紧时,下颏带的宽度不能小于10 mm,同时其长度能系到帽壳或帽箍上。4.9 通气孔(Ventilation) 当帽壳留有通气孔时,通气孔总面积为150 mm2450 mm2。4.10 附件 (Accessories) 对于头盔配件的固定,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制造商需提供安装装置、适当的安装洞等。5. 性能要求5.1 强制要求5.1.1 冲击吸收性能 按照6.6规定的测试方法,传递到头模上面的力不能超过5.0kN。安全帽该项性能要求测试前需按6.2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该性能测试清单如6.1所示。5.1.2 耐刺穿性能 按照6.7规定的测试方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安全帽该项性能要求测试前需按6.2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该性能测试清单如6.1所示。5.1.3 阻燃性能 按照6.8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续燃时间不超过5s,帽壳不得烧穿。5.1.4 下颏带强度 按照6.9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下颚带发生破坏时的力值应介于150N250N之间。5.1.5 标签 头盔上的标签在经过低温、高温、水浸和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后仍然粘贴在头盔上并且是清晰可见的。5.2 选择性要求5.2.1 超低温(-20或-30)按6.6规定进行冲击吸收测试前,需将一个样品按6.2.7进行预处理,样品性能需要符合条款5.1.1的要求。按6.7规定进行耐刺穿性能测试前,需将第二个样品按6.2.7进行预处理,样品性能需要符合条款5.1.2的要求。 如果样品符合此性能要求,应该根据7.2.2标注在头盔的标签上。5.2.2 超高温(+150)按6.6规定进行冲击吸收测试前,将样品放置在+150的温度调节箱中进行预处理。样品性能需要符合条款5.1.1的要求。按6.7规定进行耐刺穿性能测试前,将样品放置在+150的温度调节箱中进行预处理。样品性能需要符合条款5.1.2的要求。如果样品符合此性能要求,应该根据7.2.2标注在头盔的标签上。5.2.3 电绝缘性能按照6.10规定的三种方法进行测试时,泄漏电流不应超过1.2mA。备注1:测试方法1旨在模拟安全帽直接导电对使用者影响。备注2:测试方法2的结果取决于安全帽帽壳的横向电阻。如果安全帽有通气孔、金属零件贯穿帽壳等情况时则测试方法2不适用。备注3:测试方法3的结果取决于安全帽帽壳的表面电阻。此方法不适用于安全帽表带有金属镀层等导电材料的情况。通过测试方法3可以检测使用者移动和带电物体接触的安全帽时潜在的危险。如果样品符合此性能要求(3类测试同时符合),应该根据7.2.2标注在头盔的标签上。5.2.4 侧向刚性按照6.11规定进行测试时,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如果样品符合此性能要求,应该根据7.2.2标注在头盔的标签上。5.2.5 防熔化金属飞溅性能按照6.12规定进行测试时安全帽不应出现如下情况:1)不应被融化金属刺穿;2)任何破损均需记录,垂直测量至安全帽底部平面的距离超过10mm;3)经溶化金属飞溅后,安全帽在火焰放射下5s内发生燃烧。如若安全帽符合本项要求可依照7.2.2中所述用标签进行描述并贴于安全帽上。6 测试方法6.1样品对安全帽的测试旨在保证它能在提供保护功能,包括制造商所提供的帽壳上必需的孔和其他附件。在每一次测试中样品的最少检验数量和检验项目需保证如下:基本测试:一个安全帽,低温(-10)处理后冲击吸收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浸水处理后冲击吸收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高温(50)处理后冲击吸收性能测试,然后进行阻燃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辐射处理后冲击吸收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低温(-10)处理后耐穿刺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浸水处理后耐穿刺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高温(50)处理后耐穿刺性能测试,然后下颚带强度测试;一个安全帽,辐射处理后耐穿刺性能测试;可选择性测试:两个安全帽,每个都在超低温(适当选择-20或-30)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和耐穿刺性能测试;两个安全帽,每个都在超高温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和耐穿刺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进行电绝缘性能测试;一个安全帽,侧向刚性;一个安全帽,防熔化金属飞溅性能。6.2测试条件6.2.1温度调节箱应保证安全帽在箱体内不接触其内壁且不相互触碰,箱内温度应均匀。温度调节箱应能调节+50/+20/-10/-20/-30的温度以供相关性能测试。6.2.2预处理情况安全帽在测试前需要适当选择6.2.3,6.2.4,6.2.5,6.2.6,6.2.7和6.2.8中的一项进行预处理。6.2.3低温处理 安全帽需要在-102的调温箱中放置4h至24h。6.2.4高温处理 安全帽需要在502的调温箱中放置4h至24h。6.2.5水浸处理 安全帽需要完全浸入202的水中并放置4h至24h。6.2.6紫外线照射处理 备注 依据附录B中所示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处理6.2.6.1装置 紫外线照射的灯泡为450w的高压氙气灯。备注 灯泡的推荐型号有XBO-450W/4或CSX-450W/4。 紫外线照射箱内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安全帽被摆放在均匀辐照区域内,并保证安全帽不触及箱体的内壁。6.2.6.2步骤 应保证安全帽帽顶最高点至灯泡距离为150mm5mm;样品应在紫外线照射箱中照射400h4h,照射后需取出在实验室环境中放置。6.2.7超低温 将样品放置在-202或-302的温度调节箱中4h至24h进行预处理。6.2.8超高温6.2.8.1装置加热室: 加热室是由1mm厚的金属薄片构成,在它底部有一个缺口。加热室内部的空气温度需要可以被加热到1505。加热头: 加热头由一个1.5mm厚紫铜板构成的中空装置,具体尺寸如G号模型相当。其内部可以填充冷却物(如空气或水)。加热头上安装有一个圆环,其底部连接提升装置。加热头内部会被加热到502.5。该数值可利用热电偶在冠部区域测得。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可用来提升和引导加热头进入加热室,直至样品的边缘碰到加热室的底部。6.2.8.2步骤安全帽需要在上述装置中放置60min2min。6.3测试环境安全帽需在温度225,湿度50%30%的环境中测试。6.4头模6.4.1构造 测试中使用的头模应该符合EN 960:1994中的要求: 原材料 2.1 选用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Hz的金属。(注:下列成分的金属都可以被认为是合适的:锌镁合金:锌含量为0.3-0.8,d=1.79kg/dm30.01 kg/dm3) 或 2.2 采用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刚性材料。大小见表1,图2。标识头模上应该标注穿过垂直轴的纵向和横向平面。表1 头模的大小编码安全帽内周长yxD53094.525.5G56099.027.0K580104.028.0图2:头模的参考平面表2 等高线上各点距离头模中心点尺寸头模D头模 G头模 K6.4.2 头模大小的选择本标准所指定的头模分三种,分别表示为:D, G, K除了6.5中规定的测试项目外,其他测试项目应该选用3种头模种的1种,该头模适合将帽箍/颈带调整到其可调范围中间位置时的大小。6.5间隙、距离和佩戴高度的测量测量垂直和水平距离,内部垂直间距和佩带高度时,安全帽应该在其可调范围内佩戴在最大和最小的头模上(头模D,G或K)进行测量。应该通过在垂直轴线上施加50N的力使安全帽保持在头模上。测量佩戴高度和水平距离时,帽箍应该在垂直面上调整到它在外壳里的最高位置。6.6冲击吸收6.6.1定义冲击吸收实验是测量安装在适当头模上的安全帽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6.6.2装置该设备的基座需要足够大和结实来抵抗所受到的影响。基座的质量不小于500kg且需安装牢固以消除试验过程中的冲击震荡。落锤质量为kg,锤头为半球形,半径为50mm1mm。落锤在安装时其轴线应与头模的垂直轴线重合,从而使得它能完成自由或导向下落。如果使用带导向的落锤系统,在测试前应验证60mm高度下落末速度与自由下落末速度相差不超过0.5%。在冲击力测试时应保证安全帽出于自然佩戴状态且稳定,调整落锤的轴线同传感器的轴线重合;测力传感器能承受40kN的力而不损坏。该测试系统,包括头模和基座,需要符合ISO6487中的标准。6.6.3测试方法任何一个待测的安全帽样品均需根据安全帽的佩戴高度选择合适的头模,并依照6.2规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在样品移出其预处理环境的一分钟内:1) 将安全帽正常佩戴在头模上,应保证帽箍和头模为自然佩戴且稳定。2) 落锤的高度为1000mm5mm,需落在安全帽外壳的中心,测量落锤下落到安全帽上时的数值。6.7耐穿刺实验6.7.1定义安全帽需佩戴在合适的头模上接受刚锥的冲击。不论刚锥和头模是否有接触或者头模上有明显可见的破坏都需要进行记录。6.7.2装置该设备的基座需要足够大和结实来抵抗所受到的影响。头模需牢固安装在基座上。头模的受力部位能承受得住刚锥的冲击,如若有产生破坏应可修复。刚锥有如下特性:质量 kg穿刺部分锥角 600.5锥尖半径 0.5mm最小高度 40mm硬度要求 HRC 4550钢锥在安装时其轴线应与头模的垂直轴线重合,从而使得它能完成自由或导向下落。如果使用带导向的落锤系统,在测试前应验证60mm高度下落末速度与自由下落末速度相处不超过0.5%。6.7.3测试方法任何一个待测的安全帽样品均需根据安全帽的佩戴高度选择合适的头模,并依照6.2规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在样品移出其预处理环境的一分钟内:1)安全帽正常佩戴在头模上,应保证帽箍和头模为自然佩戴且稳定。2)刚锥下落的高度为1000mm5mm,观测刚锥下落到安全帽上时的影响。刚锥下落的范围为安全帽顶部中心且半径为50mm的圆内。如果需要安全帽可绑在头模上。不论刚锥和头模是否有接触或者头模上有明显可见的破坏都需要进行记录。如若有损坏,需在下个试验前恢复头模的状况。6.8阻燃性能6.8.1定义安全帽需符合一定阻燃标准。6.8.2装置火焰喷头为水平放置的燃料喷管,内径10mm,后部同燃料供给装置连接。燃料供给装置包含压力调节阀、气量调节阀和储气罐。其所用燃料为纯度为95%的丙烷气体。6.8.3测试方法燃料气体的压力需调整在3430Pa50Pa。调节火焰喷射头,避开通气孔,使得火焰长度为45mm5mm。安全帽的阻燃测试在50的冲击吸收测试后。将安全帽正确放置,燃烧角度正切于测试点水平面,火焰与轴线成45度角。使得安全帽的测试区域同火焰喷射头的端门距离为50mm到100mm之间,作用时间为10s。在测试时帽壳需要在火焰下燃烧5s。6.9下颚带强度6.9.1定义安全帽固定在头模上时的下颚带抗拉强度。6.9.2装置测试装置有头模、支架、人造下颚和试验机组成。人造下颚由两个直径为12.5 mm0.5mm,相互平行且轴线的距离为75 mm2mm的刚性轴,固定在一个刚性支架上合试验机相连。6.9.3测试方法该项测试需在经过50耐穿刺实验的安全帽上进行。将下颚带穿过人造下颚的两个轴系紧,将力加载到150N,然后以20N/min2N/min的速度连续施加载荷,直至下颚带断开或松懈时为止。记录最大载荷,不论下颚带是否断裂。6.10电绝缘性能测试6.10.1测试方法1定义:将安全帽固定于金属头模上,在规定电压下测量安全帽和下颚带内外之间的泄漏电流。步骤:样品需要完全浸入保持室温的水中,并保持15min2min。从水中将取出安全帽后需要在2min内将安全帽表面擦干。将安全帽放置于尺寸适宜的铝制头模上,将头箍锁紧。在头模和探头之间施加50HZ60HZ的交流电压;将探头接触安全帽表面的任意一处,探头直径4mm,顶端为半球形;需重复进行测试,每顶安全帽需测试多个点;调整测试电压,其电压需要在1200V25V,保持15s;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6.10.2测试方法2定义:在规定电压下测量安全帽和下颚带内外之间的泄漏电流。步骤: 将安全帽倒放在适合的容器中,在容器和帽壳中注入3g/L0.2g/L的氯化钠溶液,直至溶液面距帽壳边缘10mm为止。安全帽需在保持202的溶液中放置24h1/2h。将电极分别放入帽壳内外的溶液中,调整测试电压,其电压需要在1200V25V,保持15s;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备注:由如下情况时经氯化钠溶液浸入处理的安全帽检测目标可进行调整:所使用的安全帽帽壳边缘处为弯曲时。6.10.3测试方法3定义:在规定电压下测量安全帽表面任意两点之间的泄漏电流。步骤: 在测试前需要保证安全帽帽壳干燥。 测试过程中,在头模和探头之间施加50HZ60HZ的交流电压;探头直径4mm,顶端为半球形;探头可在安全帽表面的任意一处进行测试,不过两个测试点之间的距离需大于在20mm以上。 调整测试电压,其电压需要在1200V25V,保持15s;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6.11侧向刚性性能6.11.1定义侧向刚性旨在测量安全帽所能承受的横向压力和变形。6.11.2步骤将安全帽侧放在300mm*200mm规格的两个平板之间,板的边缘需10mm0.5mm.帽沿在外并尽可能靠近平板;如果安全帽没有帽沿则整个安全帽需完全处于平板间。在平板的垂直方向施加30N的力,并保持30s,记录此时平板的距离为x;然后以100N/min的速度加载直至430N,保持30s,记录此时平板的距离为y;将载荷降至25N,然后立即将载荷加载到30N,并保持30s,记录此时平板的间距为z。测量值应精确到1mm,并记录可能出现的破坏现象;计算y和x的差值为最大变形;计算z和x的差值为残余变形。6.12防熔化金属飞溅性能6.12.1定义测试将融化金属置于安全帽时的破坏。6.12.2装置防熔化金属飞溅测量装置描述如EN373:1993,需要将头模进行改造,代替安全帽测试聚氯乙烯外表。金属依照EN373中的附录A。6.12.3步骤测试步骤可依据EN373中所述,铁的重量在150g10g。将安全帽置于头模上,金属液体的撞击点在安全帽上方中心距离50mm的半圆中。金属飞溅后需对如下情况进行记录:1) 不论金属是否刺穿安全帽帽壳2) 帽壳的破坏范围3) 在火焰影响下安全帽在5s内发生燃烧7 标识7.1 头盔上标识 模压或注塑在帽壳上的永久标志,必须包括:a) 本标准编号: EN 397:1995+A1:2000b) 制造商厂名或商标c) 生产日期(年、月)d) 头盔型号。帽壳和帽箍上都应该标注。e) 尺寸或尺寸范围(单位:cm)帽壳和帽箍上都应该标注。f) 外壳使用材料的缩写(例如ABS,PC,HDPE等)7.2 其他信息7.2.1 每个头盔上应该带有一个标签,使用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债务转让协议书
- 郑州二手房购房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证券经纪代理与营业部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舞蹈教师聘用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住宅水电安装合同样本
- 代办营业执照合同样本
- 仓储分拣劳务外包合同样本
- 公厕维修内容合同样本
- 2025光伏电站支架工程钢结构施工合同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