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录音新闻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1).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录音新闻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1).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录音新闻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1).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录音新闻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1)- 1 -教学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同.2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3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学习重、难点1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2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 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停泊( ) o( )翔 锚( ) 自力gng( )生shu( )大 参数( ) 瞬间( ) 欢呼qu( )跃潜艇( ) 瞄( ) 顷刻( ) 2选词填空.(1)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_(寻找、搜寻、搜索)着目标.(2)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_(情况、情景、场景)的实况.(3)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_(沉寂、沉默、寂静).二、 读一读1、整体感知(1)认真读课文.朗读或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录音新闻的特点.(2)再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讨论分析: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3)三读课文,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三、想一想(1) 本文中的现场录音有什么作用?(2)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报道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 这篇报道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三、 练一练 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阳光普照,暑气蒸腾.“远望三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静静地等候着“神舟二号”飞船的出现.这是“神舟二号”飞船绕地球的第107圈飞行.当飞船飞临南大西洋预定海域上空时,“远望三号”将向飞船发送返回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指令.在这次飞船飞行实验中,“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分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布阵,执行海上测控任务.连续多日测量跟踪,测控人员尽管非常疲乏,但始终斗志昂扬.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清晰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刚从海平面出现的“神舟二号”飞船.与此同时,船载其他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一道道数据链和遥控指令,连续不断地从“远望三号”发送到“神舟二号”飞船上.“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微光电视上原来显示飞船的那个亮点,瞬时变成了两个.“分离成功!”人们惊喜地欢呼起来.“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伴随着各项指令的继续下达,只见显示屏上的一个亮点,正在向下方运动,这就是分离后的飞船返回舱,它已从飞行姿态转为返回姿态.10、 通讯往往设置小标题.决战太空这篇通讯共设有四个小标题.第一个和第四个小标题分别是:10日21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飞船变轨;16日19时 内蒙古中部地区 飞船返回看看这两个小标题有何共同点,然后为节选文字拟定一个小标题: _11、文字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12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_(2)与此同时,船载其它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