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配套测试)【选择题】(单选题,20题,共计40分)0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03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谈,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准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自由买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05下列表格说明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06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a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d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09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1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c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12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1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1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都曾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但执政后期又都出现了较严重的个人专权,这是由于 a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 b两人政治声望和威信不断提高c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d两人都有较强的权力欲17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c美苏冷战 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20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八一九”事件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选择题】(3题,共计60分)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罗斯福还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请回答:(1)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4分)“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4分)(2)罗斯福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2分)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4分)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4分)材料二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钱其琛外交十记请回答:(1)两位作家到达苏联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呈现怎样的特征?(4分)罗曼罗兰看到人们正在从事什么经济建设工作?(2分)成效如何?(2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罗曼罗兰和纪德的担忧什么?(4分)分别说明他们担忧的根据。(8分)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03d 王六的话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表述。04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等信息可看出a、c、d三项是正确的。05b 从表格内容可看出,1923年后农业耕种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由于当时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06a 四个选项的表述极其接近,很显然a、b两项是从目的的角度作的阐述,c、d两项则是从原因的角度作的解析,而在a、b两项中b项是从属于a项的,因此a项是最准确的。07b 题中口号说明了存在强迫参加集体农庄的情况,恰恰说明农业集体化强行推进生产资料公有制,脱离了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08a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是计划经济,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否定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新经济政策则是有限度地恢复私人资本主义,允许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11d 由材料中“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可知a、b、c三项结论正确。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弊端,与赫鲁晓夫无关,故选d项。15a 出现题干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体制原因,b、d两项能够起作用,但主要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故选a项。c项只适合赫鲁晓夫,不适合勃列日涅夫,排除。16c 僵化的斯大林体制造成了苏联社会缺乏活力,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17c 1931年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苏联工人不会失业;而到了1991年时,苏联解体,经济发展困难。而美国此时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生活水平非常高,故选c项。18a 采用排除法。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且经济改革收效甚微,可排除b、c项;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说明改革道路不适合苏联国情。(1)退一步: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如学生答出新经济政策的任意两条内容亦可)。(4分)含义: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最后一点必须写出,其余两点写出任意一点即可)。(4分)(2)缺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分)意思: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挽救经济危机。(4分)影响: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分)(3)启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采取什么发展模式归根结底是由国情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4分)(2)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罗斯福说这话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造成其原因是胡佛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所以他要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暂时的调整,来干预经济,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为开放性试题,结合社会主义借鉴资本主义的市场和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说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两种手段即可。22解析:本题以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主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1)依据“20世纪30年代”回答第一问。(2)依据“形成贱民阶级”、“特权”、“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等信息分析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回答第二小问。2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