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影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学校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课名背影教师姓名唐瑞婷学科(版本)语文(人教版)章节上册第二单元学时第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掌握“交卸、奔丧、踌躇”等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中出现的四处背影。2.过程与方法(1)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节描写的特点。(2)体会本文朴实无华、饱含真情的语言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情深,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三、学习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记叙性散文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加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中渗透出来的爱,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不一定都能理解。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于爱的思索,是很有必要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表现父子亲情的,是学生熟悉的主题,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但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理解起来可能有一点难度,需要老师恰当地引导。文章语言简练自然、朴实无华,读起来也没有多少障碍,会有阅读成功的愉悦感。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抓线索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背影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至爱亲情”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里的课文皆以赞美温暖的亲情为主题。教材编写者设置这样一个单元,在情感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在写作上要求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细节描写。本文是朱自清的名篇佳作,文章没有华美的语言,写的是生活中的平常琐事,但在极其质朴的字里行间 ,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之爱-父爱,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之爱的理解。它浓缩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父爱,被奉为经典,当之无愧。它对于改变学生情感体验缺失现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节描写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朴实无华、饱含真情的语言,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解决重难点的措施:1.通过网络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教师为学生创设体会父爱亲情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初识背影细品背影理解背影回味背影”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2.细品“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部分,师范读课文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电子笔”功能,鼓励学生上台进行书写、圈划和标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父爱。3.利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屏幕上根据学生上台人数,灵活增加回答版块,学生书写对“背影”的个性化理解,凸显了课堂资源的生成性。4.通过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出示老师博客,收集学生描写的父母的背影片段习作,增强老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的交流与联系。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0005-0535学生欣赏沙画视频,分享欣赏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课学习营造良好情境。1.欣赏沙画,畅谈感受配乐展示沙画,初步感受亲情 教师提出问题:谈谈这组沙画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幅画面?你又想到了什么?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设计导语,引导学生感受陪伴我们成长的父母的爱,过渡到本文内容,板书课题。 生欣赏沙画,感悟画面,畅谈感受。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画面中父亲苍老的样子,到沙画视频中一位父亲从青年到老年的变化过程,时间流逝得太快了。生:我印象最深是孩子在父亲怀抱里微笑的样子,我想到儿时的我也是这样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 利用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播放一组回忆父亲陪伴孩子成长的沙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师生间的互动,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入本节课背影。二、疏通字词,了解作者0536-0714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掌握“交卸、奔丧、踌躇”等重点字词。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教师利用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出示作者生平,特别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契机。生齐声朗读屏幕上显示的生字词。若有疑问,老师进行指导。生在书上补充有关朱自清生平的笔记,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1.利用白板橡皮擦功能,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读音。2.利用白板和网络资源库,拖出资源库里关于作者的相关介绍以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良好感情基础。三、整体感知,初识背影0715-1813锻炼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把握“背影”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始终,梳理文章脉络。1.师提出问题: “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2.播放课文前三段录音。师进一步提出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人物是谁?(2)这篇文章围绕父亲的_来写。 教师请学生前后四人形成学习小组,交流文中有几处写到“背影”的文字,并在文中圈画出来。 生回答文中出现“背影”的段落,教师用电子笔在电子课本上标注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师引导学生概括四处背影。 师进行小结,并在黑板进行板书,点明“背影”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始终。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课文前三段朗读,在书中划出“我”与父亲见面背景的句子。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句子,总结出当时的见面背景: 生继续浏览全文。 生齐声回答:父亲。生回答:背影生速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文中写到“背影”的文字。 小组交流过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文中提到“背影”的文字,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这几处背影。怀念父亲 难忘背影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父子分别 惜别背影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1.利用白板音频播放功能,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思考,在书上圈点勾画。2.利用白板显示与隐藏功能,在学生的回答中逐一呈现问题的答案,一步步引导了解本文父子见面的背景,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3.利用白板的页面使用笔进行缩放功能,在学生回答过程中,用电子笔同步将电子课本放大,并在电子课本上划出相应的句子,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对应找出课文中所在位置。4.利用白板的橡皮擦功能,在学生思考回答后逐一呈现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的脉络。隐藏功能可以提升课堂教学中现场生成展示有无序性和有效性.四、深入分析,细品背影五、理解背影,分析人物1814-32183220-3841 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体会本文朴实无华、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进行文本阅读,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课文重点内容,体会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细腻的爱。学生对课堂主题进一步深化。品味课文,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背影”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关注学生的课堂的生成性。 自然过渡到问题:1.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师出示老火车月台图片,请学生思考对年迈的父亲来说,爬上这样的月台是否容易,来理解父亲攀爬月台这一背影后的深情。师配乐有感情朗读第六段“刻画背影”相关语句。师引导学生品味学生代表划出的词语和语句,从作者朴实无华的笔下,感受父亲此时的情景画面,体味父爱的细腻与伟大。 师生互动细品背影之后总结作者语言朴实无华,饱含深情,通过“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一部分的描绘,我们感受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博大而深沉的爱。教师出示填空,联系全文,请学生思考,谈谈你认为“这是一个的背影”,请学生上台填写,并说明理由。结合学生课堂生成的回答,老师用学生的写在屏幕上对背影的理解,对主题进一步深化:从同学们的笔下,这是一个深沉坚定的背影,伟大而不易,这是一个细致努力的背影,让我们刻骨铭心。 学生思考,回答“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学生欣赏月台图片,思考作者描绘的这部分内容。 学生一边听教师朗读,一边在脑海中设想文中的画面。学生代表上台在屏幕上圈画出认为最体现父爱,最打动心灵的词语。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品“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部分描写。生:联系前面的学习,外貌描写突出了父亲的衣着,颜色的深沉透露出父亲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压抑,衣服的俭朴看出家境的惨淡。生:父亲攀爬月台时“攀”可以看出月台对父亲来说很高,要想爬过去非常不容易。生:“缩“可以看出父亲此时脚没有可以蹬的地方,非常吃力。生:就算攀爬的种种不容易,但是父亲还是“微倾”着身体,可以看出父亲此时极力地想攀过去,把右脚抬过去。生品读出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过铁道,攀爬月台时的艰难与不易,理解着一位虽然饱经沧桑,但朴实坚强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 生带着对这处背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文字。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学生代表上台填上对背影的理解,并结合文本,说出理由。1.利用白板的填充颜色功能,凸显出文中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部分内容,激起学生共鸣。2.利用白板图片显示与隐藏功能,在老师引导下,显示老火车站月台图片,加强学生对文中父亲攀爬月台困难的理解。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电子笔”功能,学生代表上台在屏幕上圈画出认为最体现父爱,最打动心灵的词语。4.利用白板的音频播放功能,学生在理解“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部分文字之后,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利用白板的后置功能,将胶卷图片隐藏在照相机图片之后,随时可以用电子笔拖动出来,让页面简洁美观。2.利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屏幕上根据学生上台人数,灵活增加回答版块。3.利用白板的电子笔书写功能,学生在屏幕上书写自己对文中父亲背影的理解,个性化的解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也凸显了课堂资源的生成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六、回归生活,回味背影3842-4504由感受文本中深沉的父爱,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珍爱亲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温暖画面,仿句练习,书写父爱。例句:“父爱是一种责任,是父亲为我买橘时的艰难攀爬。父爱是一种,是父亲为。2.布置课后作业,仿照文中背影的描写,留心观察生活中父母,描写100字左右的父母的背影。3.出示教师博客网址,学生课下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络博客,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