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古文二则 郢人 庄子 一 自研自探 1 了解庄子及其作品与思想2 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结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3 把握文章的寓意 二 互助释疑 同桌互助 小组合作 展示成果 庄子 前369 前286 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 姓庄名周 字子休 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 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 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 庄子 名篇有 逍遥游 齐物论 等 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 和 清静无为 作家作品 庄子 与 郢人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 庄子 一书中 庄子 共三十三篇 分为 内篇 外篇 和 杂篇 三个部分 内篇 七篇 外篇 十五篇 杂篇 十一篇 一般认为 内篇 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 外篇 的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 或者说是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 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郢人 是 庄子 徐无鬼 这一长篇中的一节 徐无鬼 是开篇的人名 以人名作为篇名 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 并夹带少量的议论 全篇内容很杂 中心不明朗 故事之间也缺乏关联 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怀念 解释词语 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使匠石斫之听而斫之尝试为寡人为之臣则尝能斫之臣之质死久矣吾无以为质矣 回头看 通 墁 涂抹 砍 削 听信 听任 试验 曾经 对象 搭档 没有用来 3 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1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2 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 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 是一对知音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 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术 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慌 他们并不是一对知音 三 合作探究 郢人 匠人运斤成风 郢人立不失容 郢人死后 匠石无以为质 无与言之 知己难遇 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斫之 垩漫 蝇翼 寡人 2 按下列词语的意思 从 郢人 一文中分别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 经过 2 回头看 3 对 说 4 翅膀 5 曾经 6 听任 7 神色 8 对象 答案 1 y ngzhu y gu 2 过顾言翼尝听容质 伯牙善鼓琴 列子 文学常识 列子 名列御寇 战国前期思想家 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著有 列子 其中的名篇有 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杞人忧天 等 字音 卒c 通 猝 突然霖l n 连绵大雨辄zh 总是 就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擅长弹琴 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 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 好啊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 心里想着流水 钟子期说 好啊 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文章翻译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 止于岩下 心悲 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伯牙所想的 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 突然遇到暴雨 在岩石边停下 心里伤感 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 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 善哉 子之听夫志 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每有曲子弹奏 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 好啊 好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 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1 善 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意思一样吗 6次前面的两个 善 是善于 擅长后面的四个 善 表示感叹 好啊 合作探究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1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2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3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4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5 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6 子之听夫志 想象犹吾心也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 有共同语言的人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3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 为了纪念这对知音 谱成了一首乐曲 高山流水 何为 知音 今天 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 志在登高山 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兮若江河 知音难求 中心 知音难得 知己难求 5 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 知己难求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巩固反馈 1 列子 名 相传郑国人 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 伯牙善鼓琴 选自 2 伯牙如何 善 鼓琴 钟子期又如何 善 听 3 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 琴技炉火纯青 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无论伯牙如何弹奏 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道理 知音难得 知己难求 寇 战国时 列子 汤问 千百年来 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