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doc_第1页
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doc_第2页
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doc_第3页
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doc_第4页
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替比夫定用时需防不良反应39健康网社区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全球的健康难题。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均认为慢性乙肝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预防肝功能失代偿;减少和预防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的发生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短期目标是“双达标”,即一方面尽可能将乙肝病毒DNA抑制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一方面及早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迄今为止,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似物有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其中,替比夫定不但在“双达标”方面更胜一筹,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上述四种药物中唯一的妊娠B级药物。除了在“双达标”方面有良好表现之外,替比夫定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替比夫定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显示替比夫定无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在核苷(酸)类似物中,只有替比夫定被美国FDA列为妊娠B类药物,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等药物均属于妊娠C级。在2008年最新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若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妇女发生怀孕,可继续使用妊娠B类药物”。临床上的应用经验证明,替比夫定是一种安全的药物。GLOBE研究显示,替比夫定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拉米夫定组相似。发生率在5%以上的不良事件为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疲劳、鼻咽炎、血磷酸激酶(CK)升高、上腹痛、腹泻、恶心和头晕等。治疗52周时替比夫定组发生34级ALT升高的比率为4%,拉米夫定组为8%。34级CK升高的发生率,替比夫定治疗组为9%,拉米夫定治疗组为3%。而且绝大多数CK升高的患者无症状,在继续治疗的下一次随访时通常可明显降低。CK升高是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慢乙肝中的普遍现象,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都有CK升高的报道。关于CK升高的意义有待进一步讨论。总而言之,替比夫定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糖类抗病毒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它良好的安全性,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显示出相当的优势。(实习编辑:李杏)什么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乙肝“大三阳”的儿童和成人经过免疫清除期后大部分进入病毒抑制期,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出现,也就是“大三阳”转变成“小三阳”,成为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在医学上把这一过程称为“e抗原血清学转换”。在这一阶段,病毒停止复制或很少复制,肝病进展基本停止,原有的肝损害逐渐恢复。免疫清除期发生和持续时间都是因人而异、不能预测的,甚至许多感染者对此毫无察觉。这种自愈情况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5年后有一半感染者病毒达到抑制,10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70%;在病毒被抑制后,少数感染者甚至可以完成清除病毒。所以,医生们把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但是,医生们也观察到,如果没有完全清除乙肝病毒,有些病毒抑制期的“小三阳”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可以再活动,导致疾病复发。复发的比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如何计算HBV-DNA及其应用DNA是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几次方就是几个10相乘,例如4.36E+007就表示4.3610sup7/sup,也就是4.36乘以10 的7次方,数学含义就是4.3610101010101010=43600000很显然,数值越小病毒越少HBV-DNA简介及临床应用价值: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是一种部分双链DNA病毒,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DNA,它载有病毒所有遗传信息,乙肝病毒靠它才可以复制、增殖、繁衍后代。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的裸DNA(没有蛋白质包裹DNA)就有感染性,完成对宿主的侵袭,造成宿主体内出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也就是说HBV-DNA相当于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DNA的检测的目的主要是判断目前患者病毒复制程度的大小,也是传染性大小,尤其在判断乙肝的转归,以及用药前后的疗效的判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用药指征之一,尤其是抗病毒治疗。现在这种基因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参考:1、定性“”:阳性,体内病毒存在复制。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1x10E3 copies/ml。“”:阴性,病毒的复制程度低于检测限。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1x10E3 copies/ml。2、定量(准确性较差,但精度较高。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HBV-DNA定量单位在报告单上通常用“copies/ml”、“拷贝数/ml”或“IV/ml”表示,表示每毫升的血清或血浆中病毒基因组的个数,该数据越大,表明病毒在人体的复制越厉害,例如“HBV-DNA=4.3x10E3 copies/ml”代表每毫升血清中有4.3乘以10的3次方,也即4300个乙肝病毒。a x 10Eb copies/ml判断血清或血浆中病毒含量主要看上式中的“b”,b越大,表示含量越高,治疗过程中,b变小说明病毒的复制得到控制,治疗有效。通常如果病毒含量下降至b3,说明病毒基本得到控制;如果病毒含量降至“0”,则说明病毒在血清或血浆中不存在,病毒的复制已被抑制。注意事项:1、对于阴性的标准,我们一般认为是10的3次方,但不能一概而论,这个参考值也会因为各家医院的仪器和试剂的不同而有变化,应该视化验单上具体给出的参考值而定。阴性最准确的表达方式是,未检测到,化验单表示为参考值copies/ml,并没有具体的数值。2、DNA复制程度的大小并不代表肝脏实际损害的程度,DNA复制程度高,并非就代表损害严重。是否有损伤或损伤的程度请参考生化检查结果或肝活检的结果。3、关于单位的换算。最常见的单位是copies/ml,也有重量的单位,比如fg/ml、pg/ml。1 pg = 1000 fg,那么1 pg/ml = 283,000 copies/ml。4、由于PCR的方法虽然精确度高,但是误差相对较大,而且假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对于每次检查的结果,在两个数量级之内的变化,通常会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而且DNA也在不断的波动,所以不能以一次或两次的检查结果酒简单的判断是否好转,应该综合其它结果以及DNA的变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无良的欺骗性的医院,以“基因检测治疗”作为幌子,骗取患者的信任。其实这只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测而已,并非什么基因疗法。另外提醒一下,PCR的实验室的规范是非常严格的,一些小的医院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现在很多骗子医院常常用这个来篇患者的钱,这个就要求患者尽量去大医院检查,不要图便宜、图快,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骗钱的诊所和医院,常常利用检验作假,让您的指标每一次化验看上去都在好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吃了一年的替比现在DNA还是没有得到控制,痛苦ing (转)2009年8月份知道自己有了乙肝,得知病情后一直努力医治。2009年8月21日开始服用替比夫定前半年1个月去检查一次,后面3个月检查一次服用替比到现在就2009-12月转阴过一次直到今年2010年3月DNA又开始偏高,10的3次方今天去那结果一看DNA 10的4次方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CK)也纷纷开始攀升医生说可能耐药了,可以的话去查查耐药的位点,以下是我的化验报告,希望战友可以抽出一点点的时间看一下在此先谢谢战友的宝贵建议2009-8 白球蛋白比例 1.7 1.2-2.5结合胆红素 2.4 0-5.1谷丙转氨酶 57 3-40谷草转氨酶 43 3-40白蛋白 47.0 35.0-48.0总蛋白 74.4 60.0-83.0总胆红素 15.0 1.0-22.0谷氨酰转酞酶 15.3 0-54总胆汁酸 2 0-14AFU 18.6 10.0-45.0DNA 4.290*10的7次方乙肝e抗原 1406.87 0-1 -2009-9谷丙转氨酶 43 3-40谷草转氨酶 32 3-40碱性磷酸酶 103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1 8-50总蛋白 74 65-85白蛋白 45 35-55球蛋白 29 20-35总胆汁酸 12.0 1-15前白蛋白 286 200-400总胆红素 16.6 3.4-22直接胆红素 4.7 0-8间接胆红素 11.9 3.4-17磷酸肌酸激酶 72 38-174DNA 1.835*10的5次方-2009-10谷丙转氨酶 42 3-40谷草转氨酶 33 3-40碱性磷酸酶 109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4 8-50总蛋白 78 65-85白蛋白 48 35-55球蛋白 29 20-35总胆汁酸 11.0 1-15前白蛋白 286 200-400总胆红素 20.7 3.4-22直接胆红素 5.5 0-8间接胆红素 15.2 3.4-17DNA 1.012*10的5次方乙肝e抗原 1020.0450-1-2009-11谷丙转氨酶 42 3-40谷草转氨酶 33 3-40碱性磷酸酶 95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0 8-50总蛋白 78 65-85白蛋白 45 35-55球蛋白 32 20-35总胆汁酸 11.0 1-15前白蛋白 257 200-400总胆红素 16.2 3.4-22直接胆红素 4.8 0-8间接胆红素 11.42 3.4-17磷酸肌酸激酶 106 38-174DNA 1.499*10的4次方乙肝e抗原 1241.7300-1-2009-12谷丙转氨酶 41 3-40谷草转氨酶 32 3-40碱性磷酸酶 98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2 8-50总蛋白 83 61-79白蛋白 50 35-48球蛋白 32.6 20-35总胆汁酸 12.0 1-15前白蛋白 307 200-400总胆红素 24.1 3.4-20.5直接胆红素 5.5 1.7-8.6间接胆红素 18.6 3.4-17DNA 低于检测下线乙肝e抗原 1348.3340-1-2010-3谷丙转氨酶 53 17-63谷草转氨酶 34 15-41碱性磷酸酶 85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2 8-50总蛋白 75 61-79白蛋白 48 35-48球蛋白 26.8 20-35总胆汁酸 9.0 1-15前白蛋白 281 200-400总胆红素 17.0 3.4-20.5直接胆红素 3.3 1.7-8.6间接胆红素 13.7 3.4-17磷酸肌酸激酶 103 38-174DNA 3.926*10的3次方乙肝e抗原 1236.90 0-1-2010-7谷丙转氨酶 81 17-63谷草转氨酶 58 15-41碱性磷酸酶 83 30-130谷氨酸转肽酶 19 8-50总蛋白 79 61-79白蛋白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