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铁路防洪预案.doc_第1页
大丽铁路防洪预案.doc_第2页
大丽铁路防洪预案.doc_第3页
大丽铁路防洪预案.doc_第4页
大丽铁路防洪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依据昆明铁路局既有线工程参建单位防洪工作责任及要求昆铁建2004171号文件关于加强防洪准备工作的通知大丽指工发200523号文件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二、工程概况本标段所处地理位置位于云贵高原边缘与横断山脉交接的大理地区,属山区铁路,起讫里程为DK51600D1K61850,正线全长10.25公里,含上关及青花坪2个车站。标段内控制工程为长5.848km的禾洛山隧道,该隧道仅出、入口2个工作面,出口端有463m三线大跨段,施工工期长、难度大。重点工程有大磨坪隧道、大磨坪大桥及青花坪三线大桥。水文气象工程所处区域为中亚热带湿润区,属于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沿线降雨时间大部分集中在510月,以78月最为集中,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三、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好2005年防洪工作,确保大丽铁路施工安全;为确保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工程施工实际制定本预案。四、应急准备1、组织机构:防洪组织机构防洪抢险小组组 长:管增文 吕彦平副组长:刘春生、韩宪江、严秀成、颜炳仁组员:杨 平、朱 峰、张增壮、李 强、程增忠、吴 强、李洪亮、宋其梁、高庆山、杨 东、康 平、孔祥忠突击队队长:陆恩达 副队长:张进业、林育林第 一 抢 险 小 组第 二 抢 险 小 组第 三 抢 险 小 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由安质部长张增壮任办公室负责人。2、职责防洪抗险小组:负责制定本项目的防洪预案,组建本项目专业抢险队伍。并将预案及队伍建设情况报公司抗洪抢险中心,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临时组织抢险,并如实上报灾害情况,向指挥中心请求支援。办公室:负责现场灾情的统计,防护工作,在接到事故报告后上报抢险小组。组 长 管增文 吕彦平:负责本项目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工作。副组长 刘春生 韩宪江 严秀成 颜炳仁:协助组长负责抗洪抢险的指挥工作。工程技术部:负责研究制定险情控制措施,研究制定抢险措施并付诸实施。物资设备部:保障抢险设备、物资的调配,保证后勤物资供给。安质部:负责现场组织救援伤者及护送、转院等具体工作,并调动项目部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办公室:负责进行对外联络、车辆调配工作。生产工区:负责现场抢险与救援,在现场处理完后加强对生产的恢复,保障施工生产。五、现场实施措施1、加强对防洪工作的领导,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洪日常工作,制订安全渡汛措施。积极和地方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必须对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活驻地、运输便道及水电设备的防洪、防雨、排涝等设施进行检查,排涝沟渠必须畅通;人行道路、跳板和作业场所等应采取防滑措施。汛期前及时向有关单位传达,并提出防范对策。 2、暴雨前后,应对脚手架、揽风绳、地锚、边坡、基坑、临时房屋和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或有可能发生坍塌、落石的施工地段,应及时修复或加固。3、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段的设备、材料等应采取防洪措施。工地工棚不得设置在可能被洪水冲击的河岸、滩地或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4、预先由项目经理部编制防洪抢险预案和防洪器材计划,成立有120人组成的防洪抢险突击队,材料物质和防洪车辆在雨季前备齐,专库专项保管。设备在防洪期间必须集中存放并保持良好状态,保证可随时调动。 5、对本标段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路堤实行重点专人监控,认真执行雨季施工“三检”(雨前、雨中、雨后)制,各种防洪料具,本着取用方便及时的原则集中在防洪重点地段存放,并做好记录。 6、对防洪抢险用机具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备齐各种备品、备件和材料机具,确保抢险使用。 7、加强通讯联络,充分利用既有通讯条件,配足配齐通讯设备,做到险情能及时上报,人员设备能及时调配。 8、防洪抢险突击队,分别有一、二、三作业工区部分职工组成,共计120人。各级抢险队伍组成后,应加强技术演练,提高人员防洪抗洪能力。配齐救生设备和紧急动员生活备品。9、雨季施工前应全面进行施工安全大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不安全因素,防止因施工造成的各种事故发生。10、施工各种临时设施,如各种支撑排架、脚手架,必须有可靠牢固的基础,防止雨水浸泡、基础松软或下沉,危及施工。11、大中桥墩台施工是防范重点,汛期前认真检查台后路基、桥涵、便道等防洪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尽早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列车运行安全。12、地下工程应地井口、洞口设置防洪设施。雨季地下施工应加强对地下井壁、坑壁、洞壁等变化情况的观察;做好人员及时撤离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13、施工中必须保证既有道路地表排水系统的畅通。开挖沟、坑时,应确保河道、渠道、公路、铁路等设施的安全,并及时回填、夯实。雨天时不得挖土。14、防洪机构设置人员要昼夜值班,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及时准确详细的掌握洪汛信息。一旦发生水害,必须尽快制定方案排除险情,并及时向上级汇报。15、防洪抢险队伍必须服从防洪领导小组统一调动,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配合兄弟单位共同完成防洪任务。六、重点工程防洪措施1、禾洛山隧道进口端为顺坡排水,在雨季来临前应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各排水管路及净化、气浮除污设备等必须试车,并经常进行维修,确保排污、除污设备的正常运转,形成污水处理能力,避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涌入附近沟渠,对既有河渠及灌溉系统造成污染。2、进、出口洞口防护工程,如天沟、护坡及骨架等,均应在雨季来临前施作完成,以形成截、排水能力,对洞口形成有效防护。3、禾洛山隧道出口端为反坡排水,为避免暴雨时雨水倒灌入洞内造成淹洞现象,在距洞口2m处设置横向截水沟一道,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60cm,深1.0m,1:1坡率,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上铺12cm厚的预制钢筋砼盖板以利车辆通行。洞内涌水采用集水坑分段收集,逐级抽排的方式,水泵应有足够的备用数量,防止个别水泵出现故障影响排水能力。4、青花坪三线大桥1#、2#墩位于禾洛山隧道出口的排洪沟范围,雨季时,该排洪沟水量大,为避免雨季影响,1#、2#墩应重点突击,力争在雨季前完成基础工程。如在雨季前完成确有困难时,可在排洪沟上游距桥墩10m处设倒八字形拦河坝,拦河坝顶面应高出承台顶面不于2m,拦河坝顺既有排洪沟方向应超出桥墩10m以上,确保桥墩不被水淹。5、禾洛山隧道进口弃碴场应在高出设计弃碴顶面510m高程处修建截水沟,截水沟出口应与既有排洪设施统筹考虑,配套施工。防洪人员、材料、机具设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 料 单 位1防洪人员人120每个作业队30人2抽水机台4每个作业队1台3发电机台1一队4挖掘机台3每个作业队1台5大头车台3每个作业队1台6防洪指挥车台1项目部7抬筐个200每个作业队50个8草袋个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