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①前期:1919年5月4日,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②后期:6月初起先,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结果:取得初步成功。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性质:是广阔人民群众干脆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6)意义:标记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共一大(1)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国际支持: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2)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隐私召开。(3)内容:①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歼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②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今,中国革命的面目面貌一新。3.中共二大(1)内容:①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②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背景: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到严峻挫折,使中国共产党相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可能性: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确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2)建立: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记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斗争取得巨大成功。3.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裂开。4.历史意义(1)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5.失败缘由(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气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拓1.背景(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损失惨重。2.开拓: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开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依据地。4.内容(1)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3)武装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5.长征(1)缘由: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起先:1934年10月,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遵义会议: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心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4)成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影响:①为中国革命熬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②为中国革命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成功1.抗日斗争的成功:经过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成功。2.解放斗争的成功(1)背景: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②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2)过程:①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②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夫革命和生产的主动性。③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战略决战:经过1948年9月至1949年初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歼灭。⑤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1)标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影响:①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子。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变更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极大地变更了世界政治力气的对比。(3)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定,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始终到新中国的成立。[易错提示]1.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成功,并未彻底变更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成功。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2.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斗争成功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灵巧识记]1.国共十年对峙2.人民解放斗争[概念阐释]1.“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依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刚好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阅历,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拓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同时在依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心政府,并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心苏区的四次反革命“围剿”,使红军和依据地不断壮大。2.“左”倾与右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守主义、倒戈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倒戈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名师点拨]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1)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状况下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心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途、方针和政策问题,并妥当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冲突和分歧,所以标记着中国共产党由无趣走向了成熟。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更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冲突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缘由。(2)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当民族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冲突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裂开,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看法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会加速两党关系的裂开。1.五四运动是广阔人民群众干脆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记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有了新的明确目标。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3.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4.南昌起义标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起先。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探究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定。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材料一]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行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白什么问题。[教你读史]连词“没有……就不行能……”事实上就是强调的观点,突出革命政党的重要性。[提示]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须要有一个坚毅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材料二]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歼灭阶级差别;(2)采纳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歼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中共一大纲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共一大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目标?[教你读史]《中共一大纲领》分三个层次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应依据序号逐层概括。[提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歼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退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3)据材料三,分析相对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更?有何进步意义?[教你读史]材料出处为《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留意关键词“目前利益”,结合详细奋斗目标分析。[提示]变更: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意义:正确相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白方向。中国革命面貌“面貌一新”的表现(1)新的革命领导核心:革命性最强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毅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阔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阔中国人民的利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4)新的革命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指明白革命的方向,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了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工农武装割据”[材料一]秋收起义原安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气。——摘自《秋收起义》(1)据材料一,分析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有何意义?[教你读史]留意分析关键语句“长沙打不下来”“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的含义。[提示]缘由: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而井冈山地区敌人统治力气薄弱。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依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材料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决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肯定领导。3.亲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动身的思想路途。5.艰苦奋斗的作风。——百度百科(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决不移的革命信念”“亲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教你读史]从“革命信念”“亲密联系人民群众”两个角度的对应史实进行回答。[提示]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接着革命,对革命充溢信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全面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农夫革命的主动性。正确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理论基础:①大革命失败使共产党人相识到必需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需驾驭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证明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③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阅历,从而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主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依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3)三个内容间的关系:①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依据地建设的保障。②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本内容,可以发动广阔群众支持武装斗争和巩固依据地。③依据地建设是革命的战略基地和立足点,为武装斗争供应物质基础,是土地革命的根基。4意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详细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白方向,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一、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起先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气。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无趣走向成熟的过程1.探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1)从中国的国情中相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2)从二七惨案中相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相识到必需联合农夫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因此,中共三大确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从大革命失败中相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此,中共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1)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究出了一条夺取全国成功的正确道路。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探究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途、方针和政策问题。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途问题,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3)依据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的统一战线理论。题组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解析:选D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是反帝,内除国贼是反封建,最能完整地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性质。2.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扬,“很多人民望见掉泪,很多西洋人望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阔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选B从五四学生游行过程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还有巡警等各方面的力气,故选B项。3.下列各项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解析:选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所以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因果关系。4.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其合作形成的标记是()A.中共三大召开 B.广州国民政府成立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斗争达到高潮解析:选C国民党一大召开标记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5.从1924年1月后至1927年4月前,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斗争的进展,主要依靠于()A.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统一战线的推动B.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推动C.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D.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共合作领导解析:选A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斗争的进展在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故A项正确。题组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拓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6.如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C红军长征起先于1934年,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①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在革命依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阔贫苦农夫的主动拥护,故②③④正确。7.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主要是指()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解析:选D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状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起先确立,标记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8.“1947年年中好像标记着斗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选A由题目中信息“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A项正确;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时间是1948年,淮海战役是1948年起先,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救济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解析:选D由材料关键信息“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可知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发生的。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确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确定参与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确定与国民党合作解析:选C中共二大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与目标,符合中国的实际。3.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心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难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A.召开国民党一大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斗争解析:选D材料中“1926”“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说明帝国主义和军阀是导致中国生活困苦缘由,为此要北伐,“打倒列强,除军阀”,故D项正确。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到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到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从珠江流域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5.在庆祝成功的时刻,周恩来庄重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需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金田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选A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抗拒国民党的第一枪。6.下图是中共中心某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连环画,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站起来,手里拿着那份毛边纸的铅笔记录稿,义正词严地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缘由,并指出李德是‘瞎指挥’”。下列各项符合这次会议的是()A.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B.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C.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D.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抗拒国民党的总方针解析:选A这次会议指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起先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方针、路途、政策,中国共产党也起先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7.一位闻名美国记者赞美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宏大传奇。”他所说的“宏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 D.红军长征解析:选D红军长征的成功体现了战略转移,和“宏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8.解放斗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斗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