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考纲链接】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013预测】1.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2. 以新情景为依托,设置材料式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复习思路】1.通过列表对比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新航路开辟中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情况及影响的比较,荷兰和英国早期殖民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的比较。2.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也是从中世纪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是中外历史比较型题目的一个切入点。从题型上看,既可以搞学科内综合,也可以搞学科综合,特别是和地理,所以一定要把握航海家的航海路线。3.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4.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5.对于工业革命的考查,可以形成一条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纵向线索,其中可以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丰富的内容。6.归纳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影响。7.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8.注意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审视相关事件。【学法导航】1.本专题复习应注意以下视角: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特别要注意理解对世界一体化的影响。正确评价早期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掌握15世纪以来促使全球联系加强的因素,重点掌握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本单元的阶段特征: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全世界的新航路,并随之抢占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得以出现。在世界市场的需求下,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征服世界的进程,将东方国家变成他们的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垄断组织出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使资本主义具有更强的侵略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易错知识点提醒: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区别。价格革命表现:物质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西欧。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区别。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即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如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带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轻工业化)和第二次产业革命(重工业化,到20世纪才完成)。【专题综合】一、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2.目的:政治目的:宣扬加强满足。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3.特点: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贸易性质:前者是封建国家朝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夺性的贸易。4.影响和后果: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6.郑和下西洋废止原因及其启示: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规律。耗费浩繁,国库枯竭。明末的禁海令,实行闭关政策。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例1】(2010山东文综)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宇左右。【解析】本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为主题,根据课程标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一表述立意。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重点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全球史观,正确认识文明多样性,平等对待各种文明,正确认识人类交往和文明交流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问,根据考生的思维层次,给出了三种赋分办法,属于思维层次上的开放。这样就使每个能力层次的考生都会“有话可说”,展示自己的能力。该题按照思维层次赋分,淡化了知识,突出了能力考查,体现了较高的区分度。第问,通过说明“发现美洲”、“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等提法的合理性,引导考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待及评价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第问,要求考生以“交流与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需要考生对已有历史知识重新整合、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对历史探究能力的考查。答案要点的制定,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利于引导考生开拓历史思维,提出独到的见解。【答案】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分)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评分标准:项目等级主题观点史论结合逻辑表述一进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二符合主题观点基本合理只罗列史实史实基本正确条理较清晰基本合乎逻辑三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史实不够准确条理不清缺乏逻辑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二、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1.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供物质基础:“工”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市场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分工更具体,联系更密切。为推动国际间交流提供技术和经济条件: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金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改变世界格局,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它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例2】(2011上海单科)工业年代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223.6中国32.829.819.76.2印度24.517.68.60.7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问题: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解析】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第题,注意从材料中的中印和英国在“1830年”、“1900年”时间点的对比,以及英美在“1900年”的对比即可分析论证。第题,可从材料中“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概括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外销”等。第题,回答“看法”可从“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等角度思考问题。【答案】答案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分) 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答案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1分) 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其他答案。(0分)答案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分) 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 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3分) 20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其他答案。(0分)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其他答案。(0分)答案l: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三、归纳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 两次工业革命影响:(1)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经济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导。(3)生产组织: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垄断组织(4)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了垄断资产阶级。(5)政治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进行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6)经济思想: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垄断资产阶级操纵国家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7)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殖民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商品输出为主,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强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9)世界经济格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世界经济霸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经济霸权。(10)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关系,但差距进一步扩大,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完毕。2.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近代工业生产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第二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例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材料四: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江南制造总局大门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材料五:根据材料四分析英文“china”一词这三种说法和日本古代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根据材料五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析】回答第问时要注意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和品种,在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原因时要抓住关键词“1500年”和“18世纪后期”。回答第问时要格外注意“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即1684年,由此推断英国国情。第问主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问中的第一小问关键词有“瓷”“丝”,第二小问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答案】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西方称呼中国为“瓷器”之国和“丝绸”之国。古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强唐盛汉的中华文明影响了日本和欧洲,故用“秦”、“汉”、“唐”代指中国。(如考生提到汉代、唐代发达的对外水陆交通和开明积极的对外交往,或者汉代、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可给分。)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四、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含义: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其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原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随着其产生、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非洲沿海岸、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总之,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各地逐步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国用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组织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加速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可见,工业革命的进行与扩展大大加快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速度。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3.形成途径: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空前扩大;人口的流动、迁移和资本的输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工场手工业时期: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与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地区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机器大工业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通过抢占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将世界其它地区纳入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4.过程:16至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拓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5.影响: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区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区原有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成殖民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州、美洲尤为明显。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总之,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6.曾经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国家:16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7.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继续拓展18世界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材料二: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材料一中“南北分裂” 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公元1500年前后?材料二中导致“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依据材料三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问根据所学,“南北”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南北分裂” 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元1500年前后”指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使得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第问根据材料二,“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结合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和材料中“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等信息,历史事件是指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问出现较多,由原高考题发展而来,依据材料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在商品、资本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第问根据所学,回答“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一论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可以回答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积极方面可以从世界市场的形成带动人口、动植物的流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形成国际劳动分工格局;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等角度来回答。消极方面可从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关系日益紧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角度来回答。【答案】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使得亚非拉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事件: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商品、资本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同意。世界市场的形成带动人口、动植物的流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形成国际劳动分工格局;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等。不同意。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关系日益紧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任何一种态度都可,关键是说明理由)【高考直击】1.(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谓“价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据此本题中西班牙正由于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国内金银大量涌入,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本题选c项。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答案】b【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了灾难,摧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统治秩序,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联系本题,英文书籍在印度畅销的原因是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其他各项与所学不符。3.(2011北京文综)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工业革命殖民掠夺奴隶贸易: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4.(2011重庆文综)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正是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的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5.(2011山东文综)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1607年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b.c.d.【答案】b【解析】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所以是荷兰。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所以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超过英国。所以是英国,选b。6.(2011海南单科)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答案】c【解析】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7071754),排除d项;材料中“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无法反映贵族阶层日趋没落,排除a项;同时材料中介反映了各阶层之间的竞争,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空前加剧,排除b项;而从“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故选c项。7.(2011海南单科)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关键的时间信息“1870年以后大约40年”相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很多欧洲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欧洲的工业文明向整个世界扩展,才真正确立了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和现代文明的中心,所以选d。a项早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了,不符合1870年后的四十年的时间信息,在技术革命时期,文化传播也不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排除a、c。资本输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不是属于文明中心的依据。排除b。8.(2011上海单科)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答案】d【解析】从图片“石油,地球,吞下地球”信息来看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芝加哥大学获得残羹冷炙,其用意在抨击洛克菲勒用助学美化自己,故选d项。a、b两项不全面,不能完全体现吞并的图片信息。c项无法体现洛克菲勒的野心。9.(2011海南单科)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巨型企业”,体现“生产集中”,而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而“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信息中未能体现,可排除。蒸汽动力不算能源革新的内容,排除b。10.(2010全国文综)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1830年。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至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而才有题中“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的说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及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1.(2010海南单科)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的内容的分析,不愿意让人看出自己是女工,是学徒的时候,别人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他们,可见陈述者扔未摆脱社会偏见。12.(2010安徽文综)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答案】a【解析】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13.(2010海南单科)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答案】c【解析】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历史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14.(2009江苏单科)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15.(2009广东单科)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答案】a【解析】寻找黄金和白银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因,最先开辟新航路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夺,而并非大西洋继西葡之后,荷兰、英法也先后加入到殖民争夺的行列,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只是暂时承认了西葡殖民掠夺的成果。16.(2009上海单科)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答案】d【解析】a、b、c三项只反映了法国情况,材料除涉及法国势力变化外,还涉及了英国势力的消长,选项d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字的主旨。17.(2009上海单科)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18461875年间就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是因为:a.南方种植园主的需要b.法西斯的种族灭绝c.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d.美国政府鼓励移民【答案】d【解析】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非洲的黑人奴隶,不是来自欧洲的移民,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法西斯的种族灭绝论盛行于20世纪的30、40年代,材料强调的欧美国家移民大部分到美国。19世纪中期正是工业革命在美国扩展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急需劳动力补充,应该是美国政府鼓励移民的政策,推动了移民浪潮的出现。18.(2009海南单科)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史实,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19世纪中期,虽然欧洲民主运动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保守势力仍很强大。一战期间欧洲各国男性劳动力紧缺,大量妇女走出家庭成为社会劳动者。为了工作方便,妇女服装趋向简便化,裤装和短裙得以流行,显然是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导致了其装束的变化。19.(2009上海单科)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选择讲座模板
- 2025年度茶叶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场化项目服务类采购项目合同附件定制版4篇
- 2025年度电竞主题商铺租赁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生态环保园区场地委托出租与环保技术服务合同样本4篇
- 专业技能提升课程2024培训协议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 化学研究什么》公开示范课教学课件
- 二零二四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四种类别适用范围与条件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艺中心场地租用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项目场地购置合同示范文本4篇
-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培训
-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 仓库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初中古诗文言文背诵内容
- 天然气分子筛脱水装置吸附计算书
- 档案管理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 计算机辅助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城市学院
- 知识库管理规范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