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_张继群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索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优化处理。 学生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与课文相关的音视频和图片,预习课文。二、 教学课题1. 会读“罩”等7个生字,会读写“潮”等13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的含义。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会按时间顺序来描写某个场景。4. 学生在理解课文语句的基础上,能发挥想象,感悟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三、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作者“我”的耳闻目睹,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同时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方面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而来的奇观。四、 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没有对大潮景观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对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形成一道六米多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和引导发现法来使学生由词达意,由意成境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观。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的方法,自由读,分组读,对比读等,使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让学生在朗读里感知文中的意象美。在朗读感知的同时,我会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描述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和倾听、吸取他人观点的能力。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一)、谈话引入导语 同学们,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作用,水面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做“潮”。(板书“潮”)【百度搜索】壮观的钱塘潮 视频/v/b/89145551-1219122522.html (一位曾亲眼目睹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齐读课题) 明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这样描述过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谁能告诉老师,他们都在描绘哪里的潮水?预设 钱塘江大潮 是的,他们都在描绘发生在我省钱塘江流域上的潮汐涨落现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预设 1.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2.潮水涨落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3.钱塘江大潮潮来之时场面十分壮观。教师小结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在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是一年之中最大的,所以就有了八月十八观潮日的说法。钱塘江大潮以雄伟的气势,多变的画面,迷人的景象引来了千千万万的观赏者,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目光,一起去观赏钱塘江大潮震天撼地的景象。【百度地图】钱塘江的地理位置 图片 /?newmap=1&s=con%26wd%3D%E9%92%B1%E5%A1%98%E6%B1%9F%E5%9C%B0%E7%90%86%E4%BD%8D%E7%BD%AE%26c%3D179&fr=alae0&ext=1&from=alamap(了解钱塘江的地理位置,体会我国富饶的自然资源)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百度搜索】观潮朗读 视频 /pjhzhxb/zl/52469_5549711(有感情的范读课文,感染学生的认知情绪,更好地从整体认知课文)(一)生字词教学导语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出来的,在读的过程中: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原因是什么?潮 罩 盐 称(chng) 笼(lng) 蒙(mng)屹 沸 恢 鼎(dng) 崩(bng) 昂 (ng)雾 旧 贯 导语 同学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些生字,注意后鼻音生字的发音。(生读生字)教师引导 “潮、浩、沸、涨”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罩、薄、崩、霎”都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罩”字别看他难写,你可以这么记住它:“桌”子缺两腿,上边加“四”盖。(生个人朗读、分组朗读,并区分组词)导语 接下来谁来读一读下面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闷 雷 薄 雾 风号涨 起 颤 动 浪吼预设 读音有误。教师正音 薄(b)雾而不是读薄(bo)雾,在词中指的是密度小的意思。闷(mn)雷而不是闷(mn)雷,指声音低沉的雷。教师引导 多音字在语文学习中是十分常见的,同学们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能只按照平时的经验,乱读一气。(二)感知课文内容导语 读完了课文,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给了你比较深刻的印象或是你比较喜欢的?把他们读的精彩些,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同学在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要当一回小评委,评一评他读的好不好。预设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显示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大家对潮水十分期待。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我仿佛感受到了潮水扑面而来的感觉。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潮水的声音好像山崩地裂,非常的响。(1).先学生自己尝试朗读。(2).同学评一评。教师同时穿插介绍朗读技巧。(3).教师范读。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观 导语 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来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生默读课文)预设 “天下奇观”教师引导 “天下奇观”的“观”和“观潮”中“观”一样吗?请同学们查阅字典,看看字典老师是怎么说的。教师小结 “观潮”中“观”是看,察看的意思,观作为动词使用,可以组词赏、察、参。而 “天下奇观”的“观”是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作为名词使用,可以组词大、奇。导语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对照课文中的插图,你认为“天下奇观”的“奇”具体体现在了哪里呢?(小组交流、讨论)预设 1. 体现在“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引导 哦,你是从大潮来的时候读出了“奇”(板书 潮来时)预设 2. 体现在“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教师引导 你也是从大潮来时的声音中“听”出了“奇”,还有同学从其他地方品出了“奇”吗?预设 3.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教师引导 真棒,你从观潮前的人数中体会到了大潮的“奇”,还有没有?(板书 潮来前)预设 4. “霎时,潮头奔腾而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教师引导 你又是从潮来之后看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板书 潮来后)教师小结 在观潮中,钱塘江大潮的“奇”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啊,它气势磅礴,又变化多端,所以作者才用“天下奇观”来赞扬它。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说的一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百度搜索】钱塘江大潮 视频/v/b/89145551-1219122522.html4、 研读课文,感悟奇观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盐官镇的地理位置【百度地图】盐官镇/maps?q=%D1%CE%B9%D9%D5%F2(直观了解地理位置)导语 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想必同学们都被这“天下奇观”的气势所折服了吧?在课文中,作者用他独特的遣词造句的功夫把这壮观激烈的场景也描绘的淋漓尽致。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预设 作者先写了观潮前的景象和人们在昂首东望等待潮水到来,再写了潮水来的时候的景象,最后写潮水退去。教师引导 你能根据老师黑板上写的和这位同学刚才说的给课文分分段吗?预设 1、2自然段为一段;3、4自然段为一段;5自然段为一段。导语 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文中具体告诉我们“观潮”时间、地点、事件的句子。预设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教师引导 句子中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什么?预设 “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盐官镇”教师引导 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试着说一说吗?预设 “农历八月十八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盐官镇,据说海宁市的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这两句话,向我们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些地方?预设 1. 作者观察了潮来前的江面。 2. 作者还观察了观潮的人群。 3. 作者观察了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这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4. 作者还观察了江边的山。(师出示描写潮来之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教师引导 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笼罩着一层薄雾,朦朦胧胧的,远处的小山一会看得清,一会又看不清,这种奇异的景色,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预设 若隐若现。教师引导听老师来读一读这几句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脑海中潮来前的江面是怎样一番景象。(师读)教师引导 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感觉到了什么?预设 江水很平静。(板书水平如镜)教师引导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要能够读出江水风平浪静的美丽。还有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神秘感。(生齐读)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教师引导 这一自然段还写了观潮的人群。谁来读一读?预设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未读出一种焦急、期盼的感觉。) 教师引导 假如你也在海塘大堤上,望着平静的江面,观潮的人们已经等了好久,江潮还没有来,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 1.是焦急的。 2.盼着它来。教师引导 你来试一试,把人群急切想看见大潮的心情读出来。(生再读课文)教师引导 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预设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教师引导 他们的心情是?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预设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教师小结 是啊,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赶来一睹大潮的风采。大堤上的人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潮来时的盛况。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等不及要见到潮来时那种震天撼地的景象的了呢?我们下节课就来一起见证这动人心魄的一幕吧!在这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预习3、4自然段,根据要求找一找,写在你们的摘录本上。最后欣赏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丽画面【百度图片】钱塘江大潮图片/i?word=%C7%AE%CC%C1%BD%AD%B4%F3%B3%B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入理解课文)1. 找出描写钱塘江潮水气势的四字成语:音:形2. 找出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3. 找出文中描写潮水的比喻句:4. 摘录你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板书设计1. 观 潮 潮来前 水平如镜 观 潮来时 天下奇观 潮来后六、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朗读让学生弄清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同时,通过品读赏析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句子,学生可以读的更加主动投入,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初步构建起大潮雄伟壮阔的景象。通过学生试读,教师导读,学生评价读,教师示读等多样的朗读形式对学生的读的能力有一定培养。教师采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也融洽了师生感情。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天下奇观”的“观”和“观潮”中“观”的区别,从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奇观”,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钱塘江大潮三个阶段的“奇观”。接着,运用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这一直观教学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大致形成大潮来时的影像,为理解作者如何描绘潮来之时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快速掌握试题及答案
- 小狗角色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全面评估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难易程度试题及答案
- 新规解析2024年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考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 深入研究2024园艺师考试内容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考试2024年技能考察试题及答案
- 急诊内科三级试题及答案
- 骨关节病的健康教育
- 静疗横断面调查护理
- DB45T 1056-2014 土地整治工程 第2部分: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解读学习课件
- 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
- 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放射性药物开发及核药装备研制项目报告表
- 中医治疗失眠课件
- 2024年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信息窗3)》参考课件(共12张PPT)
- 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2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