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为赢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不正确的有 ( )a. 为大气平流层 b. 为岩石圈 c. 为软流层 d. 为外核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圈层物质可能是液态 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3.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上下颠簸d. 左右摇晃4.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57题。5.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6.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7.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部2006年11月13日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号”完成钻探,深度5 000米,其目的是研究白垩纪的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据此回答8、9题。8. 此井的钻探深度达到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9.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 只有大气圈与岩石圈有联系c. 地质钻探是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办法 d. 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10.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速度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 )11.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 (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a. b. c. d.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215题。12. 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3.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地壳14.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 瀑布 b. 岩石 c. 树木花草 d. 大气15.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6. 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c. 各圈层互不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17. 地壳与其他圈层的区别是 ( )a.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b. 地壳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内层c. 地壳物质构成密度较地幔、地核小,温度高d. 地壳中有软流层,所以出现岩浆活动18.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不密切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二、综合题(共28分)19. (创新题)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2分)具体要求: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软流层的位置正确。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20.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4分)(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 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8分)(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4分)答案1. b2. b【解析】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平流层温度随高度递增,软流层物质具有可塑性,但不是液态。外核的物质是液态。3. c【解析】纵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感到左右摇摆,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4. b【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5. c6. d7. c【解析】第5题,结合等值线分布可得;第6题,由经纬网及陆地轮廓等可确定;第7题,地壳的厚度是从莫霍面到地表的距离,故选c。8. a9. d【解析】钻探深度只有5千米,故在地壳;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地球表层系统。10. a【解析】根据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的特点,可判断a图中地壳较深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消失,推测可能储有石油。11. d【解析】水圈包括地球表层所有的水体类型。12. c13. b14. c15. b【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16. b【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7. a【解析】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18. 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19. a+b为地壳,a+b+c为岩石圈,d为软流层,c+d+e为地幔(也可参照课本“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来画。只要体现出岩石圈、软流层、地壳的组成及相对位置就行。)【解析】通过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自己动手绘图,有助于理解掌握岩石圈、软流层、地壳的组成及相对位置。20. (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Section B第四课时教案设计
- 2024四川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下属空港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设计-《我会这样吃》 沪教版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5课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2课时 粤教版
- 三年级体育上册 搞好环境卫生教学设计
- 班主任跟岗培训大纲
- 安装资料员培训
- 初中学校危化品安全培训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 微阵列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研究-洞察分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认知主义》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同名15503)
- 华尔街英语课件
- 2024年抗癌新药研发合作合同
- 2024-2030年版中国网吧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3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答案解析
- 临床医生个人职业规划
- 肠穿孔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