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安徽地理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理自然特征1、2、4、7、8、9、12、13人文特征3、5、6、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3江南十校联考)下表是安徽省2006年、2010年粮食流量与2015年粮食预测流量的流向与运输方式表。据此回答12题:名称2006年流量2010年流量2015年预测流量粮食流量(万吨)全省1 4951 8002 000流出省外8459101 000省外流入230440500省内流量420450500跨省流量1 0751 3501 500运输方式(万吨)水路325500575铁路660770885公路51053054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省内外粮食流通量均呈上升趋势省内流量在20102015年将超过省外流入量省外流入增长比重超过流出省外增长比重跨省粮食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a. b. c. d.2.符合安徽省粮食主要流向的是()a.出省粮食流向主要是东南沿海省市b.出省粮食流向主要是京津唐地区c.省内粮食主要是从皖南、皖西南地区流向皖中、皖北地区d.省外调入的粮食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解析:1.c2.a第1题,2015年预测量中,省内流量与省外流入量都为500万吨,排除。安徽省的大宗货物跨省运输以水运和铁路运输为主,错误。第2题,安徽省的出省粮食流量主要流向周边缺粮地区,东南沿海省市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多,粮食需求量大。京津唐地区的周边是华北平原,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可就近供应粮食。皖南和皖西南地区多山,人多地少,粮食需要调入。省外调入主要来自周边的产粮区,不会长距离从西北调运。(2013名校联考)吸引机会指数是指某城镇因其人口、经济、交通等因素而对外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其流动性越强。图甲表示2010年安徽省城镇吸引机会指数图,图乙表示2010年安庆市和黄山市完成的货运量。回答34题:3.安徽省城镇吸引机会指数呈“¥”型分布,其中一条支线是皖江城市带,指数总体上最大,最主要是因为()a.人口迁入量最多b.矿产最丰富c.公路运输最方便d.经济发达4.2010年安庆市和黄山市货运量的结构差异较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货物的性质d.人们的运输习惯解析:3.d4.b第3题,皖江城市带多为安徽的工业重镇,又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均gdp也较高,所以城镇吸引机会指数最大。第4题,安庆市和黄山市的货运量都是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安庆市水运比重远大于黄山市,最主要是因为两市所处的地形差异,进而导致水系不同。安庆地处平原,航运便利;黄山位于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但航运不便。(2012皖南联考)目前,安徽铜陵的铜矿资源九成依靠进口,这座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难题。2012年3月22日,国家环保部门同意安徽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开展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机电,发展废杂铜拆解业。据此回答56题:5.发展废杂铜拆解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b.提高铜加工企业生产成本c.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d.工人失业率上升6.随着铜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铜陵市铜加工企业集群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的优点是()a.降低环境污染b.加强产业链上企业间的竞争c.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d.产业能够快速转型解析:5.a6.c第5题,发展废杂铜拆解业可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降低铜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废杂铜拆解业与信息产业无关,发展废杂铜拆解业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a。第6题,产业集聚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产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集中,可能会加重环境污染。故选c。(2012皖南名校联考)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读图,回答79题:7.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是()a.喷出型岩浆岩b.沉积岩c.侵入型岩浆岩d.变质岩8.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a.风化、侵蚀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岩浆活动9.黄山一年中云雾天气达200多天,特别是冬春季节,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下列对黄山冬春季节多云雾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黄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黄山温泉蒸发量大冬春季节黄山冷空气活动频繁黄山地区空气中的凝结核多a.b.c.d.解析:7.c8.a9.d第7题,花岗岩从成因上来看属于岩浆岩,根据岩浆活动情况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第8题,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较好,容易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第9题,云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有一定量的水汽和降温条件。根据黄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判断是黄山地区的空气湿度较大,又有频繁的降温条件,因此,黄山地区云雾天气多。如图为安徽沿淮小麦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影响龙头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劳动力b.原料、市场c.技术、市场d.动力、科技11.下列有关沿淮小麦产业集群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农业技术人才的加入c.加强优质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d.积极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科研、销售能力解析:10.b11.d第10题,沿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企业利用其组织带动能力以及自身优势,以小麦为原材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第11题,扩大龙头企业规模,能够拉动安徽沿淮小麦产业经济的增长。通过小麦产业集群内明确的分工,产业科研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一定品质、信誉和市场占有率的区域品牌。图中农村中小企业只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企业科研、加工、销售以及品牌建设主要由龙头企业来完成。二、综合题(共45分)12.(2013皖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1年7月,国务院向安徽省下发名为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对原本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材料二巢湖流域19702008年土地利用动态转化表耕地km2林地km2菜地km2水域km2建设用地km2耕地转化为0.550.6817.2442.76林地转化为46.7251.010.327.24草地转化为112.191.390.0020.62水域转化为136.981.070.468.24建设用地转化为48.300.090.000.64未利用地转化为0.000.000.000.000.00(1)据材料二分析,巢湖流域近40年来耕地总量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请分析其原因。(12分)(2)2011年合肥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湖城共生,为滨湖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试分析滨湖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从合肥市省会城市的优势、交通、政策以及劳动力等方面加以分析。答案:(1)减少(4分)建设用地使耕地减少(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使耕地减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水产养殖业)使耕地减少;生态保护的需要(如植树种草)使耕地减少。(8分)(2)省会城市,科技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濒临巢湖,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得益于国家“中部崛起”和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等优惠政策)。(8分)13.(2012安徽百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如图为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分布图。材料二如图为甲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比重图。材料三如图为亳州市煤炭资源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2)甲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三大生态屏障工程,试说明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措施。(8分)(3)亳州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仅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请你为亳州市煤炭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自南向北变大。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麦生长期内,安徽省降水较为稀少且降水时间分布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第(2)题,根据安徽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甲位于安徽六安地区,该区“十二五”期间建设皖西水源涵养功能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根据材料可知应该减少农村秸秆与薪柴的使用,大力发展本区拥有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改善本区能源消费结构。第(3)题,煤炭的开采与利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二,充分发挥其能源优势发展、带动相关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等;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