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甘露的秘密同步练习及答案caijuyudonglixi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蟠龙( ) 排泄( ) 其凝如脂( ) 其甘如饴( ) 地蚤( ) 木虱( ) 皎莹如雪( ) 诚言不谬( ) 大肆( ) 萎缩( ) 为害不浅( ) 熙熙攘攘(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wng( )想 m( )食 晾shi( ) 梦mi( )以求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1)传说甘露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 A. 延年益寿 B.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2)有的皎莹如雪,这就是所谓的甘露。 皎莹如雪 (3)说它有滋养作用,确是诚言不谬。 诚言不谬 4.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说说加点的词的作用。(1)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液。 (2)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 (3)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 (4)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而且是蚜虫的“保姆”。 5. 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2分)(浙江(课改)中考题)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句: 6.填空。(1)甘露的秘密是一篇 ,说明的对象是 ,它实际上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甘露的秘密”是指 。(2)本文的作者是 ,当代作家,教授。“仇”读作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甘露就是 。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柑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族的成员,它们专门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造成灾害。法国葡萄园受葡萄蚜危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0万法郎。1951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1.5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人。7.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说明,有。请你从选文中找出句子。(1)平实说明 。(2)生动说明 。8.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9.划线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作用 。10.在写蚜虫吸食情形时,加点词突出了蚜虫吸食的特点,试加以体会说明。(3分)“探索”突出它 ,“刺进”突出它 ,“不停地吸取”突出它 。11.课文对甘露的揭秘说明了什么?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思考? (二)课外拓展(浙江(课改)中考题)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岭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迷。 (文章有改动)12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章第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14细读第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4分)现象反应结论叶子被虫咬动物受到伤害(1) (2) (3) 15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4分)(1) (2) 16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3分)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一) 阅读链接(安徽省(课改区)中考题)偶 然 的 发 现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为解释化学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一理论立刻传扬开来。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它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直到186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这样,“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节选自纽特世界的种子)17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请把它摘写出来。 (3分) 18文中描述同学用网球击篮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5分) 19画线句用了“差不多”,而没用“一个样”,这是为什么? (4分) 20下面是从文中筛选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分) 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得到验证却与植物学家的发现有关,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 21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 (4分) (二) 新题链接(扬州市中考题)22.在下面一句话中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 , , 。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23.探究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400字左右。1.pn;xi;zh;y;zo;sh;jio;mi;s;wi;wi;xrng。2.妄;觅;晒;寐。3.(1)A.指增加岁数,延长寿命。B.它凝结时像油脂,它甜得像饴糖。(2)形容白亮晶莹得像雪一般。(3)指的是真实的话没有错误。4.(1)“探索,、“发现”、“吸取”,生动地表现蚜虫吸取植物汁时的情景,形象地介绍了蚜虫的生理特点。(2)“亲密无间”富有感情色彩,有力地表现了蚜虫在蚂蚁心目中的地位。(3)“蚕食”用得准确,表明了蚜虫吃东西像蚕吃桑叶一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情景。5答案示例: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共2分。格式相同,修辞运用恰当,语言通顺,意思明确,即可得相应的分)(4)“卫士”“保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贴切生动,刻画出了蚂蚁作为“帮凶”的奴才嘴脸。6.(1)科学小品文;甘露;甘露鲜为人知的事情。(2)仇春霖;qi。(3)一种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分的排泄物。点拨:语言要简练,而且必须要有“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含有糖分”。7. 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 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8.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人。9.举例子,列数字;突出蚜虫对农业的危害严重。10. 小心、迅速、畅快。11. 古代人对甘露的态度和行为与甘露揭秘的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被古人视为神灵之精的甘露,居然是蚜虫排泄物,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甘露秘密的揭示说明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经过不断探索,逐渐认识其本质。蚂蚁是蚜虫的保护神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这是正常生物链现象,世界上的生物都是这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所以要排除蚜虫危害并不能以消灭蚂蚁为前提,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如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解决对人类生活有危害的问题。、由此看来,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12引出“植物也有语言”这个话题。或者:证明植物有可能有语言。(分,意思符合即可)13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或:植物也是可能有语言的。或:植物的语言最终有可能会被破译。(2分,意思符合即可)14(1)释放出一种激素。(2)释放出内啡呔。(3)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或: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4分,处每空1分,处2分,意思符合即可)15声音(或者:高频声音)和能量(或者:光)。(分,每点2分)16如:大胆的科学设想广泛的科学研究深入的科学研究勇于实践的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雄厚的科研力量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等。(分,每种1分。答出上述7种条件中的任何3种即给3分;答其他的,合理也可)17.(3分)“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18(5分)用人们熟悉的事情,通俗易懂而又形象地解释花粉在水面上动个不停的现象厂布朗运动”)。 (能从“通俗形象地说明问题”的角度回答,即可得分) 19(4分)因为作者清楚地知道,二者只是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不相同。 (意思对即可得分) 20(4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不是唯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降解功劳木复合材料-全面剖析
- 浙江鸭2025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第2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易错专题有理数中的易错题新版新人教版
- 农药销售案例分析与借鉴-全面剖析
- 低代码平台下的SRS设计-全面剖析
- 物联网技术优化印制供应链管理-全面剖析
- 实时系统虚拟化技术-全面剖析
- 农用工具市场细分分析-全面剖析
- 汽车刹车系统维护合同
- 招标项目造价咨询服务协议
- 2023-2024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英语10月周练卷及答案
-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报告
- 三D打印公开课
-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应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
- 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 营业收入的预测分析报告
- 无人机工艺技术方案
- 从赵紫宸的神学思想看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之关系
- 专车接送服务租赁合同
- 华为QSA审核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