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历史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doc_第1页
【备考】高考历史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doc_第2页
【备考】高考历史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doc_第3页
【备考】高考历史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doc_第4页
【备考】高考历史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精讲精练(含解析)高考导航高考命题分析从考查力度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和宋明理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宋明理学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主张、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的主张等方面。从考查角度来看,一是专题间的综合,很多试题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综合起来,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说明儒家思想不断吐故纳新的特点;二是模块间的综合,将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起来,分析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非选择题。2.2015年备考复习策略(1)掌握本专题的基本知识结构,系统梳理儒家思想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熟悉各阶段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及影响。(2)抓住热点,密切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用儒家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当代“国学热”,学会用历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国学热”的原因和影响。重点全解重点1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原因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的兴起;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文化上:私学兴起,由学在官府道学在民间主张派别代表时间地位主张儒家孔子春秋儒学创始人“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战国被尊为“亚圣”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战国集大成者仁义、王道;君舟民水论;性本恶;礼法并用;制天命而用之。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的本原是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齐物论;逍遥自得。法家韩非子战国集大成者依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奖励耕战;变革。墨家墨子战国墨家学派创始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1【2012年高考山东卷】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例2 【2012年高考海南卷】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重点2 董仲舒的新儒学背景:经济上: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繁荣,国力强盛;政治上:社会潜伏者危机,统治者力图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汉初推行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提出“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提出“三纲五常”,维护了社会秩序;推行仁政,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特点及实质:外儒内法,兼之以道,思想专制,带有神学色彩。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评价: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推行仁政;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消极:独尊儒术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宣扬纲常伦理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例3 【2013高考重庆卷】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例4 【2014年高考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重点3 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形成朝代人物主张影响理学的形成北宋二程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主张孔颜之乐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天理在现实社会表现为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发展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理。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思想的对比比较项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不同点对“理”的理解“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本原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认识“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内心反省致良知,知行合一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对“理”的共同理解世界本原是理,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本质用儒家的伦理纲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内在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例5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c项错误。例6 【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重点4 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历史背景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思想文化:理学束缚人们思想和“西学东渐”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思想家著作主张李贽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反对神化孔子;批判道学家伪善;倡导个性自由发展。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工商皆本。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主张“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众治”王夫之舟山遗书世界是物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循天下之公唐甄潜书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评价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经世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例7 【2013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例8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强化闯关1【2014年北京东城期末考试】“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2【2014年衡阳模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材料体现了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兵家思想3.“董仲舒是自汉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4.【2014年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5.【2014年广东十校第一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6.【2014年南京模拟】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7.【2014年吉林质检】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8.【2014年洛阳模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了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9(2014宿迁一模)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材料三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