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声光综合考向一声音的特性【例1】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解析: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模仿秀就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所以选c。答案:c方法提炼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搞清乐音的三个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的因素,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而音色是声音的特色。考向二光的各种现象的辨析及应用【例2】 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解析:a选项中的“日全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选项中“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雨后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形成的,实际是光的色散现象;c选项中的鸟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d选项中的“冰山”的位置要比实际的位置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c考向三关于光学作图问题【例3】 如图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解析:本题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所在的位置,由此可确定法线,作垂直于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答案:如图所示:规律总结 此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光学知识的能力。多数题以画光路为主,解答这样的习题时要注意三点:(1)分清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2)分清实线与虚线;(3)分清三个不同的角(入射角、反射角与折射角)及它们的大小关系。考向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例4】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解析:从图示装置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的是照相机,选项a错误;当蜡烛变短后,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可知,像在光屏上将上移,故选项b正确;要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发生漫反射,所以光屏选用粗糙的玻璃板,选项c错误;若要使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故选项d错误。答案:b规律总结 (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现为随物距的减小,像距变大,成像变大的特点;(2)凸透镜的应用,要首先分析出是作为照相机、幻灯机还是放大镜来使用,然后应用成像规律进行分析。一、选择题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和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 7007 90011 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 1005 0001 30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4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5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 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6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到距凸透镜18 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 cm b10 cmc16 cm d20 cm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二、填空题9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过程中减弱噪声。10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和_控制噪声。11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_。12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的是_眼,应配戴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3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三、作图题14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5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16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造成的;(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_。17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50 cm刻度处的_(选填“左”或“右”)侧。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的像。(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甲乙(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12.006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7缩小3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参考答案专题提升演练1c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声音的传播速度并不是随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均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2d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 000 hz的声波,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如果低于20 hz或高于20 000 hz,我们就听不到了,因此选项a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选项b错;“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选项c错;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3b透过树林的阳光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映在瘦西湖中的五亭桥,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监控设备拍照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工作的,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4b插入水中的尺子会变弯,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当光线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尺子会向上偏折,看起来比实际的尺子短,所以水中尺子的刻度变得密了。5b凸透镜焦距f8 cm,物距u10 cm时,f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情况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6b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体一定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f12 cm2f且f18 cm2f,由此得到9 cmf12 cm,故选项b正确。7c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大于晶状体的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8a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凸,会聚本领变大,使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方,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选项正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选项错误;三棱镜是根据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对光有折射作用,c选项错误;平面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入射角越小,对光的传播方向改变越大,d选项错误。9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窗户,阻断了蝉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传播10解析:甲图“禁止鸣笛”的实质是不能发出声音,这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的产生;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隔音墙后会反射回来,从而减少了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影响,因此隔音墙的作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中11解析: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光通过小孔时也沿直线传播,这样就会在小孔后面的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就是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一侧偏折,而人的视觉总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会看到比水下的鱼的实际位置偏向上的鱼的虚像。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12解析: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远离凸透镜,则像成在视网膜后方;要使像仍然成在视网膜上,则需要将光线会聚一点,使像距变小,所以看近物时晶状体焦距会变小,这是一种变焦距系统,而像距并没有变化,这类似于照相机,只是照相机改变像距。答案:近视凹13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要射出平行光线,小灯泡的灯丝必须处于焦点位置;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接下来应把套筒向右移动,使物距增大到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手电筒的其他功能可从凸透镜方面考虑,如作放大镜使用。答案: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其他合理说法也可)14解析:当光斜射到玻璃表面时,要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发生光的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画出反射光线;当光进入玻璃中时,要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答案:如图所示15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从a点射向凸透镜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后一定过焦点和像点a,所以可作出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则此光线经折射后一定过a,这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另外从a点发出的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且过像点a,因此先画出折射光线后,再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是另一个焦点。答案:如图所示:16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蜡烛射到平面镜表面的光反射后进入人眼,所以看清蜡烛的像,若周围环境中的光线较强,则影响进入人眼的反射光,使人看不清楚镜中蜡烛的像,所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最好;当蜡烛的光射到玻璃板时,光线会在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两个虚像,玻璃越厚,两个像越明显;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是一个等大的、正立的虚像。答案:(1)较黑暗(2)玻璃板较厚(3)不变17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u30 cm2f,所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应在一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割席分坐、管宁割席、割席断交-【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24.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习作 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 全国河大版(三起)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单元第1课《独一无二的变化-图片处理(1)》教学设计
- 2024中国航信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标准化基础管理培训教程
- 2024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安全总监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履职清单
- 冬季八防专项安全培训
- 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件: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1~4+期中共5套学情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 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方案
- 《房颤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中考化学主题复习(重庆)专题4综合实验的探究
- 2008年高考数学试卷(文)(全国卷Ⅱ)(解析卷)
- 专题01 富强与创新【考情透视+框架梳理+考点突破+题型归纳】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资料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采购协议
- 2024年中国储能产业研究报告
- 2025年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708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国家甲级资质:中国生物质能源融资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