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2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4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5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 6认为“恻隐之心”“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7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坛”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问,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天与人不相胜”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8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体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9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10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思想13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宣传“君权神授”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14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表现在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三教合一16唐太宗命令诸儒核实校订儒家的五经,并作出官方注解,即五经正义。“五经”指的是 a诗书礼论语春秋 b诗书易论语春秋 c诗书礼孟子易 d诗书礼春秋易17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18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1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20对“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唯心主义 b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c两者都是唯物主义 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21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 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a b c d22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4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25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的是 a工商皆本 b学以致用 c追求人性 d君主立宪26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王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27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反传统反教条 反封建专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 b c d2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29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b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并出现严重危机 c宋明理学占据主导地位 d人民起义的推动3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一一李贽藏书卷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32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dccccbcddd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adaaadbdaaaaa31(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3)原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建筑修复完工合同模板
- 考勤与请休假管理答案
- 职场礼仪坐姿培训
- 产业园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商业步行街租赁
- 水利工程管理渠道维护
- 班组长培训他人的方法
- 采购合同谈判与签订要点分析
- 2024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霸王茶姬为例【知识精研】同步教学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三维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法律实务案例分析卷集及参考答案解析
- 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2025人保寿险校园招聘开启啦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