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课 荷塘月色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脉脉(m)颤动(zhn)乘凉(chng)独处(ch)b酣睡(hn) 参差(c) 袅娜(nu) 蓊郁(wng)c点缀(zhu) 倩影(qin) 皱缬(xi) 梵婀玲(fn) d惦着(din) 羞涩(s) 宛然(wn) 踱着步(d)解析a项“颤”“chn”;c项“梵”“fn”;d项“踱”“du”。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a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b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c但光与影有着合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解析a项,“婷婷”应为“亭亭”;b项,“露”应为“漏”;c项,“合”应为“和”。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_。(2)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因而遗失_随处可见。(3)咱们认真_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a就教启示核计 b执教启事合计c就教启事合计 d执教启示核计解析执教:教书;就教:求学。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遗失启事”;启示:启发使有所领悟。合计:盘算、商量;核计:核算。答案b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文学欣赏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拓宽学生文学视野、提升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为目的,从文学宝库中撷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剖析、鉴赏和介绍。b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使贵州发展这篇文章不再是一城一域的“小开本”,而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大部头”。c南方没有集体供暖企业,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d针对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西方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则对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表示“愤怒”。解析a“剖析、鉴赏和介绍”语序不当;c.表意不明,“这种方式”到底是电取暖,还是燃烧取暖不清楚;d.“针对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后缺宾语。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a bc d解析紧承首句,作解释,与是并列关系的复句,既也,从古到今(时间顺序),由中国推向世界(空间顺序),且与结句相连,是个假设复句。答案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1题。月光如流水一般,_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_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_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_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6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是一项()(3分)a轻轻薄薄淡淡弯弯b静静淡淡薄薄柔柔c轻轻淡淡薄薄柔柔d静静薄薄淡淡弯弯答案d7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4分)(1)月光如流水一般。(2分)答:_(2)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2分)答:_答案 (1)月光的流泻与流水的流泻相似。(2)叶子与花在薄雾中朦朦胧胧的状态同梦境中朦朦胧胧的状态相似。8“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作者在这里打了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是指什么?(4分)“酣眠”指:_“小睡”指:_答案 满月的状态;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的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9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什么?意在突出什么?(4分)比喻:_突出:_答案光与影的组合光与影的和谐美1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以两方面来衬托月色的,一是用_,二是用_。(2分)答案 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11这段文字从整体上看,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概括本段文字描写的内容。(4分)答:_答案写景顺序是从月光到月影。本段内容写荷塘上的月色。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清荷严阵自从北京下过第一场雪,我就一直思念着日坛公园那一池清荷。记得,夏天那时候,它给我的是一个梦,一个粉色、绿色和淡淡的青色濡染于一体的梦。没有风的时候,无数的粉色和无数的绿色,在水下阳光的间隙,形成了一点又一点一片又一片晶莹的多层次的令人无法言喻的静美;而当清风吹过或骤雨来临之际,它又会在坚挺而又柔韧的舞动中,将无数变幻莫测的缤纷色彩洒满池塘。每当这种时候,我便会感觉到:我面前的荷塘,不仅仅是一个荷塘。我面前荷塘里的荷花不仅仅是一池荷花,而是透过荷塘透过荷花,等待人们去发现去领悟的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东西。因此,我每去一次荷塘,便陷入一片沉思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荷塘中的每一株清荷,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个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着一个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有自己的日日夜夜,都有自己的朝朝暮暮,都有自己的霜痕和雨迹,都有自己的风节和情愫。我越来越感觉到:虽然经历了阳光,深得阳光之明媚,但它并不张扬,并不招摇。虽然经历风雨,深知风雨之深浅,但它却从不陈述,从不倾诉。面对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世界,它选择的仅仅是一种淡出的沉默之美。有谁能真正懂得荷在沉默中给世人带来的这种犹知未知的意念呢?在它香艳满塘时,人们便争相跻身于它的花间,掠它之红,以红本身;人们更争相探身于它的叶下,借它之绿,以绿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几场秋风秋雨过后,昔日的荷塘边,便再也不见借助荷花之美去美化自己的那些过客了。也许正因为游人的疏离,所以,每一年雪后,我总会想着日坛公园的那个荷塘,我想亲眼去看看它繁华凋尽之后的那种美,我想看看它金色的荷茎上依然高高擎着的那些莲蓬,看看它在雪中构建出的那些孤高的姿影,看看虽然碧绿落去但却依旧恋着它的那一池清水,看看那些继远去的游人之后悄然而至的似乎正痛惜地护着它的温柔的微笑的残雪。我想,在这种时候,它一定会给我带来另一个梦,一个在世事沧桑中用强劲不屈的笔触书写着自我的梦;一个虽然萧疏于雪霜之下却照样保持着灵魂的梦;一个坚信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能够不负一池清水,重新以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使人重又耳目一新的梦。几年过去了,重又秋风,重又雪后,我一直没有机会再到日坛公园。也曾匆匆通过车窗,从公园门口向里张望,但却一次也没有见过荷塘的影子。又是一年,初雪过后,恰逢天晴日明,我忽然想起我该到日坛公园去看看曾经把毕生芳华默默地倾注于早已将它忘却的忙忙碌碌的人世的那一池荷花了。可是当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那个荷塘边上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切却使我失望了。这个旧时的荷塘里,除了一池清水和几点残雪之外,已经没有荷花的踪影了。诚然,我选择这个时候来,并非是为了看荷的绿叶和红花,而是为了看看荷在雪中的景象。我想寻求在被众人忘却之后却依然存在的那种美,那种常常容易被别人忽视但却在灵魂中依然坚守的那种超俗之美。但令我失望的是,我没有在日坛公园的荷塘里看到荷花的美,我看到的仅仅是雪后荷塘里显得一片疏寂的水面上几片飘落的柳叶。原来,为了保持公园的整洁,入冬以来,工作人员已经把所有的残荷都清除了。此时时刻,我站在空空的荷塘边,静静地望着那一池清水,不由想到人生,想到世事,想到很多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想到眼前的人、眼前的事。为什么我们还停留在只承认红花之美和绿叶之美的那个审美层次上呢?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那些历经风霜渐渐老去但却依然存在的残荷,那些依然伫立于风前,昂首于雪中,匍匐于冰下的残荷,也是一种美呢?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万籁俱寂中,这不也是一首诗吗?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黑白辉映下,这不也是一幅画吗?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不移不避,不离不弃,这不也是世上能够发人深思的一景吗?我们应该知道:从盛开到凋零,荷在向世人展示着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整个过程。我们应该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是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的。因此,我希望:当明年雪后,再来日坛公园的时候,我不但能看到雪,还能看到雪下荷塘独有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美景。(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3月2日,有改动)12综观全文,简要概括本文主旨。(4分)答:_答案作者通过对夏日清荷和雪后残荷这两种生命形态的描写、怀想与思考,抒发了对荷的外形美尤其是精神美的赞美,并由物及人,表达了坚守风节,不因岁月流逝而衰老的人生期许,以及对这种信念获得世人认同的期盼。1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答:_答案比拟(拟人)。形象地表现了残荷经霜犹在、傲雪伫立的精神美。反问。三个反问句,强调了对残荷之美的肯定。排比。三句话分别从诗情、画意、哲思的角度深层次地赞赏残荷之美;整体排比成段,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答比喻、反复,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4请指出作者在文中批评的两种现象,并结合作者的观点作出简要评价。(8分)答:_答案作者批评了“借荷美己”和“清除残荷”两种现象。作者认为“借荷美已”者和“清除残荷”者停留在欣赏外形美的审美层次上,不知道深层的精神美;从清荷到残荷,它都展示着从外形美升华到精神美的整个过程;精神美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衰老。15文章以“清荷”为题,但写“夏日清荷”的文字很少。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8分)答:_答案从文章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3单元3.1活动1《走进“互联网+”》教学设计
- 奖惩及改进工作记录表
- 过程质量检查表
-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5 Museums Unit 2 If you ever go to London make sure you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 第7课 玩打字游戏 教学设计
- 2024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劳务派遣项目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 2024北京首旅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助理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八年级上册Section B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体外诊断试剂的应急预案
- 饲料厂各岗位操作规程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培训课件
- 煤焦油加氢主要化学反应
- 水泥混凝土路面打裂压稳施工工法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 镇村综治中心治安防控室工作台账(完整打印版)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2018年顺丰控股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