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3 人口迁移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3 人口迁移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3 人口迁移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3 人口迁移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3 人口迁移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人口迁移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 引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动的原因 1 人口自然增长 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2 人口机械增长 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 人口迁移 1 概念 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 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预习交流1暑假里 同学们组织到湖南张家界旅游算不算人口迁移 提示不算 因为同学们的住所未发生改变 2 分类 3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 根本原因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 1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2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影响 一般来说 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 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经济因素改变的影响 3 政治因素 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 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 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战争 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4 社会文化因素 预习交流2我国人口曾经出现过 一江春水向东流 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 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开放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从而导致中西部大量人才向东部及东南沿海迁移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主题一人口迁移现象例析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6 17世纪 英国 法国 爱尔兰等国的商人 手工业者 庄园主 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破产 被迫背井离乡 到美洲谋生 16 19世纪 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采矿 种植热带作物 19世纪前 英国将政治犯 异教徒 刑事犯等流放到澳大利亚 这些都属于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则表现出新特点 如下图所示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1 结合材料探究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种人口迁移 主要包括哪三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 提示 国际人口迁移 主要包括永久性移民 外籍工人流动和国际难民定居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人口迁移流向的特点是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国家 原因是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流向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原因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材料二 到内地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们的父辈甚至祖辈们曾在20世纪50 70年代 支边支内 上山下乡 记得最早反映务工人员生活的电视剧 外来妹 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曾轰动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有多少打工妹 打工仔从农村走向城市 从内地欠发达地区走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专家指出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 最迅速的人口迁移运动 下图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状况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2 结合材料探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流向有何不同 提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人口迁移的特点是有组织 有计划地进行 人口迁移的数量少 主要流向是人口由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人口迁移的特点是流量大增 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以自发性的人口迁移为主 主要流向是内地到沿海 农村到城市 经济落后地区到较发达地区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迁移与应用例1下图是2000 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1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a 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 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 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 中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减少 2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 人口增加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高b 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c 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d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对人口迁移具有推力作用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解析第 1 题 读图可知 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 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增加 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均增加 第 2 题 读图可知 人口增加的地区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移 人口减少地区除了因为人口迁移的原因外 还有可能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而在图示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因此 对我国而言 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人口增加的地区也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总之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两个方面的原因 答案 1 b 2 c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纲要图示归纳一般认为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 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 具体归纳如下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主题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在远古 人类 逐水草而居 自然环境影响人口迁移 20世纪60 70年代 美国退休老人从东北部 冷冻地带 迁往西部 南部的 阳光地带 我国历史上古楼兰城市的消失 主要是淡水减少导致人口迁走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 近年来由于土地沙化 人口大量外迁 我国的大庆 攀枝花等地 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 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城市 在黄河泛滥区 曾经有大量农民举家外迁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1 结合材料探究 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请对应说明 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 土地 水源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等 气候 水源 土地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材料二1978年前 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 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 闯关东 但到1985年 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 经济大幅增长 超过了黑龙江 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发生了转变 1979年以前 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 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 人口迅速增长 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深圳市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居民 部分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乡 2 结合材料探究 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说明经济因素的改变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提示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多数情况下 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 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 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改变了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材料三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到异地上大学 随军军嫂 20世纪70年代我国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都引发了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替往往会引发人口大迁徙 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 3 结合材料探究 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哪些 提示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宗教信仰等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迁移与应用例2近年来 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 且持续增长 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下列各题 1 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 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 服务业发展a b c d 2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 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解析第 1 题 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城市工业 服务业的发展 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 而随着乡村人口迁往城市 乡村闲置土地增多 为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 2 题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小城镇人口也是城市人口 其流向大城市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 1 d 2 c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读右图 完成第1 3题 1 行政区界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如果图中甲 乙 丙是三个不同行政区 则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 a1 b1b a1 a2c b1 b2d c1 c2 答案a解析第1题 若图中甲 乙 丙为三个不同行政区 图中仅有a1 b1和a1 c1跨越了行政区界 属于人口迁移 其他的人口移动并没有跨越行政区域 不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2 如果图中甲 乙 丙是三个不同的国家 则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 a1 a2b a1 b1c b1 b2d c1 c2 答案b解析第2题 若甲 乙 丙为三个不同的国家 跨越国界的国际人口迁移是图中的a1 b1和a1 c1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3 如果甲 乙 丙是三个不同国家 a1 b1 c1是农村地区 a2 b2 c2是城市地区 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 a1 a2 a1 b1b a1 b1 b1 b2c a1 a2 b1 b2 c1 c2d c1 c2 a1 c1答案c解析第3题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方向是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即图中的a1 a2 b1 b2 c1 c2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据此完成第4 5题 4 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 读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 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 粤 豫 黔 沪b 豫 粤 黔 沪c 粤 豫 沪 黔d 豫 粤 沪 黔 答案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第4题 主要考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迁移状况 由图可以看出 两省级行政区均为人口大省 但 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要远远大于户籍人口 说明其经济发达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远远大于常住人口 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达 人口大量外出务工 可以判断 为广东省 粤 为河南省 豫 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较少 但 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大于常住人口 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达 人口大量外出务工 可以判断 为贵州省 贵或黔 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要大于户籍人口 说明其经济发达 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 可以判断 为上海市 沪 故选a项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5 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 湖南流向 长三角 地区d 广西流向 珠三角 地区 答案d解析第5题 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 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 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 安徽人口主要流向 长三角 地区 湖南和广西的人口都主要流向 珠三角 地区 故选d项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6 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 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起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