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提能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提能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提能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提能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八)(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b.c.d.3.(2012连云港模拟)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化学消毒灼烧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法a.b.c.d.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惟一的碳源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5.(多选)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一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 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然后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图一),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图二。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a.甲菌产生了抗生素b.丁菌的生长被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c.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d.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乙菌的生长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6.(10分)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加入的惟一氮源为_,这种培养基称为_培养基。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_。 (3)在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_。(4)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_。7.(10分)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为碳源、并加入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的菌落。(2)在如上所述的筛选过程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的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_进行定量测定来鉴定其活性是否相同。 (3)根据测定结果,环节常选择木霉,则中获得的酶是_酶。 (4)生产中可以满足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环节要注意_。(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可利用_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 答案解析1.【解析】选d。该培养基中加入了纤维素粉,而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2.【解析】选c。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错误。3.【解析】选a。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为不破坏牛奶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4.【解析】选c。本题以“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为载体,考查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方法。解题时,应从所分离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对营养或理化条件要求的异同、实验各个过程的原理入手进行分析。苯酚作为选择培养基特殊的碳源,也是微生物的能源物质,所以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测定培养液中细菌数目多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若为对照实验,则应含除苯酚外的其他碳源,以苯酚作为惟一碳源。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都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5.【解析】选a、c。乙、丙、丁三种致病菌不会产生抗生素,否则靠近乙、丙、丁的甲菌落不能生长。从图二来看,乙菌的生长被抑制,最可能的原因是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此种抗生素只能抑制乙菌的生长,而对丙、丁两种菌没有影响。6.【解析】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需用选择培养基,惟一的氮源是尿素。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第一次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最后一步需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灭菌,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感染操作者。答案:(1)尿素选择(2)培养皿盖上会凝有水珠,防止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还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蒸发(3)第一次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4)需要。避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感染操作者【方法技巧】微生物实验设计的常见要点微生物的相关实验设计,往往以微生物培养和分离技术为核心,配制一定的培养基并改变一定的条件,通过微生物培养和观察得出相应的结论。要特别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因此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并加以正确设置,至于将哪项作为自变量则很容易确定,也就是要把所要验证的中心条件作为自变量。7.【解析】(1)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含有大量以纤维素为碳源的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分解后,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酶液中酶的浓度相同,酶的活性不一定相同,可通过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否相等来鉴定其活性是否相同。(3)木霉能产生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4)在乙醇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杂菌污染。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发酵的产物,发酵过程中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