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我的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薄荷的药理作用及发展前景 学 生 姓 名陈艳鸽院(系)名 称化学与化工学院专 业 名 称生物制药技术年 级 班 级2009级2班指导教师姓名杨晓娟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目 录内容摘要2关 键 词2Abstract2Key words2前言.31. 薄荷简介.4 1.1基本信息.4 1.2薄荷的种类.42. 薄荷的化学成分.53. 药理作用.5 3.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5 3.2抗镇痛作用6 3.3对生殖系统的作用7 3.4其他药理作用74.问题和对策.8 4.1毒副作用与对策8 4.2薄荷成分提取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8 4.3薄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10发展前景.12参考文献.13 致谢.14 内容摘要:薄荷属植物用途广泛,本文概述了薄荷属植物及其有效成分在抗病原体、促进透皮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抗镇痛作用、抗氧化性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它的种类。提出了它在应用中、成分提取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薄荷、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关 键 词: 薄荷 药理作用 发展前景Abstract:Any of various plants of widespread us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int plant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 in the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promote th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the effect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sista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other aspect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other species. Put forward in its application, component extraction proces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mi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Key words: Mint mark pharmacological development prospect前言薄荷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也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栽培作物。薄荷作为野菜,以其显著的食疗价值、新颖的风味以及纯天然、无污染、富含营养等独特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充分利用这一野生蔬菜资源,就地采摘食用,或泡制加工成野菜产品,既能增加新的蔬菜来源,又可增加营养,减少疾病,对人体起到医疗保健作用,是一个极富潜力的经济发展项目。除此之外,薄荷油、薄荷脑作为香料、香精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日用品以及食品(如口香糖、牙膏、饮料、空气清新剂)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薄荷别名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芳香、清凉的特点。原产中国、日本和朝鲜,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早期将鲜薄荷作为蔬菜食用,可以凉拌解热,还有除腥去膻的作用,是食用牛羊肉必备调料,后有人将薄荷叶晒干后泡茶,自唐代始作为药用。薄荷作为药食两用的野生蔬菜,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家喻户晓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薄荷的茎叶入药,辛,凉,气香,入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风热头痛、目赤疼痛、咽喉肿痛、麻疹疹透不畅等。据文献1记载,薄荷的地上部分均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薄荷醇(薄荷脑),相对含量在80左右;其次是薄荷酮,在10左右,除此之外,尚有乙酸薄荷酯、胡薄荷酮、异薄荷酮、柠檬烯等10余种单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祛痰、镇痛抗炎、解痉、兴奋中枢神经、杀菌等药理作用。1.薄荷简介1.1基本信息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光朋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传说薄荷的原名出自希腊神话。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如美国薄荷、劲清薄荷),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如苏格兰薄荷)。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中国现有12种,野生的有辣椒荷、欧薄荷、留兰香圆叶薄荷及唇萼薄荷等1.2薄荷的种类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如美国薄荷、劲清薄荷),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如苏格兰薄荷)。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中国现有12种,野生的有辣椒荷、欧薄荷、留兰香圆叶薄荷及唇萼薄荷等。例如:薄荷胡椒薄荷:花穗呈紫色,株高为3090厘米。叶缘叶边锯齿深而锐,薄荷气味明显。苹果薄荷:全秼均披覆绒毛,叶子为圆形,有苹果的香味,故名,株高为6090厘米。绿薄荷:花穗呈白色,清淡的香味,叶脉明显,株高为60100厘米。普列薄荷:花穗呈粉红色,对寒冷较为敏感,株高为1040厘米。鳯梨薄荷:叶面有粉绿色的斑点,因为外形漂亮美观常用来当作观赏用,株高为1050厘米。柠檬香水薄荷:又名香蜂草,株高5080厘米左右,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非常耐寒易栽种,花叶用于泡茶,具有放松心情帮助睡眠和促进消化的功用。葡萄柚薄荷:叶片大,有白绒毛。气味较巧克力薄荷淡,带清香味。2.薄荷的化学成分 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1油中主成分为薄荷(Menthol),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Menthone),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脂(Menthyl acetate) 、莰烯(Camphene)、 柠檬烯(Limone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 蒎烯(Pinene) 薄荷烯酮(Menthenone)、 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2茎叶含挥发油约1%,干茎叶含油1.3%2%。油中主要含l薄荷醇(l-menthol)约77%87%,其次含l薄荷酮(l-menthone)约10%。5另含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decyl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薄荷酯、蒎烯、戊醇3、蒎烯、侧柏烯(thujene)、己醇2、d月桂烯(d-nyrcene)、宁烯、辛醇-3、桉叶素(cineole)和松油醇(-terpineol)等。此外叶尚含苏氨酸(threonine)、丙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等多种游离氨基酸。据称含有树脂及少量鞣质和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还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及其他成分。3.药理作用目前薄荷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抗镇痛作用、对生殖系统的作用等及对呼吸系统、平滑肌、抗病原体等其他药理作用。3.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内服少量薄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通过末稍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 增加散热, 有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少量内服, 同样有发汗、解热和中枢兴奋作用。但也有报道,薄荷有中枢抑制作用。3薄荷提取物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30%60%,其有效成分为薄荷醇。左旋薄荷酮也有较强镇痛作用刺激和抑制神经的作用:薄荷产品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效,作用于皮肤有灼感和冷感同时,它对感觉神经末梢又有抑制和麻痹的作用;因此,可用作抗刺激剂和皮肤兴奋剂。既对皮肤瘙痒具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又对神经痛和风湿关节痛具有明显的缓解和镇痛作用 。消炎和抗菌的作用:薄荷产品对蚊虫叮咬皮肤有脱敏、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亦有明显的止咳、消炎和抑菌作用;对痔疮、肛裂有消肿止痛、消炎抗菌的作用 。健胃和祛风的作用:口含有薄荷产品的方剂,对于味觉神经和嗅觉神经有兴奋的作用。它对口腔粘膜有炮热感和刺激作用,能促进口腔流涎、增进食欲、增加胃粘膜的供血量,改进消化功能。有益于治疗食积不化、解除胃脘涨滞感觉。也可治疗呃逆和痉挛性胃痛。此外,薄荷在肠道内亦有较好的驱风作用,能减轻肠充气、驰缓肠肌蠕动,具有减缓肠疝痛的作用。芳香和调味的作用:主要利用薄荷所特有的清凉润喉而芳香宜人的气味来掩饰和改善一些具有异味和难以吞服的药物的不适感。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均有解痉作用,薄荷的乙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或组胺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另外, 薄荷还有保肝、利胆、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薄荷醇适量给大鼠服用有利胆作用。给薄荷醇3-4小时后,胆汁排出量约增加四倍,随后作用减弱。薄荷酮作用相似,但较持久,服药5H后胆汁排出量增加50%-100%,薄荷注射液皮下注射,对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使血清谷转氨酶活性明显下降,使肝细胞肿胀和气球性变形均较对照组轻,但坏死病变严重。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50%甲醇干浸膏500mg/kg+二指肠给药,对麻醉大鼠有显著利胆作用,作用后0.5-1h作用达高峰,胆汁排出量约为对照组的2-4倍,其中含挥发油较多的丙酮干浸膏作用较强,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5局部神经作用:薄荷制剂局部应用可使皮肤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 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薄荷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可慢慢渗透入皮肤内, 引起长时间的充血。8薄荷油外用能麻醉神经末梢,具有清凉、消炎、止痛和止痒作用薄荷油的主成分薄荷脑对皮肤有相似的作用3.2抗镇痛作用薄荷提取物25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交叉菜胶性足肿胀率为60% -100%,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薄荷提取物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30%-60%。9左旋薄荷酮100mg/kg灌胃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41.3%。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头痛、神经痛、瘙痒等。应用于皮肤,首先有凉感,以后有轻微刺灼感。此种凉感并非皮肤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引起。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收缩作用,后者的作用较强。用小鼠作试验,对离体小肠,6薄荷精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对整体小鼠的小肠内容物之推进速度并无显著影响,甚至有抑制倾向,故推测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味感觉续发性引起的。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它对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促进了分泌而去除了附着于粘膜上的粘液所致。薄荷酮之刺激性强于薄荷醇。同属植物欧薄荷中的总黄酮类具有利胆作用。3.3对生殖系统的作用薄荷对小鼠和家兔均有抗早孕作用,在小鼠孕后第六日将适量薄荷油注入右侧宫角,于后孕第11日剖检,可见胚珠坏死,妊娠终止率达100%。于孕后4-10日肌注薄荷油1次,也有一定抗早孕作用,且有剂量相关性。终止妊娠原因可能与子宫收缩加强或与锐膜组织的直接损伤有关。日本大耳白兔孕后第六或九日,于右侧宫角游离端及近侧道端分别注射40%的橄榄油稀释的薄荷油0.5ml,于第十二日处死,测定给药前和处死前雌、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给药前和处死前血浆中孕酮及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给药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发现家兔胚胎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其中滋养叶明显变性坏死,表明薄荷叶对家兔终止早孕和抗着床作用机制可能与子宫收缩无关,而主要与对滋养叶的损坏有关。10促透作用:以胎龄为7-8个月胎儿腹、背皮肤作透皮吸收实验模型,1%、25%、5%的薄荷脑均有显著促进扑热息痛透皮吸收作用,其机制与引起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以裸鼠制作透皮吸收实验模型,将薄荷醇加入5%醋氨酚药液中,使薄荷醇浓度达到25%,由给药池中加入,从接收池中取样测定。11结果表明薄荷醇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其助渗作用在给药后2h显著增加,其作用强度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3.4其他药理作用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薄荷醇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作用。麻醉兔吸入薄荷蒸汽81mg/kg,能使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降低分泌物比重。吸入243mg/kg则降低粘液排除量。薄荷醇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通气腔道增大,薄荷醇尚能促进分泌,使粘液稀释而表现祛痰作用2、对平滑肌的作用:在离体状态下,薄荷醇对家鼠、豚鼠回肠、子宫活动的张力、强度、强度-张力差由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等引起的肠管活动亢进。在5种激动剂的作用下,薄荷醇也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如在体小鼠的墨汁试验中,每10g体重0.23mg的薄荷醇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墨汁移动速度并无明显的差异,薄荷醇用量加倍后,墨汁移动速度降低5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抑制了鸟苷酸活化酶的活性,使GTP不能转换为cGMP,蛋白激酶难背激活,从而使肠肌和子宫肌抑制或松弛。氯化钡作为肠及子宫肌兴奋剂的作用,可能是阻止钙通道所致3、抗病原体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薄荷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支气管包特菌、黄细球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薄荷煎剂10mg/ml在原代乳兔肾上皮细胞培养上能抑制10-100TCD50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114.问题和对策4.1毒副作用与对策薄荷脑、油对哺乳动物具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若过量服用会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在药品中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量(除药用外,一般每人每日不超过2mg/kg体重)。12薄荷脑为饱和的环状醇,可能与神经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引起膜脂质结构形态改变,阻止Na+内流,抑制去极化,使神经细胞无法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局部神经阻滞作用。 为减少它的毒副作用我们应该加强毒性作用的研究。薄荷的毒性应该放在功效的背景下进行综合评论和科学认知,而不能孤立的就毒性论毒性。由于中药的毒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辨证用药过程和临床功效的表征过程中而逐渐发现和认知的。中药的功效和毒性不能单一看待,故薄荷的毒性应当放在功效和症候的背景下进行综合评论和科学认知。应在药效和毒性下运用中药化学和早知的薄荷油中的功效成分,薄荷油中产生的毒性成分具体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在毒性导向下分离其毒性成分,若功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一致,应进行其“量-效”和“量-毒”关系的研究,在毒性最小的前体下使功效最大化,如果功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不一致,我们应该分析毒性成分含量,减少毒性成分为目的进一步研究。4.2薄荷成分提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薄荷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常用有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超临界CO2法,在薄荷油的现实生产中,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生产,因为冷浸法和超声波法都使用了有机溶剂,容易造成溶剂残留。另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相对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广。12例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中存在的问题有:所选中药材是否影响挥发油的提取、药材的处理是否影响挥发油提取、提取方法的不同、提取设备是否影响挥发油提取。对这些问题对策如下: 挥发油在植物体中的存在部位常各不相同,有的全株植物中都含有,有的则在花、果、叶、根或根茎部分的某一器官中含量较多,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13多方面的控制原药材料的质量一方面,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找出植物中挥发油存在的部位,哪一器官中含量较多,所含成分都有哪些等相关资料;一方面,对挥发油易散失的药材品种,应考虑采用产地定点采购,严格控制干燥加工条件,改善贮藏条件等方法加以控制。13还可在药效实验的基础上采用鲜品提取挥发油;另一方面,对挥发油是主要有效成分,而中国药典中无含量规定的品种,应在该制剂原料药材标准中规定挥发油的含量以及产地的加工、干燥条件,以保证制剂的疗效。贮存时间挥发油成分在常温下能自行挥发和氧化。药材粒度粉碎过细,挥发油易挥发及浸泡时间过长。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药材的贮存时间不宜过长,用密闭容器贮存可减少挥发油的损失和避免发生变性;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12对于果实、种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宜切碎;应采用低温吸附干燥的方法,低温吸附可以满足挥发油类药材对温度的要求,较好地保证干燥后的药效和药性,保持挥发油的成分,而且干燥的速度快,可减少挥发油的损失,还能保持较低的平衡含水率,有利于药材的储存保存,降低发生霉变的可能性;药材的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具体的性质而定,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以根、种子、根茎和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 ,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所选药材的具体性质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挥发油提取的方法很多,除水蒸气蒸馏法外还有油脂吸附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萃取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不同药材所含挥发油成分的性质、含量高低以及药理作用,通过实验以挥发油收率、主要成分含量,甚至主要药效学实验为指标来筛选,同时兼顾生产成本等因素来确定。13例如:对于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可采用油脂吸附法;对于一些热敏物质易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导致变性的中药材可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 ,它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对于一些选择性高,提取时间不宜过长的中药材应选用微波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改善实验设备提高收油率水蒸气发生器应选择容量较大的、水蒸气能持续供应2以上的装置为宜,而且导气管应较短,以保证水蒸气的持续供应且导气过程不会发生冷凝;蒸馏烧瓶的选择应该以短颈的二口或三口圆底烧瓶为宜,或者采取保温措施,保证蒸馏顺利进行,这样即可避免了蒸馏过程中蒸气的冷凝,也使导气管与馏出液导气管相分离,气密性好,导气通畅。蒸馏瓶的加热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对于易发生焦化的药材应选择石棉网均匀加热,或改用水浴锅加热。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得越多,蒸馏速度越快。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要多注意;冷凝时应保证持续的冷凝水供应;接受器应选择棕色瓶密封收集馏出液,室内温度不宜过低,防止油水分层不好。对整套设备进行完善,以提高挥发油的收率和质量4.3薄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薄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市场行情问题、种植技术问题、市场不规范、开发力度不强。纵观薄荷市场行情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市场行情经历了高峰低谷高峰低谷的周期性变化,但在实际薄荷生产和经营上,许多人看不到这一规律。在高价时一哄而上,供大于求;低价时又一哄而下,供不足需。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很大损失,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无力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开发新产品。针对这些问题薄荷产业要想摆脱困境,继续发展,达到国家产业化要求的标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组建薄荷产业集团,得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下辖薄荷开发研究所、薄荷购销公司、薄荷加工厂。薄荷开发研究所负责薄荷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市场行情的分析与预测,引导农民正确从事薄荷生产;负责薄荷良种的引进、培育、推广和薄荷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负责薄荷系列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向薄荷开发的广度与深度进军。薄荷加工厂负责薄荷系列新产品的精加工。薄荷购销公司负责薄荷新产品的营销工作。薄荷产业集团协调各方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样,太和薄荷“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方能形成。 其次是开辟薄荷新产区,针对土地资源匮乏这一不容忽视的现状,薄荷要想优质高产,争取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开辟薄荷新产区。加大力度,争取更大的突破。 最后树立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这方面我们可首先将薄荷注册“绿色”产品标志,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薄荷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品牌形象,从而增强薄荷的影响。其次,规范太和薄荷的生产管理程序,严格按中药材GAP进行生产,以确保薄荷的质量。同时,我们还要规范薄荷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为薄荷的信誉保驾护航。 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薄荷系列产品的用途也将日益广泛。近十多年来,加入少量薄荷脑、油的洗发剂、沐浴露、香皂等产品倍受人们的青睐;采用薄荷精油进行安神静心、消除疲劳的芳香疗法逐步盛行;特别是薄荷脑及其衍生物、络合物水杨酸薄荷酯、邻氨基苯甲酸薄荷酯等薄荷系列新产品在防晒化妆品、毛发再生精、祛皱霜、露、疤痕灵、和部分减肥保健品中亦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据国外最新公布的医药研究成果称,产自中国的薄荷油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在抗癌方面: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中药中常见的一种薄荷叶对治疗癌症有特殊的功效。薄荷叶能够阻止癌症病变处的血管生长,使癌肿得不到血液供应,最终“饥饿”而死。英国萨尔福特大学教授表示,他希望用薄荷叶制作的药物能够尽快进入临床应用。 在抗病毒方面:陈祖基等人研究指出,薄荷煎剂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15国外报道,同属植物薄荷水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流感却无效。 在促进透皮吸收作用方面:国外研究表明,薄荷醇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对曲安缩松有显著促进吸收作用,可使柴胡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能显著促进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15这种促进透皮吸收作用可能是由于薄荷醇通过改变角质层脂质的结构改变药物的透皮渗透能力。 在抗菌抗炎方面:王微等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 ,在鉴定出的21种成分中,异佛尔酮(41.22%)、-石竹烯(10.01%)、斯巴醇(2.89%)、-蒎烯(1.45%)和桉树脑(1.13%)为主要成分。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变形杆菌出现最大的抑菌环。 参考文献1王晖,许卫铭,王宗锐等,薄荷醇对戊巴比妥种树抑制作用的影响J. 现代应用药学,2005,12(3):1-22山原 二 关于薄荷利胆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6 ,(2):39-403杨世杰,吕怡方,王秋晶等.薄荷油终止家兔早期妊娠及其机理初探J. 中草药,2008,22(10)454-4574张志平,蔡康荣,吴铁等 薄荷脑促扑热息痛透过胎儿皮肤实验的电镜观察及其助渗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